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首先,最最重要的一點,老百姓對好電影抱有很高的期待,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一切都無從談起。一切不把觀眾放在第一位的電影獲獎獎項都不是好的獎項

評價一個電影節好不好有三個標準,一是能否展映足夠多的好電影,二是主競賽單元能否評選出服眾的作品,包括電影人,三是能否通過這個平臺推薦更多的電影新人。

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是由專家來評定?還是由票房來評定?(科普一下: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評選是由工會評選,最佳電影是由所有工會一起投票,6000人來選一部影片,最佳男女主角,就演員工會投,最佳導演,就導演工會投等。獲獎名單也是加密的,必須等到頒獎現場才能打開。所以你說公不公平呢?)

好的電影需不需要表達出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全方位展示中國幾千年悠久歷史中光輝的一面?如電影《赤壁》中置入投壺、蹴鞠、劍舞、書法、繪畫、茶藝、音樂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使人們在觀賞電影的同時也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風貌,對於傳承與弘揚悠久的華夏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中國電影並不只有如紅高粱那樣的貧困可以給外國人和國人自己展示(從紅高粱的走出國門和莫言的諾貝爾獎可以看出西方的文化對包括中國文化在內的外文化抱有很深的敵意,很多國人不自知),中國還有很多優秀的東西可以通過電影展示給外國和國人自己。這些思想需不需要在電影節和獲獎作品中加以引導?

作為中國電影圈的三大獎之一,金雞百花電影節最讓業內覺得不專業的,莫過於流動式頒獎:每年在全國不同的城市舉辦。 也因為電影節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它能引來各中小城市政府的競爭,而每屆組委會,據瞭解,幾乎都能從地方政府手中拿到800-1000萬的高額贊助;而每年的"分豬肉秀",則成為地方政府宣傳模式下的必然。早幾年前有一篇報道中提出:長沙沿線某市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向中國影協繳納了不菲的費用,達數百萬。

11.19,金雞百花電影節即將開幕,娛樂圈的眾位明星又要開始參加各種各樣的頒獎典禮,電影節、電視節、音樂節。一天一個,每天都聽到有人獲獎,但這些獎項有分量嗎?有多少是觀眾真正喜愛的或者真正的有價值的作品。

中國有多少個電影節?中國的電影獎項有哪些?

相較於電視劇演員,電影演員更受歡迎,走向國際的可能性呢更大。所以電影節的頒獎典禮特別多,電影的獎項特別多。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

首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農曆雞年)5月舉行,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從第一屆開始金雞就有產“雙黃蛋”的傳統,最佳故事片有8屆是“雙黃蛋”甚至“三黃蛋”,可以說舉世罕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時有增減),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獎品為金雞雕像。

2、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 大眾電影 》雜誌編輯部主辦,由群眾投票評選。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有11.7萬人參加評選;第二屆(1963)增至18萬多人。1980 年舉辦了第三屆,有70多萬人參加評選。此後每年舉行一次。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誌社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群眾性評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群眾獎”。

百花獎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獎盃為: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華表獎又被稱為政府獎。其獎盃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其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

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併舉辦,2005年後正式改為兩年一屆,與中國長春電影節隔年舉辦,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本屆華表獎共設立17個獎項: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戲曲片獎、優秀紀錄片獎、優秀科教片獎、優秀美術片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優秀電視電影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數字電影獎、外國影片優秀譯製獎、優秀電影歌曲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女演員獎、電影新人獎、優秀出品人獎和市場開拓獎。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4、臺灣電影金馬獎

臺灣電影金馬獎是臺灣地區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2016年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將在臺北舉行。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5、香港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爛大街的中國電影節 何時能評出有權威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

中國的國際電影節有哪些?

1、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

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文化廣影視集團國際大型活動辦公室承辦。電影節在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

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

2、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是經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由廣東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永久性的國家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每兩年一屆,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首屆於1994年6月在珠海市舉行。

中國珠海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臺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範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3、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

4、北京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2008年,其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是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北京市政府主辦的電影節。

5、金雞百花電影節

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由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一年一屆國際性影展。每年一屆,為期4天。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被外界譽為“中國奧斯卡”。同時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