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為什麼中國股市持續了10年3000點?

我的孩子上小學時,上證指數3000點,我的孩子上中學,上證指數還是3000,我的孩子已經大三了,上證指數還是3000點。

是中國股市十年未漲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是過去上證指數在過去的走勢圖。

從圖形上看,是什麼形狀?——尖頂圓底。翻譯成日用語,那就是——牛短熊長。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還有哪些股票的走勢是尖頂圓底呢?

隨便截幾個圖給大家看看。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這三隻股票是不是很像上證綜指的走勢?

以上三隻股票分別是三一重工、江西銅業、金嶺礦業。都是週期股的範疇。

週期股為什麼是尖頂圓底的走勢呢?當週期股出於週期低估的時候,按照PB估值;當週期的風來了,開始賺的盤滿缽滿的時候,按照PE估值。

因為是週期股,週期一旦逆轉,利潤經常是幾十倍、幾倍的增長。但是暴利階段一般不能持續很長久,很快利潤就下去了。所以公司在景氣週期來的時候,戴維斯雙擊;景氣週期過去的時候,戴維斯雙殺。所以公司股價表現為尖頂。

但是當公司出於持續虧損階段時,按照PB估值時,公司的淨資產波動性就小多了。所以股價跌破淨資產時,會達到一個穩態,然後不跌了。因為淨資產波動幅度很小。所以公司的股價是圓底。

上證綜指之所以走成這個樣子,或許就是因為成分股中週期股太多了。

中國股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據統計,從2017年高點至2018年年末A股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15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麼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槓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裡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槓桿”。


為何多數散戶資金“蒸發”快?

據統計,目前的A股市場中,持股市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到總數的99.4%,佔總市值的50%,業界把這些人統稱為“散戶”。作為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財政和券商那樣旱澇保收,不可能擁有“大小非”的低成本優勢,更沒有本事從股市裡“融資”,因此,要想在股市裡成功,低位買入,高位逃頂是散戶賺錢的不二法門。

但自我國股市創立以來,媒體報道過從幾萬元炒到上億資產的幸運投資高手,然而,這隻能以數百萬分一來計,出現的概率不比買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況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賺了點小錢,最後又全部賠了進去,而且,還虧掉了老本。散戶為什麼老是成為最後的買單者,而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答案是,散戶終究只是散戶,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戶恐懼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場真正跌至谷底的時候,要麼被嚇傻了,不敢進場,要麼是因為手裡已經沒錢,想“抄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散戶很難買在低位。

再者,散戶喜歡跟風、追高。當股市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後,多數普通投資者才開始關心股市,這時進場的話,已沒有太大的成本優勢可言。隨著股市進入主升段,“賺快錢”的獨特魅力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瘋狂炒作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熱門股,出於“再賺一點就走”的貪慾考慮,高位進場的多數人不再願意離場。由於捨不得離場,散戶最終的下場只能是在隨後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補倉”,直至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股市分析的思維導圖

1、股市導圖總綱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2、k線基礎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3、均線基礎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4、切線基礎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5、指標分析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6、選股方法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7、板塊輪動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8、統計分析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五分鐘讓你熟悉莊家出貨洗盤手法,輕鬆掌握買賣點

在股市操作當中,我們常常難以判斷大盤或個股的下跌是主力洗盤震倉還是出逃,特別是指數到了重要關口位置時,不洗盤就難以向上突破。炒股的人都希望持有的個股能繼續上漲,但不幸的是股價上漲了卻坐不穩。

那麼,主力常採用哪些方式的呢?主力的出貨和洗盤手法看起來比較繁雜,其實歸納起來也就三種基本形式。現在便將這三種方法做簡單介紹。

出貨,是指主力把手中的籌碼出給市場的行為,原因有二:一是獲利出局,一是因故棄莊。前者是誘騙市場跟風為目的,股價在一派“美麗”景象中逐漸轉市;後者則在一派“悽風苦雨”中突然轉市,狼狽下跌。

出貨走勢的三種形態

一、拉高出貨

拉高出貨一般是在主力已經獲利的情況下進行的出貨形態,其分時圖上往往呈現出鋸齒形走勢。盤口特徵為:小單拉高,大單打下,上方很少掛出大單,下方遠離賣單處經常閃現大單,但實際成交則往往不是接盤的大單,而是空中成交(不顯示掛單的成交)。

目的:製造盤口買盤眾多、成交活躍的效果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二、打低出貨

打低出貨是一種強行出貨方式,莊家有一種強烈的出貨慾望,可能與急於套現分錢有關或是資金鍊斷裂被迫出局(此時未必獲利),盤口特徵為開盤就快速拉高,然後一路賣出,大單小單一起下,呈現出一種毫不掩飾、堅決出局的態勢。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三、鋸齒形出貨

鋸齒形出貨是一種溫和的出貨方式。主力主要靠構建高位平臺來培養市場一種希望股價向上“突破”的心理,在這種心理期待下不知不覺的來接主力手中的籌碼——盤 口特徵為每天成交量不大,少有大單成交,成交主要由小單構成(主力以小股形式分拆出給市場),中間時有停頓,形似“鋸齒”,故稱為鋸齒形出貨走勢。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以 上三種出貨方式中,殺傷力最大的是打低出貨,這類出貨大都為莊家的資金鍊出了問題,為了“保命”,莊家會不顧一切的出逃(不管獲利與否);最好的出貨方式 是拉高出貨,只要你不貪,往往能與莊共舞,形成散戶與主力的雙贏局面;鋸齒形出貨則在兩者之間,一般不會被深套——區別它們的技巧在於盤口:

1.拉高出貨往往成交量很大,這是因為散戶跟風盤所致;

2.打低出貨和鋸齒形出貨的成交量一般都不大,尤其是鋸齒形出貨,主力極有耐心,見到接盤再賣出,沒有就等待,也不去破壞圖形,是一種以時間換空間的出貨戰略;

3.打低式出貨有時也會放量,但很難持續,總體上呈縮量態勢,遇到這類出貨應該第一時間出局!

洗盤是指股價在一輪上升之後,主力通過股價的反覆震盪來使市場相信莊家開始出貨,從而引發市場獲利盤和套牢盤的出局,以達到股價在某一相對高位進行自然換手、墊高市場平均持籌成本的目的,為股價的進一步上升減輕負擔。

洗盤走勢的三種形態

一、“U”型洗盤

“U”型洗盤是指股價全天走出一種:高開——低走——再高收的分時走勢。盤口特徵多為大單打穿關鍵價位,小單進行非密集式成交,大單呈現出掛而不交的盤口景象。

目的:製造分時K線的陰線效果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二、 拱型洗盤

拱型洗盤是指股價全天走出一種:低開——高走——再低收的分時走勢。盤口特徵多為小單拉高、大單打低,打低的目的是為了嚇出獲利盤,上下買賣均成小單景象。

目的:製造盤中主力拉高出貨的假象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三、“U”型+拱型洗盤

這實際上是指把兩種洗盤基本形態結合起來運用,可以是“U”型+拱型;也可以是拱形+ “U”型。其盤口特徵與單純“U”型和單純拱形相似——但盤口往往多了一個特徵,即大單掛而不交或交而不掛(空中成交)的現象。

目的:製造主力大規模震盪出貨的假象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無論是先“U”型後拱型,還是先拱形後“U”型,都是一種複合型洗盤形態,其目的是要把獲利盤和解套盤同時洗出來,這與單純的“U”型主要洗出獲利盤和單純的拱形主要洗出套牢盤的盤口有所不同——其大單成交要相對多一些,上下壓盤也要頻繁一些。

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此訣一語道破天機,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實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訣,交易萬次,亦不過股市中的盲人瞎馬,最終難免一死。未曾摸盤先必默唸一遍,牢記於心。

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成鋼。前兩句好理解,後一句“橫盤不交易”是權證操作應該格外注意的,橫盤時交易,一旦反向變盤,你必然會去止損或者追漲,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橫盤時差價不大,你沒有耐心,多次交易,勢必會造成手續費虧損。

一、何為衝高?何為跳水?

這裡其實可以簡化為頂底的判斷,走勢頂部判斷當然方法很多,大家參考下面方法。

從動量(上漲傾角)定義衝高!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2.從空間來定義衝高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結構上來說波浪的一些斐波那契數列規律可以去預測衝高的幅度,這裡注意1.618分位和2.618分位常見數字。

3.月線頂分型定義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可能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基本沒有研究過月週期K線,但是大週期裡邊的一個小形態其實就有很重要的市場作用,我們就拿我們最近操作過的山推股份來講解。

看圖明義,只強調一點所謂的MACD死叉大家在實際應用中注意下,一個技術如果被市場所有人都瞭解熟悉,那這個技術可能是會讓你賠錢的技術,所以我在MACD死叉處畫了個大大叉號,就是提醒大家不要等死叉再去做判斷,要在MACD紅柱首次縮短時就注意風險,如果首次縮短後接下去的紅柱繼續減小那麼就要做相應處理了,如果我們用的是月K線這種大週期級別甚至在第一次紅柱變短時就要注意減倉了!

至於不跳水不買這句話,我們可以把它看成底部確認過程,這裡也不多解釋,跟上面多有的判別方法反過來就可以了,頂分型變底分型,MACD紅柱變綠柱即可,也可以結合量能等指標或其他技術手段綜合研判。

“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逆市而動,方為英雄。”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口訣三:高低盤整,再等一等。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這一口訣的內容包括了訣一中“橫盤不交易”的內容,但主要的意思是說,當一隻股票或者權證持續上漲或者下跌了一段時間後就進入了橫盤狀態,此時不必在高位全倉賣出,也不必在低位全倉買進,因為盤整之後就會變盤,故盤整時期不可主觀決定建倉或清倉。

如果是高位向下變,則及時清倉,不會有損失;如果是低位向高變,及時追進,也不會踏空。

高位橫盤再衝高,抓住時機趕緊拋;低位橫盤又新低,重買進好時機。

廈大金融系教授發聲:中國股市3000點維持10年,誰是最後的贏家?

短線操作獲利要訣: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這一口訣是對口訣三的進一步具體化說明,是描述訣三中的一種最佳時機。股價和大盤常常是高位盤整後還有新高,低位盤整後又創新低,因此說,要等待變盤的方向明朗後再開始。如高位橫盤後向上變盤,再創新高,這是賣出的最佳時機;而低位橫盤整理之後再向下變盤,這將是重倉買入的最佳時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人處世的風格和原則,而在投資上,我們也會有自己的原則,那麼在股票投資上,我們也要具備相應的買賣原則,這樣才能保障自己在股市裡更能如魚得水,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買賣股票的五大基本原則。

1、基本面原則。不論你買哪一種股票,最重要的前提工作是把握住目標股票的基本面情況,即面臨的宏觀環境、行業環境及自身的經營狀況。如果目標股票的基本面不佳,談把握買賣時機便沒有太多意義,因為那將完全轉變成一種沒有規律可行的投機行為。

2、股票趨勢原則。明確好基本面後,在買入股票之前,必須應對大盤的走勢有個基礎的判斷。股票大盤究竟是在漲?還是在跌?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會隨大盤走勢運行,即大盤處於上升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在下跌趨勢中買入難有生還。

3、底部原則。一般而言,中長線投資的股票最佳時機應在底部區域或股價剛突破底部上漲的初期,這大概是風險最小的時候。從可以從一些技術指標上來判斷,如短期MACD指標突破長期MACD等。

4、強勢股票原則。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是股票牛市行情的重要規律。按照這一規律,我們應當多參與強勢市場而少參與或不參與弱勢市場(即成交量低迷,關注度不高的市場)。此外,在同板塊、同價位、已持有股票之間,應買入或增持強勢股、領漲股。

5、題材原則。對於短期投資而言,若要在股市中獲得更多的收益,關注政策題材、市場題材的炒作和題材的轉換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各類題材層出不窮、轉換較快,但總體仍然會表現出相對的穩定性和規律性,只要能把握得當定會有豐厚的回報。當然,在具體操盤時,要保持題材信息的更新,把握好題材板塊的輪動行情。


一定要學習操作技巧

很多中小散戶是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看到或聽到其他人股票賬戶賬中市值不斷的增加,從而不斷追加資金進行買進,而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為了及時止損,又不斷減少投資,這種“高吸低拋”式投資方式非常普遍的,而這正是中小散戶們的“賠錢之道”之一。

還 有一些散戶自知自己水平有限,開始還研究各類專業書籍,可看了幾本以後,發現除了理論知識無比複雜深奧外,也發現對於自己的操作幫助不大,有種紙上談兵的 味道。於是,他們放棄了自學開始四處打聽消息,各種消息都聽,菜場賣菜的,隔壁大媽的,兒子領導的,朋友的,從個股到利好利空新聞,從官員講話到重組題材 等,從來不肯錯過一個,眉毛鬍子一把抓,可也總是看人吃肉自己捱打,殊不知消息有真有假,即使是真的,還要選對進場和離場的時機,哪是隨便聽聽就行的,這 成了中小散戶們的“賠錢之道”之二。

如何改變這種狀態呢?股市中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只要運用得法,它將是反敗為勝的利器;如果運用不得法,它也會成為作繭自縛的 床。補倉屬於資金運用策略範疇,因此,投資者一定要講究技巧。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阿貓財經(Amao18008),實戰選漲停牛股方法,準確把握買賣點和解套複利操作等,助你更好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