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威廉 · 薩默賽特 ·毛姆的長篇小說。這篇小說借用著名印象派繪畫大師高更的傳奇經歷為素材,虛構了查理斯 · 斯特里克蘭這一傳奇人物。

這本書在豆瓣享有8.8分的聲譽。當時此書已經出版引起一時轟動,這本書經久不衰至今100餘年,可見這本書的魅力所在。書中講述的是一位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對藝術著魔後,拋家舍業,趕往巴黎。至此以後就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只為畫畫,最後遠離文明世界去荒島度過餘生的可悲可嘆的故事。

都說毛姆是最會講故事的人,書中只有僅僅幾個重要人物為陪襯,講述了斯特里克蘭的傳奇一生。一個自私自利,對萬物都無所謂態度的人,如何被稱之為藝術家呢?而一個藝術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呢?

男主斯特里克蘭能被稱之為藝術家嗎?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在說斯特里克蘭能不能被稱為藝術家之前,先看看他的一生。

1、40歲的斯特里克蘭為了畫畫,拋妻棄子前往巴黎,只留下一封信作為告別。

2、五年之後在遇見斯特里克蘭,他一直過著食不飽腹,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3、斯特里克蘭生病了,很嚴重。好友施特勒夫執意照顧他,於是勸說妻子布蘭奇一起讓自己照顧他。後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斯特里克蘭和布蘭奇在一起了,一起生活了幾個月。沒多久他便離開了布蘭奇,原來他和她在一起是因為身體和畫畫需要,不需要的時候選擇離開。布蘭奇去世,他再也沒出現過。

4、又過了幾年,在尼克船長那裡聽說斯特里克蘭的事情,原來離開馬賽的他去了大溪地和一個叫艾塔的女子結婚了。在荒島上有了一兒一女,然後得了可怕的麻風病。

5、即使生病的斯特里克蘭也完成了鉅作,一副曠世鉅作。離世後,讓妻子艾塔燒掉了那副畫。之後他名垂青史,之前的畫價值連城。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這就是斯特里克蘭的一生,他的一生一直都圍繞一個思想,奇怪的一生。他在追求什麼呢?起初由一個讓人討厭的傢伙,到最後竟讓人同情起來,這個成長的過程也是生長的過程。

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個人,會想說,怎麼會被稱之為藝術家呢?一直以來他都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父親,甚至作為朋友都讓人討厭。換個角度想,在畫畫這方面,拋開雜念與偏見,即使彌補不了其他的不足,不過也的確可以稱之為一個藝術家。所有的作品都是藝術品,那這個畫家還不是藝術家嗎?那麼藝術家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斯特里克蘭有沒有這些品質呢?

1、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往往具有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

就這一點,斯特里克蘭已經具備了藝術家的潛質了。他在40歲選擇畫畫,而且是必須畫畫,直到生命結束都是為藝術而獻身。可能一直以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追去什麼,可是到了大溪地以後,他的人生在畫畫的路上好像步入正軌了,在田間生活,超然脫俗,沒有那麼多阻擋他畫畫的路,一切又是那麼自然而然。

世間所有存在的理由,都不及自我價值的實現,而斯特里克蘭做到了,真正的藝術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追求怎麼看,當他完成了自己想畫的畫的時候,就是自我實現的體現。那副鉅作在他死後讓妻子燒掉。書中說到對那副畫的描述:

“如果一定要描述,那隻能說也許一個人面對天地初心,混沌初開時,就應該懷著這種喜悅與敬畏之情。這幅畫那種宏大的氣勢逼人,它是肉慾的,又是充滿著飽滿的熱情。與此同時它又叫人心驚肉跳。繪製這幅鉅作的人已經深入到大自然的隱秘中,探索到某種既美麗、又可怕的秘密。這個人知道了人不該知道的事物。他畫出來的是某種最原始令人震駭的東西,是不屬於這個現實世界裡的。”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既美的驚人,又誤會邪惡。不僅讓看到這幅畫的醫生驚呼:“上帝啊,這是天才!”這就是這幅畫的魅力,讓一個醫生脫口而出的驚歎。斯特里克蘭根本不在乎這幅畫會怎麼樣,自己繪製結束了,都已經無所謂了。也應了那句話:滿地都是六便士,而我獨愛月亮。

為藝術獻身的人有很多,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被宋徽宗燒掉後問斬了;梵高世人看起來是個瘋子,其實是一個天才藝術家,他在割掉耳朵給媽媽畫了一幅自畫像後自殺了。

沒有一個藝術家是輕而易舉就成功的,他們對藝術的執著,超出了對生命的熱愛,很多人都是為藝術而生的,所以一生努力中才可以留下流芳百世的作品。斯特里特蘭一生只為畫畫,他不知道他自己的行為也是一件藝術。他創作的藝術品讓人瞠目結舌,為藝術獻身,他做到了,當之不愧的藝術家。

2、藝術家都有卓越的創造力和獨特個性。

01、創造力是指產生新的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而影響創造力的因素有三個:知識、智力、人格。

面對知識:斯特里克蘭在知識面前是相知甚少,從他善於嘲諷別人,說話言談舉止之間可以看出來;面對智力:好像也不是很樂觀,語言表達都不能完整一句話表達出來;面對人格:也不會有人對他的人品豎起大拇指。準確的說創造力在前期有點慘不忍睹,可是經過幾年的的磨鍊,原本笨拙沒有技巧的畫畫手法,有了很大提升,不然也不會有人發出:“上帝啊,這就是天才。”的感嘆!

創造力其實分兩種,一種是先天擁有的,一種是後天創造的。

而天生擁有創造力的很少人擁有,像傷仲永那樣寥寥無幾。而大部分人都是後天和成長相輔相成的,斯特里克蘭顯然屬於後者。擁有創造力是藝術家的保障,創造力是生產力的根源。一個靠後天生長的藝術家,豈不是更讓人可歌可嘆。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02、男主即使沒有卓越創造力,但有自己獨特個性。

△他純粹單一,不摻雜別的東西,追求藝術真性情。

不得不說前期的斯特里克蘭的確是一個讓人討厭的人,對所有一切都不管不顧的態度,事不關己。在他離開家的時候信中的話可以看出:我不會回來了,已經做了這個決定了。你永遠的查理斯 斯特里克蘭。在和好朋友的妻子一起生活後,僅僅幾個月就離開了,目的就是為了畫畫。對於斯特里克蘭來說,只要能讓他畫畫,其他的都是浮雲,不復存在。

△他自私自利,善於譏諷別人,卻也讓人討厭不起來。

作者說藝術最令人感興趣就是藝術家的個性,如果一個藝術家擁有獨特個性,哪怕他有一千個缺點,我也可以原諒。

顯然作者是原諒斯特里克蘭所有的缺點來欣賞他,畢竟他是一個讓人也討厭不起來的傢伙,相反聊天的時候還很有趣。即使斯特里克蘭無法表達完整一句話的缺點,在作者眼裡都是有趣且好玩的。語言有時候更顯得一個人思想純粹稚嫩。舉例感受一下斯特里克蘭的語言有趣之處。

我:“你以為像你這樣年紀的人開始畫還能學得好?大多數人都是從是把所以前就開始畫畫的。”

他:“如果我十八歲開始學,會比現在學的快一點。”

我:“你怎麼會認為你有繪畫才能?”

他:“我必須畫畫。”

......

我:“你這樣做是不是在碰運氣?”

他:“我必須畫畫,你這個傻瓜。”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他的語言雖然簡單,但有種力量和熱誠,在操控他的意志。有些人的個性不一定是行為或者穿著上體現出來,斯特里克蘭就是從語言和性格上體現出來。一個看起來殘酷冷漠的他,其實才是最真實的吧,是充滿能量和純粹的,也是執著和熱忱的。所有的熱情和渴望都是源於熱愛,只是很多人為了生活,而斯特里克蘭是為了畫畫,嚮往明月的執著值得敬佩。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個藝術家的條件斯特里克蘭的確具備了,那麼一個藝術家的自我修養呢?

一個藝術家的修養有一下四點:人生修養、藝術修養、文化修養、情感修養。

人生修養:一個藝術家最基本的修養。藝術修養:一個藝術家最基礎的修養。

文化修養:一個藝術家最起碼的修養。情感修養:一個藝術家最本性的修養。

如果要談藝術家的修養,那客觀地說,他擁有的修養確實沒有那麼合乎其理。對於一個自私自利的、有沒有同理心的人何談人生修養呢?對於一個有拙劣和粗糙手法的畫家,文化修養又佔幾分呢?對於一個對家庭都可以拋棄,對朋友也不管不顧的人,怎麼談情感修養呢?

《月亮與六便士》:淺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家的

好像對藝術修養佔幾分還說的過去,他的心之所向,他的所有好與不好都是為了畫畫,為了實現自我價值。他不是天才,世人對天才也許有不理解,天才對世人也是殘酷的,也是因為這樣,彼此成全了彼此。理想與現實中,他選擇了理想;生活與藝術,他選擇了藝術;一個可以為藝術生死的人,是另一種藝術家的境界。

這本《月亮與六便士》一直以來都是被傳承的經典之作。嚮往月亮的人是不庸俗之人,對藝術執著的人,內心是強大的,敢為藝術而死的人,定是對藝術不會褻瀆之人。如果你問我,斯特里克蘭算藝術家嗎?我會毫不猶豫回答:是!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足夠說明問題,他的一生可稱得上傳奇的藝術。一

心只嚮往月亮的,必定能擁有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