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降價背後的邏輯,"魔法兔"從3799降價到1799

手機降價背後的邏輯,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刺激到了我。刺激到我的不是雙十一的銷售額,而是"魔法兔"的售價。"魔法兔"是華為榮耀系列高端機型magic手機的第二代產品,型號為magic2。magic中文意思是"魔法",2的英語發音是"tu",組合在一起,被詼諧的叫做"魔法兔"。

magic2是去年10月份發佈的,在當時絕對是頂配,年度旗艦。6GB+128GB版本3799。今年雙十一期間,官方的活動價只要1799。降價幅度達到2000元。降價超過售價。如果你是花3799買的這款手機,會不會被刺激到呢?

沒錯,本人就在用這款手機。八月二十四日凌晨下單,當天夜幕降臨時分收到,快遞還是很給力的。那個時候已經降到2399,以為已經夠便宜了。沒想到,過了兩個多月又降價500塊。真的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當時看到售價時,小刺激了一下!

手機降價背後的邏輯,

這款手機降價這麼狠,是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導致銷量不好。滑蓋設計作為真全面屏的前置攝像頭解決方案,是有很多負面影響的。滑蓋做不到嚴絲合縫,有的部位可以放入幾張A4紙;容易進灰塵;防水性非常差;手機比較厚;充電孔變得比較脆弱等。

手機降價背後的邏輯,

這款手機作為當時的旗艦機,還是有些亮點的:麒麟980AI處理器、三星AMOLED真全面屏、40W超級快充、再加上華為深度定製的操作系統,這些方面都是很出色的。處理器再用幾年也不過時。真全面屏是真的驚豔,異形屏太醜了。40W超級快充,真的很給力,再也不用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而且最新的mate30pro也就是這個配置。

通過magic2的瘋狂降價,能看出啥來?

  • 華為手機的品牌價值越來越高了。品牌可以看作質量的保證,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其實是虛的東西。手機界品牌溢價最好的是蘋果。小米追求性價比,品牌溢價就很低。過於追求性價比,會讓市場變得扭曲。
  • 華為手機受到美國的制裁,今年不好過,著急去庫存變現,也有些採用薄利多銷的意思。

手機降價背後的原因:是老機給新機讓路?還是老機在抓緊時間去庫存?

有一些觀點認為是上一代的手機在給新品讓出市場。其實這個觀點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相同定位的手機,價格都差不多,每一代手機都會有硬件升級和軟件更新。相同價位,肯定會選擇新品,上一代的手機在新品面前完全沒有競爭力,根本不存在"讓路"之說。去庫存才是更真實的原因。通過降價來提高性價比,高性價比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達到去庫存的目的。如果同時可以打壓一下競爭對手,就更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