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佔據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歷代王朝,南方多狀元,北方多武將,這一奇特現象讓人不覺想到江南多才俊的古語。史料記載中,自從宋朝以後,

南方的浙江一帶逐漸成為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中心,再到後來的元、明、清,南方的狀元數量佔了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於北方,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天下財經和狀元,半數盡出江南!”明朝時期,狀元人數八十九人,其中南方狀元佔七十八人,清朝時狀元七十八人中南方人佔六十八人等等,那麼什麼原因導致南北方狀元數量差距如此懸殊呢?

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佔據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一、政治因素

造成這一奇特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帶動南方發展,其實,早在隋唐時代,南北的差異並沒有這樣明顯,相反,北方還是佔據優勢的。這主要是因為隋唐時期的政權主要是在北方,與此同時,隋唐時期推出了科舉制度,面向全國招賢納士,天下英才都可以通過考試走上仕途的道路,當時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陽一帶,所以北方的狀元是佔大多數的。

到了唐朝末年,政局動盪,戰亂不斷,政治中心也成為了動盪中心,國力的衰弱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北方才子大多被生活的落魄所淹沒,流離失所。而南方的生活與北方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社會安定,再加上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得當時很多人選擇南遷,南方人口顯著增加,伴隨著人口的南移,經濟也出現南移的趨勢,到南宋時期,南方已經徹底成為

經濟的重心

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佔據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歷史上曾出現過因為南北的成績差異引起的血案,在明朝朱元璋時期,有一年的科考張榜時,選上的五十多名進士全是南方人,恰巧當時的主考官劉三吾也是南方人,這引起很多北方參考人員的不滿,不斷給皇帝上書要求徹查此事,朱元璋也大為吃驚,派人嚴查考試試卷,但審查結果顯示並沒有作弊的現象,北方的參考人確實不如南方考生,皇帝查過宣告沒問題,北方朝臣們卻一致認為是負責審查的官員被收買,議論紛紛,各種流言蜚語對主考人各種抨擊!

皇帝大怒,最終重新選出六十多名參考人員升為進士,這六十多人全為北方人,與此同時,當時的八十多歲的主考官劉三吾因為被汙衊作弊被流放,涉及審查考試的其他十多名官員被處死,當年也是首次張了南榜和北榜,從此便實行南榜和北榜,這就是歷史上的“南北榜案”!其實這不過是統治者穩定社會的政治手段,卻也真實的反應出當時南北的文化差距,南方才子明顯優於北方才子,在當今史料的記載中,自從宋朝以後,各朝代的狀元中南方狀元都佔到

半數以上。

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佔據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二、經濟因素

隋唐時期,我國的經濟中心是在北方,唐朝末年“安史之亂”之後,經濟中心開始出現南移,到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的政治經濟等方面已經開始明顯高於北方,北宋時期南方更加發達,但經濟南移的現象並沒有停止,直到南宋時期政治南移達到穩定的局面,當時南方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全國的

百分之八十,成為經濟發展的重心。

南宋政治中心在秦嶺淮河以南,南宋是歷史上經濟、文化昌盛,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因此社會呈現出孔雀東南飛的現象,南方富足的生活吸引一批批百姓南遷,南方的人口遠遠多於北方,帶動南方經濟迅速發展。

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佔據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科舉制度的興起給讀書人一個相對公平的機會,然而也只是相對公平,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能夠科舉高中成為讀書人走上仕途最追捧的道路,但古代讀書是一件十分耗費財力的活動,考生們需要先參加院試考取秀才,再參加鄉試考取舉人,舉人經過會試成為貢士,最後參加殿試,進入三甲即成為進士,第一甲的第一名稱狀元,章孝標在《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中寫道:“六年衣破帝城塵,一日天池水脫鱗。未有片言驚後輩,不無慚色見同人。每登公宴思來日,漸聽鄉音認本身。何幸致詩相慰賀,東歸花發杏桃春。”

可見科舉考試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的故事描寫了范進參加鄉試高中舉人喜極而泣的故事,考取舉人都如此艱難,何況考取狀元。所以當時也只有家境很好的富家子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且有條件年復一年的參加考試,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相對公平的科舉考試也隱藏許多陰暗的方面,

所以沒有富足的家庭背景想要考取狀元難比登天。

歷史上南方狀元最多,佔據優勢,為什麼北方很少有狀元呢?

當時南方的經濟水平明顯高於北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逐漸被人們認可,南方富戶大力資助學堂的興辦,江南一帶的學院之風盛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南方士族大多選擇供自己孩子讀書,北方經濟發展稍遜色一些,即使想讀書也是力所不能及,

讀書人佔少數,這使得本來人口基數就遠大於北方的南方士族成為科考的主要參與者,導致最後的科考狀元大部分都是南方人。

南方狀元明顯多於北方,主要是由於政治經濟的因素,歷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等都使大批的北方人南遷,南宋之後,由於國家政權位於南方,這也吸引大批才子在南方匯聚,相互交流,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其實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南方的經濟條件遠勝於北方,所有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富蘭克林說過“一個口袋空空的人,腰板挺不直。”如果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滿足,又如何談寫書論著,追求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北宋南北榜

【2】《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

【3】《科舉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