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人,是“車到山前”,卻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作者/芨芨草

真正成熟的人,是“車到山前”,卻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人生在世,沒有一個是順順當當走到終點的,其間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

每當遇到艱難險阻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句流傳很久的俗語寬慰自己:“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這句俗語既表達了處於困境時的寬慰,也表現了對未知事物坦然面對的一種心境。

不錯,孩提時,我們解決不了的困難,在大人看來稀鬆平常;青年時我們遇到的困難,在老年人看來司空見慣。但總有一些超出我們能力之外的困難無力解決,怎麼辦?除了用這句話安慰自己,下一步還要想怎麼做才能走出困境?

其實,這不是新問題,所以古人才留下了這句俗語。

在我看來,“車”上裝的,既有眼睛看得見的糧食和鈔票,也有看不見的榮譽和聲望。這些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百年後不過一片浮雲。所以,只要你不願意捨棄的,暫時都是自認為有用的。我們負載著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我們捨不得丟棄,於是拉著繼續前行。

不過,地球不都是平坦的,有平原,也有海洋和高山橫亙在我們面前,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但路在哪裡?

真正成熟的人,是“車到山前”,卻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據我觀察,來到山前的人就會分為兩大類:

一類仰頭看著深入雲霄的高山,探口氣轉回來,哪裡來還回哪裡去,這一趟就當旅行了。

另一類人雖然也被眼前的高山搞得不知所措,但他們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們還必須繼續前進,因為翻過大山,就是我們的目的地。

如果你是第一類人,就不用看下邊的第一條和第二條了,前邊和你沒有關係了;直接跳過去看第三條就行了。

但如果你是想翻過高山的人,恭喜你,下面三點建議,都能給你一點幫助。

真正成熟的人,是“車到山前”,卻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1 可以棄車登山,翻過山後再造新車繼續前進。

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戰爭中,將帥為了快速取勝,有的會命令部隊毅然決然地丟掉輜重,輕裝上陣,最終取得戰役的勝利。

有人說了,輜重是古人行軍時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這於行軍打仗是重要的,丟掉了,如果不勝利咋辦?

不勝利你就被敵人吃掉了,留著輜重又有什麼用?還不是成為敵軍的戰利品?

我們熟知的《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類似的場景再現。

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雖然表現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但誰也不能否認,項羽的軍隊之所以能突然出現在敵軍陣前,就是扔掉輜重,輕裝上陣帶來的結果。

所以,車到山前看不到路咋辦?第一個辦法就是:棄車登山,翻過山後再造新車繼續前進。

因為目標明確,如果就此返回,就等於以前的心血付之東流,說不定還會受到人們的恥笑,說你是個虎頭蛇尾的傢伙,難成大器。

不是嗎?你都返回來了,還說什麼成就和夢想?現在,成就真的只能在夢想裡了。

的確,扔掉那些東西,可能有點心疼,但一想到翻過高山就有更好的“車”,你還猶豫什麼?人生不過幾十年,稍一猶豫,你可能永遠都沒機會再翻過這座高山了。

真正成熟的人,是“車到山前”,卻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2 仔細尋找前人的足跡,說不定沿著山腳就能找到路。

說完第一個,我們接著說第二種尋路的方法。

還是那座高山,還是你,仰頭看山。

這時候,已經有人棄車後開始爬山。你開始覺得這很困難,隨著那人越來越小,變成一個黑點,你依然覺得很難,你做不到。尤其是你不捨得丟棄車上的東西。怎麼辦?

這時候,你又發現,已經有人嘆了口氣往回走了。

棄車爬山,不敢;拉車返回,不甘。怎麼辦?

這時候,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說的第二個辦法:仔細尋找前人的足跡,說不定沿著山腳就能找到路。

不是嗎?在你來到山前的時候,早就有不止千萬人曾在山前流連,有棄車爬山的,有原路返回的,肯定也有你這樣“不敢”又“不甘”的人。他們怎麼過去的?

那就尋找已經消失的路,或許就在灌木叢後邊;因為這段時間無人在路上走,被灌木叢遮擋了。也或者,原來的路被一片樹林遮擋,今年雨水多,樹苗長得太密太高。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如果幸運的話,一定能找到。

真正成熟的人,是“車到山前”,卻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3 原路返回,在最先的一個十字路口轉彎,一定能繞過高山。

其實,大部分人沒有第一種的冒險精神,也沒有第二種的探索精神,他們只會先原路返回,再想別的辦法。

你沒有聽錯,在原路返回的這一大類中,依然會分為兩類:一類直接回家,一類邊走邊找路。

肯定有的。一座大山擋在人們面前千萬年,過去的辦法一定不止三五種,比如,我們現在說的第三種:原路返回,在最先的一個十字路口轉彎,一定能繞過高山。

這是最穩妥的一種辦法,但也是最耗時間的一種辦法,走得快、選擇正確的話,可能幾個月就轉到山的另一邊;但如選擇錯誤、走得又慢,那就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繞過去——幾年,十年,或者一輩子都在繞山的路上。

不過只要堅持走下去,即使你倒在路上,你的孩子也會繼續你的道路。

《愚公移山》中愚公就說過:“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這也是大部分人的生活軌跡。

所以,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是去追究眼前為什麼有高山,而是懂得去尋找如何到山的那邊的方法。因為即使很慢,也依然在行走中,比原地踏步的人,要強之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