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平臺盤剝的商家,還有哪些出路

被平臺盤剝的商家,還有哪些出路

| 惜時客

圖片來源 | pexel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進步,城市生活節奏加快,“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五穀不分”逐漸成為多數人的真實生活寫照。尤其是外賣平臺的誕生,讓越來越多的人足不出戶並能享受到想吃的美食。外賣逐漸成為各路店家的“必爭之地”。

隨處可見的外賣小哥和店家們張貼的外賣平臺logo,無時無刻不再提醒,外賣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都覺得外賣成為眾多店家業績增長的新藍海。以前只能線下賣加入平臺後,線上也可以銷售,能賺更多的錢了。

那麼,真的所有餐飲人都願意加入外賣平臺麼?

被平臺盤剝的商家,還有哪些出路

外賣平臺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很多店主並不願意加入外賣平臺。身邊一個朋友就和我說過這事,他講,沒有加入外賣平臺的時候,每月利潤可以達到3萬多元,加入平臺後,雖然店鋪總營業額確實增加了不少,但是整體利潤卻只剩下1萬多元了,幾乎下降了百分之50。筆者很好奇,於是去調研了一番,終於發現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外賣平臺抽成越來越高

某平臺15年剛進入市場時,大多數城市抽成只有百分之5。為了搶佔市場,各平臺還為商家提供大量的補貼。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僅剩下的一些平臺,入住商量數量都大幅度提升。外賣平臺似乎覺得到了割韭菜的時候了,抽成由開始的5%,一路上漲到20%。再加上平臺推廣以及一些活動優惠的錢,很多商家大喊吃不消,利潤下降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2、配送費釜底抽薪

很多人使用外賣平臺時,發現很多商家零配送費或者配送費很低,就會產生一個疑問,騎手送單要拿錢,那麼這個錢誰出?這個問題不用想,肯定是商家出。騎手送單一單最少也有5塊錢,距離越遠錢越多。大部分時候,買家給的配送費都是不夠的,所以商家一份餐品扣除騎手配送費、平臺抽成、自己的成本,剩下的利潤屈指可數。以前剛開始的時候,商家還可以自己配送,現在為了壟斷市場,只能騎手配送。對於平臺來說可能只是多了個抽血點,對於商家無異於釜底抽薪。

3、推廣費用不能停,誰先停誰死

也有人提出疑問,商家累死累活錢都給平臺賺了,為什麼不推出平臺?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外賣這是生活方式,不願意在外出就餐了。這就使得很多店家堂食的人流量越來越少,生意也不好做。

但如今,平臺流量雖然多,也不是你想要就給你的。想要流量,是要店主們拿著真金白銀去競價排名、去搞活動、去求著曝光量。很多老闆一月花在推廣上的費用就是好幾千元。

不去推廣就沒有生意,很多商家堂食生意很少,基本上只能依靠外賣平臺存活,於是也只能任由平臺把他們架在火上靠。

被平臺盤剝的商家,還有哪些出路

外賣平臺還是要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流量就會有生意,外賣的船雖然不好上,但是該上還是要上。需要糾結的不是外賣多麼不好做,而是怎麼樣才能利用外賣平臺賺到錢。下面3條小建議或許能對糾結的你有所啟發。

1、提升產品,適當提價

面對佣金的提升,想要保證店鋪的利潤,調整價格是必然的。但是產品不能無緣無故漲價,所以店家要對產品進行升級,部分利潤高的產品可以做成套餐一起賣。

2、外賣作為工具,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面對咄咄逼人的外賣平臺,店家不應該被平臺所綁架,可以通過組建微信社群等方式,將客人引導到自己可以觸及的地方,躲開平臺的高佣金

3、平臺作為宣傳工具

保證產品的質量,通過外賣平臺把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打出去。外賣平臺只是自己收割線上流量的工具。

被平臺盤剝的商家,還有哪些出路

你身邊的餐飲老闆有哪些更好的應對方式麼?歡迎寫在評論中!

惜時客:

惜時客作為一款集成了遠程預約、0等待排隊、現場下單、會員充值、收銀功能、遠程管控等功能且完全免費的系統軟件,優化了店內人員崗位設置和工作環節,不僅使用工成本大幅降低,同時提高了店鋪的時效性。

獨有零等待排隊功能,讓顧客、系統0等待、0延誤、0人為調配,合理安排顧客用餐時間,最大限度提高上座率和消費頻次,讓店鋪收入最大化,服務水平也大幅提高,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提高店鋪的整體軟實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