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服貿額同比增兩成 新業態創多個“第一”

11月18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經過2年的試點和1年多的深化試點,兩江新區服務貿易取得積極成效,今年1-9月兩江新區服務貿易額同比增長20%。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華麗轉身”,兩江新區漸入佳境。

兩江新區服貿額同比增兩成 新業態創多個“第一”

(張坤琨 攝)

兩江新區服務貿易發展駛入“快車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

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進入到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新階段。數據顯示,2018年世界服務貿易保持著7.5%的強勁增長速度,進出口規模達到11.5萬億美元。

2016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兩江新區等15個省市和新區開展為期2年的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在2年試點的基礎上,2018年6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17個省市和新區開展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兩江新區成為“2.0”版本的試點地區之一。

按照《國務院關於同意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覆》和《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要求,以及商務部關於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工作部署,結合兩江新區實際,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兩江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要求發揮兩江新區產業、區位、政策優勢,大力促進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培育發展金融、貿易、物流三大優勢領域,提升“製造+服務”“貿易+服務”“貿易數字化”水平,打造科貿相融、產貿協同的開放型服務經濟體系。

兩江新區作為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發展服務貿易擁有巨大的潛力。一方面,汽車、智能、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正加快轉型升級。同時,數字經濟為兩江新區注入新動能,騰訊、阿里巴巴、紫光集團、中科雲從等數字經濟企業落戶超4000家。另一方面,兩江新區果園港、兩路寸灘保稅港、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悅來國際會展中心4大開放平臺和多個國際合作平臺蓬勃發展。這就意味著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這兩大服務業主體都有著豐富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兩江新區服務貿易產業園,重點發展跨境電商、融資租賃、總部貿易、新興金融、專業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新業態,目前已擁有服務貿易企業206家,從業人數達4300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為兩江新區服務貿易發展駛入“快車道”提供新的契機。

兩江新區服貿額同比增兩成 新業態創多個“第一”

(冉雨琳 攝)

以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和深化升級

兩江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更加突出開放與服務貿易發展的互動。在前期改革試點基礎上,兩江新區充分發揮作為國家級新區、重慶自貿試驗區、中新示範項目核心區“三區疊加”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等優勢,以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和深化升級,加快探索服務貿易發展新機制、新模式、新業態。

降低國際服務供應商的市場準入門檻。在工程設計領域,取消工程設計企業外籍技術人員比例限制,進一步放寬對專利代理機構股東條件限制;在文化旅遊領域,允許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外商獨資經營的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和演出經紀機構在自貿試驗區投資和經營;醫療服務領域,為外國醫師辦理來華短期行醫許可開闢綠色通道。此外,兩江新區出臺《兩江新區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積極引導港澳臺和外資演出經紀、演出場所、動漫遊戲製作、上網場所、娛樂場所、藝術品經營、遊戲遊藝設備生產等企業入駐經營。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兩江新區推動實施《助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14項出入境配套政策措施》,積極落地《12項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協調重慶海關發佈十六項舉措,為與展覽、維修、研發設計等服務貿易相關的貨物、物品進出口提供通關便利。

完善服務貿易保障體系。兩江新區繼續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兩江新區知識產權服務中心、中國重慶汽車摩托車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完成建設;設立68億規模戰新股權投資基金和10億規模兩江服務業戰略發展基金,加大對兩江新區金融科技、數字產業、專業服務、會展及文創旅遊等領域支持力度。

在一系列舉措的推動下,兩江新區一大批服務貿易新業態得以湧現,開創了多個“第一”。

今年2月,全國第一家位於海關特殊監管區內,展示“一帶一路”國家商貿文化特色的保稅體驗旅遊4A級景區——重慶保稅體驗旅遊景區在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正式授牌。今年3月,一批保稅航材順利報關,這是落地重慶的第一票保稅航材,標誌著航材保稅、包修業務正式落地重慶;今年上半年,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的入駐企業翊寶開展了蘋果穿戴產品維修,重慶“保稅+全球維修”業務也實現了突破。

兩江新區持續擴大服務業開放,外資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重慶首家外資獨資醫院——萊佛士醫院落戶兩江新區並正式投運,也是萊佛士在中國首家投運醫院。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薩里大學等一批國際知名學校與兩江新區簽署合作協議。中新金融科技創新示範區已正式運行,中新金融科技聯盟、中國金融科技產業投資基金等項目已全面啟動實施。帶寬260G的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開通,為金融、航空、物流和信息通信等200多家企業提供高質量國際通信服務。

根據地方統計口徑,兩江新區服務貿易總額從2016年的75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21億美元,佔全市38.4%,年均增速突破20%,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不僅加快兩江新區服務業對接國際貿易規則,有利於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讓本地消費者和相關產業將能得到更多高質量、國際化的服務。

兩年試點到期後,如何進一步深化試點創新成果成為現階段最為重要的工作。兩江新區現代服務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培育兩江新區服務貿易領域龍頭企業,探索產業深度融合的服務貿易發展新模式,打造“兩江服務”品牌。還將策劃建立兩江新區服務貿易促進聯盟和服務貿易聯動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整合市級部門資源和政策,在基礎工作、統計填報、招商引資、企業服務、活動策劃、服務貿易促進等方面形成整體體系,推動服務貿易成為兩江新區開放新抓手,發展新引擎,打造服務貿易開放新高地。

(記者 付斯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