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自坦克誕生以來,火力與裝甲這兩個矛與盾就在不斷較量。隨著反坦克火箭彈、反坦克導彈等先進彈藥的不斷湧現,其破甲厚度從以往幾百毫米,快速上漲到上前毫米,裝甲這種被動防禦手段漸漸顯得力不從心起來。面對這種情況,不少國家開始為坦克裝甲車輛研製主動防禦系統,以提高它們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所謂的主動防禦系統,是指通過探測裝置獲得來襲彈藥的運動特徵,然後通過計算機控制對抗裝置,使來襲彈藥無法直接命中被防護目標的系統。目前,大多數主動防禦系統都屬於攔截型主動防禦系統,即通過發射攔截彈藥(拋射攔截彈丸或發射攔截火箭)等硬殺傷手段,摧毀來襲彈藥,使其無法對坦克裝甲車輛造成傷害。未來也可能採用高能激光直接燒燬來襲彈藥,從而達到攔截目的。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安裝"鶇"式主動防禦系統的T-55AD坦克

世界上第一種主動防禦系統是由蘇聯研發的,系統代號被稱作"鶇"。 "鶇"式主動防禦系統最早安裝於T-55AD坦克上,該系統由多普勒搜索雷達、火控計算機、107毫米攔截彈藥等裝置組成。每套"鶇"式主動防禦系統有8枚攔截彈藥,可在距離坦克7米範圍內將來襲彈藥攔截並摧毀。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上裝備的"霞石"主動防禦系統

不過,"鶇"式主動攔截系統的弊病也不少,比如攔截單數量太少、價格高昂,最關鍵的是,它只能為坦克正面提供弧度為60度的防護區,對於側後方來襲的彈藥根本無能為力。在汲取了"鶇"式主動防禦系統的經驗與教訓後,俄羅斯又研發了第二代的"競技場"主動防禦系統,以及第三代的"霞石"主動防禦系統。這兩套主動防禦系統分別安裝在T-90主站坦克和最新的T-14"阿瑪塔"主站坦克上,鑑於篇幅有限,這裡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安裝"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的"梅卡瓦4"主站坦克和重型步兵戰車

如果說蘇俄是因為有龐大的裝甲集群,所以重視主動防禦系統的研製,那麼下面這個國家則恰恰相反。由於人口太過金貴,尤其是像裝甲兵這種技術性兵種更是"稀缺物種",為了減少相關人才的損失,所以下大力氣研發了主動防禦系統,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研發。該系統利用先進的探測雷達,發現並跟蹤來襲彈藥,並指揮攔截系統對來襲彈藥進行硬殺傷。據以色列方面稱,"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可為坦克提供一個半球狀的"防護罩",使其免遭反坦克武器的打擊。除以色列外,美國陸軍也訂購了數十套"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從這點看來,該主動防禦系統的確有不少可取的地方,否則也入不了美國軍方的法眼。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日本研發的主動防禦系統示意圖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主動攔截系統所使用的攔截彈結構剖面圖

與蘇俄、以色列等國相比,日本在主動防禦系統的研製方面可以說是一個新手。日前,日本防衛省下屬的裝備發展部,對外公開展示了主動防禦系統的研製進展。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在火箭彈或反坦克導彈靠近車體時,攔截彈會提前爆炸並形成密集的金屬粉末,從而引爆來襲彈藥,從而達到主動防禦的效果。雖然該系統目前絕大多數效能只能以PPT的形式體現,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日本在研發主動防禦系統方面也是下了一番決心和努力的。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GL-5型主動防禦系統攔截來襲彈藥的慢動作

寫道這裡,相信有不少人會問,我國在主動防禦系統領域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呢?2017年8月16日,在內蒙古舉行的"裝甲與反裝甲日"活動中,國產GL-5型主動防禦系統當眾進行了公開展示。儘管這是中國首次展示該類系統,但從展示的效果看,GL-5型主動防禦系統的起點相當高,而且攔截效果非常好,其技術足以躋身世界同類產品前列。據介紹,GL5型主動防禦系統由探測器、攔截彈等部件組成。可在100米距離內自動探測和識別來襲彈藥,並在10米範圍內對來襲目標實施攔截。

坦克如何應對攻擊?除了靠“皮糙肉厚”硬挨,還有主動防禦體系

GL-5型主動防禦系統所裝備的雷達和攔截彈

作為我國首次公開展示的主動防禦系統,GL-5與其他同類相比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比如GL-5的試裝性較強,可以安裝在各種類型的坦克裝甲車輛上。而且GL-5的攔截彈數量較為充沛,總共有12枚,可多次攔截各種來襲的反坦克武器,大幅度提高車輛的戰場生存能力。從中不難看出,我國的主動防禦系統雖然公開較晚,但在技術及實際應用效果等方面,並不亞於世界先進產品,某些方面還有所領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