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或恨詹姆斯前,請先試著瞭解下詹姆斯!謝謝。

愛或恨詹姆斯前,請先試著瞭解下詹姆斯!謝謝。

愛或者恨詹姆斯之前,請先試著瞭解一下詹姆斯!謝謝。

不止一場比賽、9527籃球夢文摘:

  可憐的身世

  1984年12月30日的下午4點04分,在美國的阿克倫城市醫院裡,一名嬰兒降生了。

  他的母親格洛麗亞-詹姆斯當時還只有16歲,和很多產房裡的情形不一樣,在她的身邊,沒有另一個男人的陪伴,陪伴她的是她的母親弗雷達。

  小勒布朗的誕生,沒有所謂的父親,只能跟母親姓,從此取名叫勒布朗-雷蒙-詹姆斯。

  從小他就跟母親一同生活在阿肯山胡桃木街一棟外婆租來的老房子裡,那裡是貧民窟,一家人還經常因為交不起房租而犯愁。不過相比之後的故事,小勒布朗在這時候,起碼還有一個可以被稱作“家”的地方。

  在他三歲聖誕節的那天,格洛麗亞和她的男友艾迪為他準備了一個聖誕禮物——一個玩具籃球架,那是籃球第一次走進小勒布朗的世界。但也在那一天晚上,他42歲的外婆因心臟病發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從那時起,母親成了勒布朗生命中唯一的親人。

  因為自幼單親,詹姆斯和母親的關係格外親密。

  有一個故事,來自於他的高中教練德魯-喬伊斯。那是勒布朗第一次的坐飛機的經歷,他還只有12歲,當時他從沒做過飛機,教練轉過身發現他正在哭,當時他真的很希望他的媽媽在身邊(一起坐飛機)因為當時詹姆斯家很貧困,坐飛機對他們來說真的很奢侈。

  他本人也曾親口講述自己與母親的感情:“有時候,母親會讓我住在教練的家裡,這讓我感覺非常不好。因為我最在乎的是每天醒來的時候,她還能夠在我身邊,我已經沒有父親了,我不想再失去我的媽媽。”

  對於那時候的詹姆斯而言,球場是母親外他唯一的避風港,只有在那裡他才能贏得安全感,獲得一絲平靜和輕鬆。

  也正因為如此,他遇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道亮光,也就是勒布朗口中的那個“教練”——弗蘭克-沃克。

  小時候,勒布朗經常到阿肯南部的一支橄欖球隊下面的青少年隊去玩。當時的他給沃克教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孩子從沒打過有組織的比賽,對規則一無所知,但只要說一遍,他馬上就明白,我還從來沒有看過像他這麼聰明的孩子。”因為勒布朗當時還居無定所,所以沃克教練聯繫了格洛麗亞,建議讓小勒布朗搬到自己家中一同居住,一來可以讓詹姆斯過上更像樣的生活,二來也可以讓他得到更好的培養機會。

  雖然當時的格洛麗亞百般不情願,但對於她和勒布朗-詹姆斯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沃克家生活的日子裡,詹姆斯改變了很多。在那之前,詹姆斯因經濟困難時常缺課(去學校太遠,家裡又拿不出路費),學業糟糕,生活更是一團亂麻。但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沃剋夫婦對於生活的作息規律有著嚴格的管教,每天早晨6點45分必須起床,並確認前一天有洗過澡,耳朵必須是乾淨的,每個人都要參與家務,必須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

  那是詹姆斯第一次過上了穩定的生活,可以和固定的朋友玩在一起,開開玩笑,互相打鬧,也不用擔心第二天該住哪,是否還能吃上飯。

  可以說,如果沒有弗蘭克-沃克,也許勒布朗的人生軌跡會變得既然不同,他也許不會成為如今高高在上的KING JAMES,轉而只是茫茫人海當中不起眼的一個路人甲乙丙丁。

  也難怪在成名之後,勒布朗時常會念叨:“我愛弗蘭克夫婦,沒有他們,就絕對不會有我的今天。”

  籃球帶給他的一切

  提到詹姆斯的籃球開端,很多人腦海裡一定能冒出一座高中的名字,就是聖文森特-聖瑪麗高中。

  踏足這所高中,你能感受到關於詹姆斯濃郁的個人氣息,在這的四年裡,他和他的幾位小夥伴拿到了三次州冠軍,一手將這所毫無知名度的學校推到了全美高中的頂端。在詹姆斯效力的四年間,他們的戰績是102勝6負。

  但講述他與發小之間的故事,還要從小時候開始說起……

  那是一個叫救世軍組織(The Salvation Army)安排的地方,詹姆斯遇到了他人生當中最初最要好的幾個朋友——小德魯、威利和西恩。他們互相稱對方為“Family Brother”,即沒有血緣的兄弟。在那支球隊裡,他們不分你我,是一支徹頭徹尾“家庭式”的籃球隊,經常邀請隊友去自己家裡過夜,一聊就是一整晚。

  這是詹姆斯在童年時期,最難能可貴的友誼。如果你能知道這些經歷,也就不難理解詹姆斯日後為何對友誼看的如此之重了。

  不僅是生活當中他們互相幫助,在球場上他們更是所向披靡。從一開始他們只是在城鎮附近比賽,到之後擴散到周邊城市,直至他們加入AAU聯賽,開始正式涉足聯賽。

  但他們很窮,和聯賽裡那些早早擁有阿迪達斯贊助的年輕球員相比,他們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球衣,他們只能靠擺糖果攤、燒烤攤、賣膠帶、給人洗車,挨家挨戶的祈求獲得金錢上的支柱,為了能夠弄到球衣,他們什麼都願意做。

  在AAU的開幕儀式上,在10萬人的集結當中,有的人來自佛州,有的來自紐約,當來自阿克倫的投籃之星隊出場時,人們顯得很詫異。

  “阿克倫?這是哪?”

  的確,在詹姆斯沒有成名之前,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座不起眼的城市,沒有人。

  他們來自一個不知名的小城鎮,帶著一群從沒有任何聯賽經驗的球員,沒人認為他們能夠贏下哪怕一場比賽。

  這很正常。

  但很快,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詹姆斯很快從球隊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最閃耀的那個“明星球員”,他們一路過關斬將,參賽第一年就殺進了總決賽。

  “他們居然能夠贏下比賽?”聽起來語氣有些不可思議,就像他們本就不該贏下比賽一樣。

  但和他NBA所受的挫折一樣,勒布朗並不是一開始就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

  在AAU的總決賽裡,面對來自南加州的ALL-STAR隊時,他們遭遇了第一次失敗。

  勒布朗的球隊從一開始就落後了15分,直到終場前12秒他們才獲得一次反超的機會,結果詹姆斯的突破扣籃遭到了對手的封蓋。對方兩罰一中之後只落後2分,而詹姆斯從後場接球狂奔前場之後,在中線附近的三分球最終沒能命中,讓他們遺憾的輸掉了這場冠軍夜的比賽。

  詹姆斯雙手抱頭,雖然這只是他們第一次參加聯賽,雖然他們已經拿到了外人眼裡足夠好的成績,但對於一個渴望勝利的少年來說,這樣的失利讓他的夢想瞬間灰飛煙滅。

  不過也就從那時候開始,勒布朗-詹姆斯的名字漫漫地被人們所熟悉起來。

  為了能夠繼續在同一支球隊效力,四人最終選擇一同加盟聖文森特-聖瑪麗高中。

  跟其他需要磨合的球隊不同,他們彼此之間一直保有出色的化學反應,高中第一年,他們拿下27勝0負的戰績,決賽中以73比55碾壓對手,贏下州冠軍,詹姆斯單場砍下25分9個籃板以及4次助攻。整個賽季,他場均可以得到18分6個籃板。

  高二那年,羅密歐入隊,“聖文森特五虎”正式集結,他們轟下26勝1負的戰績,再次斬獲州冠軍。這個賽季詹姆斯場均可以得到25.2分、7.2個籃板、5.8次助攻和3.8次搶斷。他本人也因此入選了《今日美國》全美第一球隊陣容。

  當時的詹姆斯已經成為了全美最受矚目的高中生,他的火爆程度縱觀整個美國籃球歷史,只有賈巴爾能與之相匹敵。越來越多的球迷因為詹姆斯慕名而來,這不得不讓他們的比賽被安排在了阿克倫大學球館進行。但重大的比賽5000人的座位都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他們甚至需要將詹姆斯高中的比賽安置在速貸中心舉行。

  那一年,速貸中心一共只有兩次滿座紀錄,一次是喬丹來到那裡的時候,而另一次,就是詹姆斯的球隊來到這裡時。

  現場的票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一場高中聯賽的較量被黃牛炒到了300美金一張,詹姆斯的火爆程度在當時可想而知。而球迷們的心態也非常好理解,“在將來,我可以告訴所有人,我可是看過LBJ小時候比賽的!”大量的球迷湧進詹姆斯的住處,爭相與之合影,索要簽名。

  從那時候開始,詹姆斯被當地的球迷期盼著成為“下一個喬丹”。

  在那樣的環境下,所有人都會變得飄飄然,詹姆斯會,他的隊友一樣會如此。

  “如果你想要贏下州冠軍,就得年復一年的做一件事,什麼事?那就是吃飯!”他的隊友如是說道。

  他開始吸食*河蟹*,跟隊友不斷地開派對,即便第二天還有比賽,他們依舊會狂歡到深夜。比賽?誰會在乎呢,反正他們能輕鬆贏下對手40分。

  當你的球隊變成這樣的狀態時,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在最終的決賽當中,他們以63比71輸給了辛辛那提的羅傑-貝肯隊,獲得州亞軍。縱使這個賽季詹姆斯場均能砍下29分8.3個籃板5.7次助攻以及3.3次搶斷的數據,但這依舊無法阻止他們輸球。

  高四那年,詹姆斯的球隊被二級聯賽排在了實力榜的第23位。當你知道一支球隊擁有勒布朗這樣的超級新星的時,還將他們的球隊實力排在這個檔次,那顯然你就需要做好被打臉的準備了。而看起來聖文森特的“戰鬥的愛爾蘭人”也是這麼想的。

  上一季的失利讓他們重新認識到了籃球的意義,之前和球隊貌合神離的羅密歐第一次正式的融入到了集體當中,他們開始展現出自己的超級戰鬥力。

  賽季的第一場比賽,他們就以20分的分差碾壓了實力榜第一的球隊。

  他們復仇的怒火燃燒著整片賽場,讓比賽看起來不僅僅是像是在以大比分取勝,而更像是以一種碾壓的姿態向其他隊“示威”。那一年詹姆斯場均可以砍下31.6分、9.6個籃板、4.6次助攻以及3.4次搶斷。

  他開始被人們冠以“KING”的稱號,登上各種雜誌和報紙頭條,鋪天蓋地的報道向他湧來。

  然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輿論的壓力。

  而這種壓力首先來自於他的母親——格洛 麗亞-詹姆斯。

在詹姆斯18歲生日當天,他收到了來自媽媽的一份大禮——一輛悍馬H2汽車。當時的詹姆斯一家還是窮光蛋,他們還沒有和任何公司簽約,更不要提什麼NBA選秀大會之類的東西。他媽以“勒布朗-詹姆斯的潛力與未來”做擔保向人“借”了錢買了這輛車送給他。而根據當時的相關規定,球員在校期間,是不能接受超過100美元的禮物的。這讓詹姆斯一時成了輿論討伐的中心。現在看起來詹姆斯能夠有如今的抗壓能力,這與從小開始“受薰陶”有著分不開的聯繫。

  而比這件事更糟糕的是之後的“服裝事件”。詹姆斯在一次幫一家復古服裝店打廣告的過程當中,擔任了這家商店的形象代言人,同時接受了兩件復古衣服。而這兩件衣服價值達到了845美元。他又一次公然違反了規定,甚至一度要被取消上場比賽的資格。幸運的是,最終因為懲罰過於嚴厲,詹姆斯只被禁賽了兩場之後便重新回到了賽場上。

  而重新迎回勒布朗的戰鬥的愛爾蘭人隊也在決賽當中成功拿下冠軍,完成了4年3冠的豐功偉績。

  結語

  回首詹姆斯成名前的故事,有些橋段在他日後的NBA生涯當中也曾上演。

  比如他2011年有些不尊重籃球和賽場的舉動讓他像高二那年一樣輸掉了最終的決賽,而在之後,復仇和渴望證明自己的熱焰在2012年徹底燃燒。

  又比如母親對他濃郁的愛讓她在賽場上對皮爾斯的舉動破口大罵,讓詹姆斯不得不為之揹負上本不該由他承擔的輿論壓力。

  但也就是這些事,你才能夠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勒布朗-詹姆斯。

  因為他從小缺乏親人的關愛,讓他對於母親有著更加深厚的情感,無論之後她傳出多麼讓人覺得不堪的新聞,詹姆斯一樣對她充滿了包容,並給予了最大的關愛;因為他從小就渴望友誼,這讓他更加珍惜如今得到的這些朋友情誼,所以你能看到“風塵四俠”那由詹姆斯作為中間人交纏在一起的感覺牢不可破的真摯情感。

  人之所以能長成現在的模樣,這和他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在他的童年,他缺了很多東西,缺錢、缺愛、甚至連像樣的生活他都缺,幸好壞的事情多多少少都讓他避開了,也在最關鍵的節點上,遇到了能夠改變一生的人和事,最終才能讓他成了現在的勒布朗-詹姆斯。

  至於他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喜歡的總能看到好的一面,厭惡的也總有他的理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勒布朗-詹姆斯,誰說都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