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磨合時,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新車磨合時,儘量別跑高速!在磨合期後,再去拉拉高速!

新車磨合時,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什麼是汽車磨合期?

汽車磨合期是指新車或經大修的汽車的初運行階段,一般為1000~2500公里。新車的磨合不單指發動機的磨合,而是包括髮動機在內的動力系統、傳動系統、行駛系統、制動系統等所有部件的整車磨合。汽車需要經過合理而適當的磨合以後,才能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為什麼汽車需要磨合?

雖然,現在的汽車製造加工工藝與技術已經很高了,並且部分廠家的車型出廠前確實也進行過“冷磨”,但是這並不代表汽車已經不需要路上的磨合。如果你從新車一落地時就野蠻駕駛,在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出現故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零部件的早期損壞都是沒有磨合而引起的。因此,為穩妥起見,車主還是應該按照保守方法進行新車的磨合,這對於延長汽車使用壽命和提高汽車整體性能,都有很大的幫助。

新車磨合時,到底要不要跑高速?

為什麼新車磨合期後要拉高速的?

新車剛買回來後,正處於磨合期,駕駛人在這個時期都會非常愛惜汽車,駕駛時也會小心謹慎,一般不會以很高的車速行駛。這樣做,雖然有利於避免發動機受到傷害,但是發動機經常都在低轉速區運行,工作溫度不是很高,燃油在燃燒時的溫度自然也不是很高,因此會造成不完全燃燒,時間長了就導致燃燒室內的積炭也多了,這樣也就更加影響燃油的燃燒了。所以說,在磨合期後,駕駛人就應該讓汽車跑一跑高速,讓發動機在高轉速下運行,把積炭“燒掉”,從而改善發動機的動力性能。

如何拉高速?

1)拉高速時,慢慢嘗試。拉高速時,拉多高呢?這要根據自己的車技和路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慢慢嘗試。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以多高的車速行駛才叫拉高速。

2)多跑高速,清理積炭。

在平時行車的時候,能跑高速時就儘量跑跑高速,這樣可以清理積炭,不要讓發動機總處於低轉速下運行。

3)跑過高速,無需再拉。在汽車的磨合期內,如果跑過高速,那麼在磨合期後你就沒有必要再去拉高速了。

新車初駛要注意什麼?

許多車主都明白,新車買回來第一步就要面臨著磨合期,新車磨合期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汽車以後的使用狀況。

1)中速低速,嚴禁高速。初駛階段的車速,國產車規定為40~70公里/小時,進口車一般規定為80~100公里/小時。新車初駛期內,嚴禁車速超過上述規定。實際行車時,要注意觀察發動機轉速錶和車速表,使發動機轉速和車速都在中速下工作。

2)限制載重,嚴禁滿載。新車在初駛期內,嚴禁滿載或超載運行。一般在規定內,國產車的載負量不超過額定載負量的75%~80%,進口車載負量不超過額定載負量的90%。

3)短途行駛,嚴禁長途。新車如果跑長途,發動機連續工作時間較長,容易出現超負荷運行,從而使機械負荷增加,機件磨損加劇。因此,新車還是儘量別跑長途為好。

4)起步1檔,及時換檔。新車起步應用1檔,以減輕發動機負荷。行駛中,應及時換檔,不能高速低檔或低速高檔行駛,也不要長時間使用一個檔位,這樣才能讓車輛在初駛期內使變速器各檔齒輪得到良好而均勻的磨合,同時避免增加發動機的負荷。

5)均勻減速,不急制動。緊急制動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動系統受到衝擊,而且加大了底盤和發動機的衝擊負荷,所以新車在初駛期內應避免使用緊急制動。如果確有突發情況需要緊急制動時,要儘量先踏下離合器踏板,以減少對發動機及傳動系統的衝擊。

6)操作規程,嚴格遵守。車輛初駛期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先預熱再起動,起動後原地升溫,等冷卻液達到起步溫度(約40~60℃)後再起步;行車時注意選擇良好路面,保持中速行駛,儘量避免急加速、急制動及長時間連續制動;嚴格控制加速踏板行程,並輕柔操作;隨時注意發動機的溫度和聲音,也隨時注意變速器、後橋、輪轂的工作溫度。

7)使用油料,符合規定。新車使用的機油和燃油,應嚴格符合廠家規定的標號並按要求使用。

8)新車磨合,別做他用。新車在磨合期內,最好別做他用,如擔任教練車,這樣對新車是種致命的摧殘,直接影響到汽車以後的駕駛性能,貽害無窮。

9)日常維護,經常檢查。新車日常維護要做到經常檢查、緊固各部外露螺栓、螺母,注意各總成運行中的聲響和溫度變化,及時進行調整。磨合期完成後,一定要到定點的維修服務站嚴格按要求和規範進行一次徹底的維護。

10)磨合期內,不可極端。凡事不可過於極端,磨合期的“輕拿輕放”固然很重要,但也沒必要因噎廢食。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應以各個檔位從低速至高轉速往復運轉一段時間,但轉速不能超過5000轉/分,而且各檔位的各轉速都要用到,這樣可以更好地磨合變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