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用機器人:皮糙肉厚,威猛耐用

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二軍事強國,擁有不少黑科技。當前,由於經濟水平和綜合實力相對美國差距較大,加上人口下降,兵源不足,俄羅斯將軍事實力增長點放在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領域。國防部長紹伊古近來表示,俄正加緊進行軍用機器人的研發、列裝工作,預計今年內戰鬥機器人可投入量產;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則稱,俄軍正通過人工智能裝備“發展非核手段戰略威懾力量”;普京也曾多次表達對軍用機器人的重視。

俄羅斯軍用機器人:皮糙肉厚,威猛耐用

據相關專家介紹,俄軍目前正使用數十套地面和水下機器人技術系統,以及數百架無人機。而這遠不是全部,俄軍試圖以此為契機,作為人工智能軍事化進程的引擎。

俄軍軍用機器人數量和規模上雖然不能與美軍抗衡,但同樣涵蓋全面。無人機方面,包括有擔任偵察、指揮和通信中繼任務的“石榴-4”、“超光速粒子”近程無人機,“海鷹-10”“前哨”等中型無人機,以及正在研發的“獵戶座-Y”遠程高速無人機。“視界-600”等自主式無人潛航器已在海軍服役其代號“美女-K”的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其航程達到洲際水平,航速超過現役艦艇數倍,其實就是核動力的無人潛艇。陸上機器人則包括偵查打擊機器人、三防偵察機器人和放射物質偵察與運輸機器人。另外還有排雷機器人、重型履帶式多功能裝甲機器人和保障空降作戰的多功能機器人等正在研發之中。

俄羅斯軍用機器人:皮糙肉厚,威猛耐用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機作戰方面是美國領先,而在陸地軍用機器人的實戰方面,卻是俄羅斯佔了起手。七年來炮火連天的敘利亞戰場,使得俄羅斯損耗不少兵力,同時也提供了絕佳的練兵機會,這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作戰平臺的全面應用。

在2015年,俄羅斯軍隊向某區域盤踞的200名武裝分子發動了一次進攻。這次進攻,主力就是由“機器人軍團”擔負的。其中,“仙女座”-D自動化指揮平臺和數據鏈系統進行作戰的協調,參加戰鬥的則包括總共不超過10臺“平臺”-M地面作戰機器人和“阿爾戈”機器人,另有3輛“洋槐”自動火炮和3架無人機。

俄羅斯軍用機器人:皮糙肉厚,威猛耐用

戰鬥中,俄軍先派出無人機升空檢測戰場情報,由自動火炮進行火力準備。在火力準備的同時,機器人的操作員根據情報,操作戰鬥機器人抵近武裝分子據點100~120米,使用機槍和反坦克導彈進行攻擊,如果遇上硬骨頭,則根據無人機和機器人的情報,用重型自行火炮拔出釘子。敘利亞政府軍的步兵則在戰鬥機器人身後150~200米的安全距離上,對殘餘的武裝分子進行清掃。對於武裝分子而言,看著龐大的戰車機器人毫無畏懼一路衝到眼前,還伴隨著定點清除的重型火力,這是很令人震撼崩潰的。這種先進戰術使得俄敘聯軍僅僅20分鐘就殲滅70名武裝分子,而己方只有三四人受傷。剩餘的武裝分子很快狼狽而逃。

俄羅斯軍用機器人:皮糙肉厚,威猛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