不讓“青少年模式”成擺設須多方努力

日前,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六間房、花椒直播等24家網絡直播平臺,搜狐視頻、百度視頻等9家網絡視頻平臺統一上線“青少年模式”。據介紹,國內共有53家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11月18日 河北新聞網)

互聯網是一片知識的大海,也是一個信息魚龍混雜的大染缸,用好則益,過度則傷。近年來,一些未成年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用家裡的儲蓄,沉迷網絡,投入遊戲或打賞主播,玩遊戲、看直播逐漸成癮。“青少年模式”,正是為孩子上網把好“度”,規範上網,陽光娛樂。

“青少年模式”好似一道“緊箍咒”,在這一模式下,多家網站平臺站內搜索、彈幕評論、私信聊天、拍攝發佈、充值打賞等功能被關閉。推薦欄的內容也多以戶外運動、音樂、繪畫等學習類視頻為主。很顯然,通過淨化與精選內容,可以為青少年提供積極正能量的優質內容,減少青少年與虛擬世界的不良互動,避免網絡給青少年帶來消極影響,這無疑是一次極為有益的嘗試。

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現在有些小孩子看似早熟,卻十分幼稚,極早地擁有了與這個年齡段不相匹配的能力。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低,易沉迷於網絡,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雖然有些平臺面對輿論的指責,早就設置了“青少年模式”,但這一模式並未真正地發揮作用,有些甚至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因此,對網絡直播平臺和視頻涉青少年領域實行統一規範管理,是淨化青少年網絡成長空間的必要措施。

然而,防沉迷不能把“寶”全都壓在“青少年模式”上。“青少年模式”雖好,如何保證未成年人主動選擇該模式卻是難題。首先,青少年模式只是一種技術手段,是推進青少年防沉迷工作的一次嘗試,但落實層面可能還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其次,採取不強制的方式,意味著無法保證所有的未成年人都會主動遵守網絡規則;最後,為了保證監督到位,還是要家長來引導教育孩子上網問題。

為了不讓“青少年模式”當擺設,防沉迷上網涉及家庭、教育、社會平臺等多方面,需要多方努力,多方共治,共同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引導青少年安全合理正確地使用網絡,推動形成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網絡保護新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