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鐵路挖出一條“巨龍”,考古專家:找了一生的龍,終於如願了

作為炎黃子孫,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十二生肖中的動物,除了龍之外,其餘都比較常見,難道龍真的是古人虛構出來的嗎?如果不是的話,為何沒有人見過真龍?根據考古發現,出土的甲骨文裡,就有龍的字眼,《山海經》更是不止一處提到龍,並對其形狀進行描述。《禮記·禮運》記載:“麟、鳳、龍、龜,謂之四靈。”

每當仰望天空,總是幻想可以看見騰飛的巨龍,特別是在雷雨交加的天氣,據說龍能夠興雲降雨,小說裡的龍王,專門負責安排降雨。有人認為,龍肯定是虛構的,否則以它的能力,不可能消失,換句話說,應該有人親眼見過。也有人認為,龍並非虛構的生物,存在於遠古時期,只不過由於特殊原因,現在見不到了。

修建鐵路挖出一條“巨龍”,考古專家:找了一生的龍,終於如願了

舜在位時,有一位擅長養龍的牛人,他就是豢龍氏,別名董父,此人本領很大,特長就是養龍,《春秋》:“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關於龍是否存在的問題,誰也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古代皇帝的衣服上,繡著龍的圖案,即所謂的龍袍,其座椅稱為龍椅,皇帝成就帝業的初始地,又被稱作龍興之地。無法否認,在中國歷史進程中,龍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時至今日,影響力絲毫未減,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考古學家和考古愛好者,一直沒有停下尋找龍文化的腳步,上世紀九十年代,修建鐵路時挖出一條“巨龍”,一位考古專家激動地表示:我找了一生的龍,終於如願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修建鐵路挖出一條“巨龍”,考古專家:找了一生的龍,終於如願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黃梅縣博物館,在開展文物普查工作,在濯港鎮攻城村附近,發現不少西周時期的文物,立即劃出一片文物保護圈,把方圓幾百米保護起來,命名為“焦墩遺址”,並上報到省文物部門備案。由於當時技術水平限制,考慮到實際情況,沒有進行考古挖掘。

十二年後,即1993年6月,京九鐵路動工建設,焦墩遺址恰好位於路基上。博物館人員聽說此事,匆忙趕到施工現場,經過一番交談,施工隊暫時停止工作,考古人員對焦墩遺址進行保護性挖掘。頂著三十多度的高溫,專家們基本沒有休息,功夫不負有心人,挖掘出不少西周文物,其中不乏國家一級文物。

修建鐵路挖出一條“巨龍”,考古專家:找了一生的龍,終於如願了

本以為考古工作即將結束,細心的考古專家,發現鵝卵石擺出的形狀與眾不同,以前從未見過。於是,專家們又繼續挖掘清理,幾個小時後,當整個形狀呈現出來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一條清晰可見的龍擺在眼前,簡直太震撼,以致於見多識廣的專家忍不住大喊:“龍,龍,這就是一條龍啊。”

此圖案長四米多,高兩米多,栩栩如生,看起來非常逼真,龍角、龍爪、龍頭等皆可分辨。更神奇的是,龍頭朝向正西,龍尾朝向正東,不偏不倚,不得不佩服古人對方位的判斷能力,以及高超的技術,堪稱巧奪天工。經過科學鑑定,這條用鵝卵石擺成的“巨龍”,是新石器時期的作品,距今已超過六千年。

修建鐵路挖出一條“巨龍”,考古專家:找了一生的龍,終於如願了

焦墩遺址出土的“巨龍”,具有重大的意義,對研究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以及古代天文學,都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假如古人沒有見過龍,怎麼會有那麼多關於龍的記載?假如龍不存在,為何十二生肖裡有它?這一切的一切,又當如何解釋呢?在你看來,世上有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