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大家好咱們又見面了,其實我最喜歡品嚐各地的美食,出去旅遊的時候吃當地美食是我必須要做到,每到一個城市你都會發現,每個地方都額特色和口味都不同。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甚至還有一些你不能理解的美食!就比如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鎮江三怪”。自古以來著名的城市同樣出美食,江蘇鎮江也不例外,在鎮江關於“三怪”有這麼一個順口溜:“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鎮江三怪從上面的順口溜不難想象出“三怪”就是:醋、餚肉和鍋蓋面。其中兩怪是美食,沒吃過都不算地道鎮江人。當小編第一次給朋友說起鎮江三怪有一個怪是“鍋蓋面”的時候,朋友還笑了好半天(臉黑)。可能不知道的朋友會問了,那豈不是用鍋蓋煮麵?對的你沒有想錯,就是用鍋蓋煮麵。咱們一起來看看這鎮江三怪是怎麼一個怪法吧。

第一怪“香醋擺不壞”

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這第一怪是鎮江的香醋,其實就是放很長時間都不會壞的意思,我感覺這一怪還是比較正常的。香醋是鎮江三怪之首,它色香味俱全,味道香而微甜,酸而不澀,存放時間長的特點。鎮江的香醋是時間越長味道越香。

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在鎮江如今還流傳著關於香醋的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之前杜康發明了釀酒術,他後來聽說鎮江的水特別的好,就搬到了鎮江。從此就在這裡開了一家小店,一邊釀酒一邊賣酒。當時杜康有一個叫黑塔,他從小就力大無窮,所以家裡的重活都是他來幹。起初黑塔不知道酒糟是幹什麼用的。便把它放進了大缸裡,然後就倒水進去。20多天以後,滿屋飄香杜康和他的兒子黑塔都很納悶,在房間裡找來找去,最後走到大缸前,原來是酒糟變成了香而酸的調味漿。黑塔還給他起了個名字叫醋。當然醋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到這裡遊玩的朋友可以帶些回去!

第二怪“餚肉不當菜”

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這第二怪是鎮江的餚肉,在當地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水晶餚肉,它可是鎮江的名菜。它也是相當有歷史的。

相傳在300多年以前,鎮江有一對夫婦開酒店。有一天老闆老闆買了幾個豬蹄子,準備過幾天再吃,但怕壞掉,於是就用食鹽把豬蹄醃製起來。當時他卻把硝誤當作食鹽來用了,知道第二天才知道,便打開罐子來看,一看豬蹄並沒有變質,反倒是肉筋更加結實了,衍射紅潤,蹄皮

呈白色。取出豬蹄為了去除硝味,他連續泡了好幾天,然後再加工之後便成了今天的餚肉。

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餚肉雖然是一道涼菜,但精肉緋紅,雖涼但酥嫩易化,吃了不塞牙。還有為什麼餚肉不當菜呢?那是因為以前,鎮江人吃餚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薑絲,將餚肉蘸著香醋薑絲吃。所以有“不當菜”之說。將做好的餚肉一片一片的切開,然後蘸著裝有(辣椒油、大蒜、醋等等)的調料來吃。

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第三怪“面鍋裡面煮鍋蓋”

這道美食就是我上面說的讓我朋友笑了好半天的美食。很多人其實都會問,面鍋裡面放上鍋蓋,然後再煮麵條那能吃嗎?小編來告訴你,能吃,不僅能吃還特別的好吃。鍋蓋面選用的麵條是“跳面”,這種麵條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鍋蓋面早在清朝就已經出現,但這個叫法確只有短短的幾十年。

江蘇鎮江有三怪:香醋、餚肉、鍋蓋面,都吃過才算是地道鎮江人

在鎮江鍋蓋面是當地人的最愛,鍋蓋面其實就是用大鍋下面,上面蓋上小鍋蓋,小鍋蓋是在上面漂浮著的。這樣下出來的面很近到,還好吃。其實鍋蓋面就是一種煮麵的方法。其實小編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煮麵非要用鍋蓋呢?

鍋蓋面的做法:麵條200克、蝦籽適量、醬油適量、味精適量、白糖少許、豬油(板油)適量。

1.首先將鍋中倒入清水,加入蝦籽煮沸,幾分鐘之後加入白糖,融化之後倒入醬油。倒入碗中冷卻。

2.鍋中再次倒入清水燒開,下入麵條,蓋上小鍋蓋子,然後放入醬油、豬油、香油再放入青菜和味精。煮好之後將面撈入碗中,倒入麵湯即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鎮江三怪,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有更多的美食小吃等你去發現。您家鄉有哪些特色美食小吃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我是萌蒂小編愛美食、愛生活!咱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