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哪個版本最經典?哪一年的?為什麼?

小個子阿曾


《西遊記》最經典的是六小齡童版了,是在1982年。1988年春節播出,轟動全國,全體演員紅得發紫。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經典之作。

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出身浙江的“猴王世家”,他父親六齡童主演過紹劇藝術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六小齡童深得家傳,公認是最接近吳承恩原著的“美猴王”。

遲重瑞 六小齡童初演孫悟空的時候,23歲。他戲曲底子好,身手敏捷,眼神銳利,猴相十足。以當年的欣賞習慣,普通觀眾已經不可能在他的表演中挑剔到什麼缺點。

唐僧的扮演者歷經三任:汪粵、徐少華、遲重瑞,三個人無一例外的得到了讚賞,所有的爭論,也不過是誰更好的問題,在這眾口難調的電視劇中,是非常難得的。

同時馬德華的八戒、閆懷禮的沙僧,無一不經典。

西遊記》(1988)基本資料拍攝時間:1982年至1988年 《央視版西遊記》地區:中國大陸 類型:古裝神話 集數:25集 導演:楊潔 主演孫悟空—六小齡童 唐僧—汪粵、徐少華、遲重瑞(注:汪粵出演第6,9,10集;徐少華出演第4,5,7,8,11,12,14~16集;其餘由遲重瑞出演) 豬八戒—馬德華 沙僧—閆懷禮(2009年4月12日上午10:20病故) 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發行公司中央電視臺 播出概要1982年8月拍攝試集《除妖烏雞國》,於當年國慶節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請各路“神仙”、“國王”給觀眾拜年,中央電視臺錄製了名為《齊天樂》的晚會於春節期間播出。 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升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1988年春節播出,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經典之作。這部《西遊記》,可以視為普及版,女導演楊潔把《西遊記》裡大量的佛經偈語、晦澀的對白,全部刪除,只給觀眾最清楚的故事情節。 央視六小齡童西遊記88版共25集,西遊記續集16集,前後41集。

至今去看還很回味的






板磚看電影


當年83版西遊記的五毛特效,不知道比Angelababy摳圖高到哪裡去了。

4月15日,整個中國都看過的電視劇83版《西遊記》的導演去世了。她的名字叫楊潔。

每個人都有和西遊記的故事,但《西遊記》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裡面那些造價低廉卻無比精妙的特效。因為在我心中,這些現在看來五毛都算不上的特效,卻是中國電視劇再也沒有企及的高度。

楊潔為了最真實地呈現西行取經的感覺,乾脆讓整個劇組出去“取經”。。在全國範圍內取景,甚至跑到泰國去拍天竺的戲份。光是拍攝的前兩個月,她設計的路線就是這個樣子的:南京—揚州—宜興善卷洞—安徽黃山—安徽九華山—杭州瑤林仙境—浙江寧波天童寺—普陀山—杭州云溪,玉盤山,石烏洞,黃龍洞,紫雲洞,水樂洞—紹興—福建福州鼓山,青枝山—泉州開元寺—廈門南普陀—漳州南山寺—東山島,城關鎮古城樓—汕頭—廣州,廣東羅浮山—肇慶七星巖—西樵山,佛山馬廟—湖南長沙—大庸張家界—青巖山黃獅寨—湖南慈利桃花源—返京他們還也不忘利用好每一份資源,在車上看見什麼景色不錯,就趕緊拍下來。坐飛機時,劇組就和機長打商量,讓他們去駕駛室拍空中的景色,用於後期合成。。。

就這樣,楊潔硬是帶著劇組克服了各種困難,生生堅持了下來,從1982開拍到最後完成,他們歷時6年,走遍了大江南北整整17個省市,身體力行地取了一回真經為《西遊記》嘔心瀝血的楊導演,做出了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後,卻並沒有名利雙收。。

當時,因為《西遊記》是邊拍邊播的,播出幾集後幾個主演就火了,當時徒弟三人還很年輕,他們經受不住錢的誘惑,偷偷去濟南演出掙錢。。楊潔知道以後勃然大怒,她嚴厲地訓斥他們:“你們不該拋下大家去賺錢,讓大家在這裡吃泡麵等你們,把戲拍完了,再去演出不行嗎?”因為這事,演員向臺長告了狀,結果就在《西遊記》播出大火之際,楊潔作為劇組中的頂樑柱,作為從選角到拍攝事必躬親一手締造了整個《西遊記》的人,卻被踢出了局。。。

此後整整十年,當《西遊記》火遍大江南北,成為幾代人心中經典時,楊潔卻一次都沒有看過這部作品。因為在她看來,這是一段悲傷的記憶。直到1994年,徒弟三人親自登門到楊潔家中,向她承認錯誤請她出山,他們才算冰釋前嫌,也才有了後面補拍的十幾集《西遊記》

我想,也許在現在看來,《西遊記》費盡心思的特效,還不如電腦隨便做出來的優秀,但是在條件艱苦的當時,片中的每一個特效,都承載了楊潔、六小齡童等老一輩藝術家們絲絲入扣的匠心。

即使有著這樣那樣的瑕疵,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穿幫鏡頭,但是在我心中,它依舊是完美而不可複製的。《西遊記》不是一部單純的電視劇,它甚至也不僅僅是童年的回憶,它代表著中國電視劇的高度。

我希望我們這個年代,也能出一部這樣的電視劇,讓我在30年後回放的時候,也仍然會像現在看西遊記這樣,心潮澎湃。



晨北娛樂


你好,我是老怪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strong>

一說起86版的《西遊記》,它絕對是一代人的童年和青春。《西遊記》是被第一個搬上熒幕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播放量最多的一部電視劇,開播以後是以後成了每年寒暑假必播的電視劇。上映30幾年,就重複播放了3000次。

86版的《西遊記》被稱經典之作,但是好在哪裡,大家不一定都知道。

《西遊記》整部戲選角色條件是相當苛刻的,選的幾乎都是戲曲名角,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老師出身猴王世家,幾代傳承的功夫,他的猴戲是他的父親六齡童老師親自教的,六小齡童老師為了演好孫悟空這個角色,他專門養了一隻猴子來觀察學習它的一舉一動,孫悟空生氣時的齜牙咧嘴,和生氣時的抓耳撓腮都是從他養的猴子身上學來的。大家應該都知道六小齡童老師眼睛高度近視,試播的時候被指眼神呆滯、無神,為了演好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他就盯著人家打乒乓球,眼神跟著乒乓球轉。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就造就了六小齡童在中國電視史上無法超越的存在,形神合一。

其他參與演出的藝術家們也都是付出了十萬分的努力和心血來演。馬德華老師是北方崑劇院的小生演員。他扮演的豬八戒呆萌輕浮,閆懷禮老師扮演的沙僧憨厚老實,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和徐少華老師都擔當的起珠圓玉潤,端凝的高僧形象。還有玉帝,太上老君,還有趙麗蓉老師出演的車遲國皇后都演的精彩無比。

《西遊記》的取景,楊潔導演力求真實貼切,楊潔導演走遍了全國26個省,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的各個景點,對每個場景都有過細緻的考量,跟現在的摳圖、大量使用綠幕的電視劇完全不同。劇中真山真水的舞美設計,使每一個鏡頭都具有畫面的美感。電視劇中,片尾曲中第一個鏡頭雖然只有短短几秒,但是卻是在九寨溝拍攝的。那個年代的九寨溝可不是今天這樣交通方便,當時是山高路險,能走進去已經很難了別說帶著道具和設備了。片尾曲中出現的幾個景點分別是蘇州的天平山的石板小道、雲南的洱海、雲南的大理、還有四川的九寨溝。劇中小雷音寺的外景是在安徽九華山拍攝的,而內景卻是在浙江的建德靈棲洞拍攝的,而大雷音寺的外景是在泰國的曼谷大王宮,卻是在雲南電影製片廠攝影棚裡拍攝的,短短几分鐘的場景切換竟然是相隔千里。不止這些,還有拍攝時,由於當時那個年代特效不完善,很多演員冒著生命危險吊著細細的威亞只是為了拍出一個完美的鏡頭。

楊潔導演對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把關。比如說《西遊記》的片頭字幕,它並不是電腦打出來的,而是由著名工藝美術教育家、書法家陳叔亮先生手寫的。

86版的《西遊記》中有一句臺詞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其實這句話看過原著的的應該知道原句是:“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編劇吧孫行者改成了猴子,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改編後更符合劇中紅孩兒那種傲慢無禮目中無人的口吻。還有悟空在如來佛祖手心那段戲,原著裡寫:悟空大聖行時,忽見有五根紅肉柱子,撐著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霄殿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放好和如來說話”而在電視劇中,編劇又重新加了臺詞,說道:“這五根柱子一定是撐天的天柱,這一定是天邊了吧,不好,要是這柱子不結實,如果捅斷了,天砸下來我的頭可不得了,我要趕緊走。我得要留下一個記號,省的那胖老頭賴賬。”如此一來,經過編劇改過後的孫悟空更顯得頑皮了。

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之所以深入人心,也是編劇在原版的基礎上加入了對孫悟空的內心刻畫,使得悟空的形象格栩栩如生,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楊潔導演在音樂方面也是字斟句酌,,比如說女兒國那集的插曲《女兒情》本來是著名作詞人閆肅老先生作的詞,楊潔導演聽過以後感覺不對,就以女性的視角重新修改詮釋了這首歌,也給我們留下了一首經典的歌。

《西遊記》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有這樣的一群藝術家對藝術的無限追求就像楊潔導演說的那樣:“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這部劇對我們來說,它是一代人的回憶,是一種精神,會一直激勵著我們。


Z老怪


86年央視版《西遊記》

佛道一家

首先,在這版《西遊記》中,無論是人物造型、定妝,還是場景,絕對都是很用心的。一部劇,從頭到尾是用一部攝像機拍出來的,很難想象,在86年的時候,能拍出這麼經典的電視劇。除卻演員的選角、演技不說,劇組各類工作人員、化妝師、攝影師等等,絕對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而在角色方面,撇開主角師徒四人不說,朱龍廣飾演的如來、章玉善飾演的玉帝、左大玢飾演的觀音、艾金梅飾演的哪吒、鄭益萍飾演的玉面狐狸、鐵牛飾演的彌勒佛等等...這一系列角色,全是後續翻拍作品無法超越的。

再說說演技和取景,圖一的師徒四人,在一場戲中神態各異、動作不盡相同。相對於現在演員的各種面癱、面無表情、臺詞生硬的演出,讓人看上去感覺很僵硬,就像日常生活中熟人之間的對話。而在圖二的鬥法場景中,86《西遊記》很多鏡頭都是精心選擇天然場景的,相對於現在翻拍的《西遊記》,各種高科技特效、電腦渲染、攝像機濾鏡,然後再加上演員差勁的演技...不提也罷。條件好了,拍出的作品卻反倒不如從前,引人深思。








南浦哆哆


張衛健版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也不失為一代經典,眾星雲集,群星閃耀。

主演:張衛健,林志穎,謝霆鋒,蔡卓妍,鍾欣桐,大S,鄭秀文。

劇情的背景其實就是在原著的基礎上,做了些科幻式的改編。更像是愛情版的《西遊記》,因為這裡不僅有孫悟空的多角戀愛,豬八戒、唐僧等人的愛情也非常有趣。對包括唐僧師徒在內的很多角色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甚至顛覆,像孫悟空除了愛惹是生非,還十分的情緒化,對自己所愛的人情意深重;豬八戒則一改以往的懶惰好色,幾乎成了用情專一的典範;神仙也有不善的,如奸詐的武曲星;妖怪也有善良的,如痴愛自己相公的畫皮女鬼。加上大量出現的無厘頭臺詞和富有張氏特色的誇張肢體語言,好看到爆。

我是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指定取西經特派使者,花果山水簾洞齊天大聖孫悟空啊。帥到掉渣......











精剪小劇場


西遊記最經典的版本,肯定是1986年的版本

它代表了80後和90後的獨有的回憶,一群老戲骨共同合作出演的西遊記

導演還是楊潔,該劇由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徐少華等人共同出演。

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還有女兒國國王朱玲,以及金巧巧

等知名演員,現在在熒幕上很少看到這些人拍攝電視劇了,但是經典確永遠留在了人的心中。當年90一個月的片酬,認真的拍戲,比起現在當下的新人不知道好涼快多少倍,那個時候的演員才是演技派,而且不計較片酬。那個時候真的是拿生命拍戲,現在都是用威亞或者替身群演拍戲了

哪像現在的演員,動不動片酬上千萬,還要演技沒演技,臺詞功底表情都不過關

以前的劇才是良心,現在只剩下網紅臉和高片酬了,娛樂圈演技派也有,但是更多的還是衝著片酬去的,真正想拍好戲的,都已經無戲可拍了。





顧小北說娛樂


要我說:當然是86年的,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沒有手機、計算機、據我所知:西遊記的龍宮,還是在一個超大金魚缸裡面拍的,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特效什麼的都跟不上現在,然而:恰恰在那個年代才能拍攝一部這麼好的戲,現代人物,什麼都比不上過去,無論是:武打特效、還是武器特效、都比不上過去,你們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嗎?那是因為現在,那人:打一拳就跟透氣的似的,所以我覺得,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比過去更誇張,還有一個電視劇,叫啥來著?,對了,燕雙鷹,那傢伙,看的我眼花繚亂的,還有一部分特別不合理,那就是:我就想不明白了,他一個人怎麼獨闖日軍總部?,還有一點:拿的槍都是現在的,什麼M134(在這裡我給大家解釋一下:M134是什麼槍,所謂M134,俗稱:加特林重機槍,緊接著就是一通狂掃,日本人就跟釘在木樁上似的)一動不動,還有,拿的手槍也是現在的,什麼沙鷹了,這都是現在的槍,要不然她一個人怎麼去,叫大家說我說的對嗎?


狙擊手麥克的一個粉絲


當然是86版,雖然當時技術不行,但是土方法也讓人看著感覺像真的,還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後來者無法做到的


kuki921


我來回答:1986年播出的《西遊記》是最經典的版本!

86版《西遊記》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

不過這個版本最早播出並不是1986年,而是在1982年10月1日首播試拍集《除妖烏雞國》,從1983年開始每年春節播放拍攝完成的那幾集,從1986年春節開始連播十一集,到1988年春節第25集拍攝完成播出。

1998年開拍續集,主要故事是前半部中部分未收錄的故事情節,2000年《西遊記續集》在央視開播,至此86版《西遊記》41集全部完成,堪稱史上最經典《西遊記》版本。


小個子阿曾


86版的唄,1986年的唄,為啥最經典?他是小時候看的最初版本的西遊記,當然經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