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王珮瑜,當今的這一代京劇演員,誰還能稱“老闆”

京劇界有“老闆”這一說,這裡的“老闆”和我們生活中說的老闆不大是一回事。

舊時代的梨園界,戲班的“角”往往同時是班主,凡常年性戲班,衣箱道具多為班主私有,其他演職員跟班演出屬於“傍角兒”,戲班班主(“角”)負責跟“戲園子老闆”分賬,戲班班主(“角”)拿到分賬分成後,留下大部分份額其餘再分給其他演職員,所以舊時代把“角”稱為“老闆”。

除了王珮瑜,當今的這一代京劇演員,誰還能稱“老闆”

而後來,“老闆”的概念也逐漸發生了轉變,即便“角”不是班主,但是這一個劇團指著這位“角”吃飯的,也約定俗成尊稱為“老闆”。

在現在的梨園行,“老闆”這個詞叫的不多了,現在打著“老闆”稱號走江湖的,就是“瑜老闆”王珮瑜。

除了王珮瑜,當今的這一代京劇演員,誰還能稱“老闆”

王珮瑜14歲考入上海戲曲學院,成為建國後專業戲校培養的第一位女老生。15歲受到梅葆玖激賞,18歲譚元壽讚歎:“這不是活脫脫的孟小冬嗎?”從此,有了“梨園小冬皇”、“當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的光環。20歲前拿遍幾乎所有京劇大獎。

2004年,王珮瑜離開了體制,離開了上海京劇院,成立了“王珮瑜戲劇工作室”,不過卻遭遇敗北,2010年,王珮瑜再次離開上海京劇院,創立了工作室“瑜音社”,大獲成功。自那起,瑜老闆的稱號叫遍大江南北。

除了王珮瑜,當今的這一代京劇演員,誰還能稱“老闆”

那麼,當今這一代的演員,除了瑜老闆以外,誰還能稱“老闆”呢?

張火丁

除了王珮瑜,當今的這一代京劇演員,誰還能稱“老闆”

張火丁被譽為是“當今京劇票房第一神話”,早在張火丁還在國家京劇院三團時,就成立了“張火丁京劇藝術工作室”,與京劇院的一二三團比肩。在張火丁調入中國戲曲學院教書後,中國戲曲學院依然成立“張火丁工作室”。關注張火丁戲的戲迷們都知道,張火丁的演出團隊基本固定,每次的演出從樂隊到演員,基本沒有太大變動。而這支團隊也是張火丁一人挑梁。

杜鎮傑

除了王珮瑜,當今的這一代京劇演員,誰還能稱“老闆”

杜鎮傑是北京京劇院九大頭牌之一,杜鎮傑師從百家,不專工一派,因此戲路寬廣,是當今老生行當不可多得的好角。北京京劇院成立了“杜鎮傑工作室”,由杜鎮傑挑梁,張慧芳為輔,開展的“尋夢·承澤”系列演出反響非同。這種演出模式也是打破了原有的演出形式,將過去戲班的演出形式與現在的市場相結合。所以,“杜老闆”的稱號也是能叫得響的。

大家覺得誰還能稱“老闆”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