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前言

還是那扇大門

我們進進出出

還是那間教室

我們讀讀寫寫

親愛的校友們

母校在呼喚著我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親愛的校友:

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母校——歇馬中學。她創辦於1957年,已走過六十餘個春秋,一代代歇中人櫛風沐雨,篳路藍縷,使母校“初步打破了偏遠山區學校普遍落後的格局,創造了一個由不可能到可能的神話,樹立了偏遠山區辦學的一個典範。同時也為我們國家解決薄弱學校問題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時任縣委書記謝振華考察歇馬中學後寫的調研手記,發表在《新湘評論》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光陰荏苒,歲月不居。你們懷揣夢想,從母校出發,走向更大的舞臺。你們不負師長期盼,在各條戰線書寫出五彩斑斕的人生華章。政壇運籌,軍旅揮戈,商海博弈,藝海泛舟,你們是歇中的驕傲,母校師生為你們喝彩。你們沒有忘記母校,一筆筆愛心捐贈湧動著你們深愛母校的情愫:"五心”園丁獎與“科技發明基金″,″國柱獎學助學金″,“山泉杯作文獎勵基金”,“朱先旦三獎一助基金”和歇中107班、67班助學金。空氣能熱水系統、五十餘臺空調、電子白板、毛主席銅像、孔子石像等都源自校友捐贈。歇中學子還受到湘潭"方廣愛心基金”連續十餘年的愛心扶助;湘潭江聲實驗學校與我校合作辦學,捐贈課桌椅、校服和愛心圖書屋等;香港道德會捐建前幢綜合樓。我們深受感動,倍感溫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正是無數愛心的匯聚,成就了今日歇中的輝煌:氣魄宏大的綜合樓,文化氣息濃厚的教學樓,整齊平坦的活動場地,功能齊全的活動室,現代溫馨的學生公寓等,堪與城區學校媲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攀升:去年中考,人平分全縣第八,全市第十六名,普高上線率縣一等獎;今年中考,楊燦、朱典等十五位同學考取縣一中,創歷史新高,家長們奔走相告,周邊縣鎮學子爭相湧向我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學校先後榮獲市"我們身邊的好學校"稱號,縣教務、政教先進單位,縣"五星"支部,縣辦學模式改革示範校,縣一中"校長實名推薦”示範校等榮譽。學校在實行"文化立校,質量興校"的同時,還做好了"特色強校”的文章。作文與閱讀教學,在市級立課題,上了省刊《初中生》並獲獎。學校傳承非遺文化——嗩吶,創建為市級特色校,節目上了湖南都市、衛視,臺灣“中國電視”,央視十頻道,歇中因嗩吶聲名遠揚。可以說,歇中已成為全縣鄉村中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然而歇馬,畢竟被稱作湘潭的“西藏”。近年來,城區擴招,大力爭奪農村優質生源,同時以優厚的條件吸引農村學校優秀師資向城區流動。轄區生源逐年銳減,歇馬片所有小學畢業生每屆僅80人左右,我校近400名學生三分之一來自轄區之外。一旦優質師生過度流失,質量必然下滑,轄區外學生將不再擇我校而讀。到那時,輝煌的歇中將岌岌可危,我們身邊的縣屬高中已成為歷史就是前車之鑑。我們倍感憂慮!為遏制這種可能,唯有凝聚更大的力量,激發更大的愛校熱情!有誰不眷戀桑梓?有誰不熱愛夢縈千百回的母校?只要你我心手相牽,傾注大愛,母校必將巍然矗立,揚帆遠航!為此,我們謹倡議歇中校友,愛我母校,募集善款成立獎教助學的“歇中教育發展獎勵基金”。以城區的標準獎勵優秀師生,以此留住人才,讓教師安心山區從教,讓學生不出遠門也能享受如城裡一樣的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湘潭縣歇馬中學教育基金會倡議書

校興我榮,真誠盼望你們獻出愛心。母校將刻碑立傳,感恩傳頌,以此激勵學子發奮攻讀,不負韶華。

衷心感謝各位校友對母校的大力支持!謹祝各位安康幸福!

聯繫電話 :

趙老師13786206441

彭老師15200344421

歇 馬 中 學

2019年10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