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隨著近些年砂糖橘、沃柑的大面積擴種,柑橘的種植面積、產量均已超過蘋果,成為我國的第一大水果,每年的出口量也在穩步上升,為國民經濟的提振做出了巨大貢獻。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柑橘屬於亞熱帶常綠果樹,受生態區內氣候環境影響,栽培過程中病害發生較多,目前,國內外已報道的柑橘病害有80多種,例如大家熟知的黃龍病、潰瘍病、瘡痂病等,每年都會對柑橘產業造成巨大影響和損失。其中很多病害,其對柑橘的影響最終都會表現到果實上,或使果實發育受阻、脫落,或使果肉變味、腐爛。今天筆者向大家介紹的這種病害,卻唯獨與眾不同,它不傷果肉,不影響果實發育,只是影響果實外觀,被稱為柑橘的“皮膚病”,這種病就是柑橘白癩病。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癬皮

很多人甚至是種果幾十年的老果農可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確實,作者查閱了許多出版刊物,各種原色圖譜、圖鑑,很少有白癩病的介紹。但是,實際上,白癩病伴隨我們身旁多年,東起福建、浙江,西至四川、廣西、雲南,北含湖北,南到廣東,各大柑橘產區均有白癩病的發生蹤影,無論是寬皮柑橘還是橙、柚,都可發病。

那為何它發生如此廣泛,名氣卻如此不值一提呢?其原因在於,它的為害症狀太普通、太容易與其他病害混淆。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表皮起癬

危害症狀

主要為害果皮,自幼果至成果期均可發病,多在果皮上形成白色點狀、線狀、分枝狀、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扁平或略突出。有時表皮層破裂呈碎屑翹起,酷似癬癲,因此而得名白癩病。僅為害果皮,不為害果肉,也不引起果實腐爛,正因為此而長期被忽視,甚至被誤認為是機械損傷引起的“風傷果”或“葉掃果”。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發病初期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發病中期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發病後期

雖然白癩病不為害果肉,但是,由於感病而引起果實表皮細胞死亡,形成白色點狀、線狀、分枝狀、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湖南、福建、江西等管理粗放的果園,白癩病病果率達到59%-93%,嚴重影響外觀品質。加上近些年消費者對柑橘品質要求的提高,很多果商收購時將此類果實作為殘次果被剔除,因而極大地影響了果農的種植效益。因此,白癩病的防治工作在近兩年也逐漸被果農所重視。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田間發病

病原

白癩病的病原為三種真菌:膠孢刺盤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和柑桔磚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et Pierce),以前兩種活性較高。三種病原真菌均可單一侵染髮病,也可兩兩混合侵染髮病,在果實發育的不同時期侵染,其發病症狀上也略有差異,例如貯藏期果實染病時則產生褐斑症狀。三種病原真菌同時侵染的可能性不大,目前還未有案例。無論是單一種病原侵染還是混合侵染,其發病率都在30%左右。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刺盤孢

田間柑橘花蕾、老葉、幼葉和枝幹皮層是病原越冬的主要場所,以潛伏狀態寄生存在,條件合適時即可侵染果實為害,是白癩病的主要病源。尤其是老葉和枝幹皮層,往往攜帶大量膠孢刺盤孢菌。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花、葉枝均可帶菌

發病規律

白癩病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發病,7月上中旬至9月初盛發。高溫高溼利於發病,大風天氣利於病菌傳播,颱風、暴雨引起的機械損傷利於病菌侵染。不同柑橘品種對白癩病的抗病性有差異,夏橙最易感病。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田間發病

白癩病與其他果面病害的區別

白癩病的白色病斑為扁平或略微不規則凸起狀,病斑可用指甲刮除,病斑刮出後可見綠色皮層。病斑較大時會出現病斑表皮破裂呈碎屑狀翹起,與癖癬極為相似,這是辨別白癩病的最重要特點。機械損傷多為粗糙、凹陷狀平面;薊馬為害症狀則為繞果實成圈狀、集中在果實果蒂附近,不可刮出;灰黴病為害果實則表現為腫脹突起。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防治方法

白癩病的防治,目前還沒有系統的方案,感病的病果也沒有較有效的治療藥劑,提前預防是防治該病的主要措施。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有報道指出,石硫合劑對白癩病的防效能達到60%以上。因此,筆者認為,防治白癩病的關鍵在於清園時控制病原菌基數,做好冬季及花前二次清園工作,可使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代森錳鋅、生物硫磺等藥劑精細噴霧。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對於春梢抽生這一柑橘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可隨防治其他病害時兼防白癩病,並不需要特別防治。

對於果個大、掛果數少、經濟價值高的品種,可選擇套袋預防,該措施對白癩病的防效能達到90%以上。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對於已經發病的果實,零星發病的,可將病斑輕輕刮除,刮除後的果皮基本上與健果沒有差別,刮下的病斑注意帶出果園並燒燬,以免成為新的傳染源。

白癩病,讓柑橘起癬、醜出新高度的“皮膚病”,不傷果肉傷果價

此外,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培養健壯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也是防治白癩病的重要輔助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