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四連發,猛攻短視頻:社交之王騰訊也開始焦慮了?

極客網·極客觀察11月19日 即便手握QQ和微信兩張流量王牌,但許久沒有推出爆款產品似乎也開始焦慮了,於是近期來了個產品四連發……

11月3日,騰訊推出“響風”。這是一款音樂類段視頻軟件,側重於聽歌追星、互動交友的產品。擁有上萬曲庫,並且會進行每日更新,但到現在為止響風的內容互動較少。

11月6日,騰訊低調上線了一名主打陌生人社交的視頻軟件“貓呼”,目前只在App Store上線。這款產品是主要的目的是讓雙方在視頻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美顏的作用,目前還擁有“實時匹配面具”“發現附近的人”等功能。可能是作為騰訊開發的產品緣故,目前也僅支持微信和QQ註冊登錄。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不能夠使用文字或者圖片的方式交流,僅僅只有視頻聊天。

除了“貓呼”“響風”之外,騰訊此前還推出了音樂短視頻創作軟件“音兔”,專門對標西瓜視頻和好看視頻的“看點視頻”也於今年5月份上線,主打1-3分鐘的PGC橫屏短視頻。

新产品四连发,猛攻短视频:社交之王腾讯也开始焦虑了?

產品扎堆猛攻短視頻

其實總結來說,騰訊前前後後推出的短視頻產品共有十多款,包括火鍋視頻、Yoo視頻、好看視頻等,即便是擁有日活上億的兩款社交軟件,也沒能夠讓騰訊孵化的這些短視頻應用火起來。

直到今年,騰訊投入最大、資源給予最多的微視的月活才剛剛破億。2019年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短視頻社區產品部總經理周濤表示,“微視活躍創作者同比增長了7倍,並且在今後微視將會繼續降低內容創作的門檻,提高內容質量。”

與騰訊內部的其他短視頻相比,微視的確是一騎絕塵;但與對手抖音、快手相比,微視反響的確也弱了些。有數據表示快手和抖音目前的留存已經達到了80%左右,而微視僅僅只有43%,包括用戶使用時長、瀏覽量等均不如抖音。

要知道其實在短視頻賽道上,騰訊比抖音和快手的出發時間都要早。微視早在2013年便被推出,那時候也是被騰訊內部給予厚望的產品,但後來由於產品方向和變現手段上遲遲摸索不到正確的方式,在競爭層面上也不如美拍等產品,便逐漸被邊緣化。

而如今在抖音被估算信息流廣告超過100億的今天,微視也被騰訊重新重視起來,但各項數目仍然不夠明朗。

本質上是用戶留存時長之爭

不管是抖音、快手亦或是騰訊等各類短視頻,本質上都是內容方面的競爭,都在爭奪用戶的留存時長,但在時間一定的情況下產品上的消費是此消彼長的,用過多的時間停留在抖音上,微視上可消費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騰訊為了穩住自己社交之王的寶座,不得不推出多款短視頻軟件。由於社交需求的多樣性,只要有一款的主打功能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要,對能夠有效搶佔用戶,在短視頻領域迅速搶佔市場。

短視頻社交的根基未穩,微信、QQ卻也面臨著流量日漸下降的危機。在Questmobile發佈的《2019中國移動互聯網秋季大報告》上指出,微信和QQ在10月份的月活程度相比於6月份的半年度報告來說分別下跌了0.48%和1.08%;流量不再繼續增長對騰訊來說是足夠危險的,同樣也會給社交廣告業務帶來一定的衝擊力。

也正因為如此,騰訊才不得不想要突圍短視頻賽道,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就是力求打造一款可以和抖音快手分庭抗禮的短視頻產品,減輕抖音們對騰訊的流量威脅。

不僅是在國內如此,騰訊還將觸角伸向了海外市場,投資了海外版QQ音樂Joox(該產品在馬來西亞、談過等地區排名第一)、印度版本的“愛奇藝”、泰國 Ookbee和印度本土資訊應用軟件NewsDog……海外文娛的投資與騰訊本身的業務有一定的聯繫,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的作用。

4G剛剛興起的時候騰訊在短視頻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刻,騰訊又將做出什麼樣的社交戰略部署來維護自己的流量地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