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天氣之子》上映近兩週了。

如新海誠所願,再次成為爭議之作。

只不過這一次,差評比想象中,來得更猛烈一些。

主要集中在3個點。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真是受夠了這種少年中二的戲碼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新海誠再次證明自己敘事能力為零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為一人犧牲全東京的價值觀真是醉了……

前兩個,還算符合他一貫的特點。

最後一個,卻與他之前的表現相差甚遠。

是什麼促使他做出了這樣的改變?

或者是,他另有深意?

本著求真務實的原則,南北重溫了他所有的作品、翻遍全網能找到的所有訪談,企圖還原一個真實的新海誠。

然後發現——

該有的短板的確存在,但他也不像你想象的那麼膚淺。

透過重重作品、訪談走來的,

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探索者新海誠。

看完這篇,也許你會對他有一些新的理解。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01 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我們常說,年少時經歷過的事,可能會改變人的一生。

對於新海誠來說,也一樣。

新海誠從小在日本的長野縣出生長大。

那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周圍有山有谷,光線明暗分明。

空氣很新鮮,星空也很美。

年幼的他經常在那兒看山、看雲、看星星,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

每次想到少年時代,腦中想起的總是這樣的畫面——自己身處非常廣闊的一片天地,一眼望去,漫無邊際,目之所及,幾乎沒有幾個人。大概就是在這種人煙非常稀少的地方生長,讓我變成了一個寂寞的、不安的、憂傷的人。

憂傷的新海誠對現實中美景著了迷,卻總是感覺被排除在這些美景之外。

於是,“畫下來”成了留住美景的唯一方式。

按照對家鄉的記憶,將畫面視覺的透明度調的很高,空氣也閃閃發亮。

慢慢這種形式沉澱下來,形成了日後的“壁紙狂魔”。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不光年少時的景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年少時看的書,也在生活中生根發芽。

村上春樹,他尤其欣賞。

我個人來說,更喜歡他初期的作品。他的一個特徵在於非常注重有可能會發生,但終究沒有發生的一些事情、情節或是情緒,我很喜歡。

一語成讖。

這句話,幾乎成了他所有作品的底色。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秒五》最後,沒能在一起的貴樹和明理

而最終決定新海誠到底是誰的,是他所處的社會。

人們總將他與宮崎駿相提並論,他卻覺得毫無必要。

災難、拯救世界,這是屬於宮崎駿年代的故事。宮崎駿生於1941年,那是被稱為“60年安保世代”的一代人——世界大戰、廣島原子彈轟炸、戰後重建……在這樣的時代下,他們熱衷於學生運動,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社會和國家。

到了新海誠這一代,宮崎駿動畫裡的那些戰爭與拯救,只需在屏幕前看著就好了。“團塊青年世代”成了他們的標籤:自出生起便享受著和平與富足,無需操心民族危亡國家興衰。大部分時候,以興趣為紐帶,選擇小規模的抱團取暖。

這也許,就是新海誠常被吐槽,“只關風花雪月,難登大雅之堂”的根源。

所處時代的不同,決定了新海誠的主題永遠是個人情愛,而不是宮崎駿般拯救世界的大愛。

格局小?也許吧。

但你也許無法否認,有些動畫確實只有新海誠做得出來。

一個明確的自我,一份獨特的使命,

正是一個創作者,最重要的特質。

02 共鳴,是他最大的殺器

畢業後的新海誠,沒有繼承他老爸的建築公司,而是徑直去了當時最大的動畫公司Falcom(《伊蘇》、《軌跡》系列),做美工、宣傳等。

在那裡,他學到了讓他一生受益無窮的技能——用戶思維

(電影和遊戲)從技術上來說兩者幾乎是相同的,但是在遊戲公司的經歷讓我明白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優先考慮用戶、而不是自己的創作。因為創作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願意出錢買作品的用戶。

強烈的用戶導向,讓他始終將將觀眾的感受和反饋放在第一位。

這就催生了他獨一無二的特質:追求極致的情感共鳴。

這種共鳴,體現在各個方面。

他所鍾愛的畫面質感,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每一部作品,新海誠都堅持實景拍攝,再用3D渲染等技術,使畫面呈現出真實、又高於真實的美感。

因為他相信:

“世界的存在感可以通過這樣的調整得到很大的改變”

為了讓這些人物更具真實感,所以需要畫出更有真實感的背景。這樣一來可以讓觀眾產生自己成了登場人物的帶入感,讓這部電影成為容易融入感情的作品,讓他們覺得是屬於自己的故事。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不只是場景趨於真實,連角色都要創造成“從實景中走出來”的亞子。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效果就像這樣……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是不是有種2D秒變3D的感覺?彷彿人物突然活了過來。

就連細節,他也不放過。

有多少人發現,《你的名字》中三葉的髮帶,其實是有花紋的?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所以…為什麼他的動畫看上去質感不同?

因為上帝,正是存在於細節中啊。

在人設上,新海誠也極力營造出“鄰家少年”的感覺,他們會被解僱、會吞下女孩的口嚼酒,就像小學時的男孩,會偷舔暗戀女生的豎笛。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音樂方面,從《你的名字。》開始與日本知名樂隊RADWIMPS合作,野田洋次郎極富少年感的聲音,

讓每一段音樂都像我們從心底發出的嘶吼。

而熟悉他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主題,永遠是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

因為他相信,只有日常發生過的事,才能引起我們最大的共鳴。

創作作品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要展現這樣的生活?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子。日常生活不像宮崎峻的作品裡那樣,每天都要去冒險、打仗、拯救世界。我所看到的生活,只有去便利店買東西、或者擠列車時不小心跟旁邊的人有幾句口角,雖然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們內心的情緒起伏和那些戰爭以及拯救世界是一樣的。

《她和她的貓》,真·單身鏟屎官·生活寫照。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當年看《秒速五釐米》被異地戀虐哭的你,是不是現在想起,心中仍隱隱作痛?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看似創造了一個新宇宙,內核卻仍是我們年少時的戀愛、友情、和約定。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畫面、人設、音樂、主題……配以大量篇幅的內心獨白、深入挖掘的情感共鳴。

這些合力,似乎很容易就營造出這樣的效果:

“你是不是偷看了我年少時的日記?”

就像導演巖井俊二評價的那樣:

新海誠描繪的世界,彷彿是日本年輕人內心風景的真實寫照。沉浸於漫畫和動畫作品中主人公的世界、俊男美女的愛情故事中,對這些虛構的情節產生同感和共鳴、彷彿身臨其境。用動畫的筆觸和語言描繪現代生活的畫家、詩人。這就是我認識的新海誠。

極致簡單的劇情,照著用戶的情緒共鳴“窮追猛打”的路線,

成為新海誠屢戰屢勝的王牌。

我們提到他,便會說:

“哦,是那個還原了我少年時代的新海誠。”

03 為什麼是少年?

剛剛提到的用戶思維,還有個值得推敲的點。

對於新海誠而言,為何將他的用戶群定位於少年?

因為在他的心目中,動畫電影本身就是為年輕人而存在的。

年輕人總會有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困惑,還在尋找存在的意義。在這個階段,動畫電影多少能給他們勇氣,讓他們相信未來的無限可能……對於不需要被拯救的人來說,我的動畫或者沒什麼必要。但對十五歲的我來說,《言葉之庭》肯定能夠拯救我。

拯救,成了他作品的關鍵詞。

抱著這份“拯救少年”的念想,新海誠開始不遺餘力地在作品中,傳遞他的溫暖。

《他與她的貓》中,看似貓單戀著他的主人,主人孤獨的對抗著這個世界。

但最後,他們同時肯定的說出,“或許我們都應該,喜歡這個世界”。

——世界是美好的,即使充滿悲傷和淚水,也請睜開你的雙眼。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星之聲》裡,美加子終因燃料耗盡,在宇宙間漂泊。

但他不知道的是,升早已為了見他一面,獨自踏上未知的旅程。

——少年你儘管勇敢,總有一人值得你所有的流浪。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秒速五釐米》中,貴樹和明理最終沒能扛過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錯過了彼此。

但在平交道打開的那一剎那,貴樹沒有停留,而是繼續向前。

——那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還有未知的明天,等待你來開啟。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之後的作品,新海誠更是逐漸放飛自我……

從《言葉之庭》,那對師生歇斯底里的互訴衷腸,

到《你的名字》,瀧和三葉在8年的擦肩而過後,轉身叫住了彼此。

再到《天氣之子》中那個“自私又任性”的價值觀……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傾倒,我要給你懷抱。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在電影中獲得了勇氣,也許下次也能把那些讓自己透不過氣來的東西,說出來吧。

不止是少年,成年人也適用——

正是因為現實中做不到,才要在動畫裡犯一次中二病。

如果現在中的你,社畜、弱小,遇到意難平的事,嘴角只能泛起苦笑,

那麼至少在動畫裡,嘶吼、吶喊,堅持自己真正想堅持的。

他不會讓你丟了工作,或是得罪不該得罪的人。

他只是給你一個空間,做一次真正的自己。

因為……

拯救動畫裡虛擬的世界並非他所願,

拯救現實中的人,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他成功了嗎?

你看他說出這番話時,B站歎為觀止的,刷屏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04 還是不夠商業化

傳遞情感,拯救更多的少年,是他的初心。然而總是事與願違。

我們時常體會不到“治癒”,只能體會到“致鬱”。

(《秒五》最後感到被虐,而不是釋懷的請舉手)

我們也體會不到“拯救”,反而陷入迷之價值觀嗤之以鼻。

他的初心,更多通過訪談、而不是作品體現出來。

——因為他始終無法將自己想表達的,以一種別人都能聽得懂的方式講出來。

新海誠也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

尤其是像《秒速5釐米》和《追逐繁星的孩子》這兩部作品,自己想表達的信息或者自己想要傳達的情緒,和觀眾實際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差距,這一點讓我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簡單來說,就是敘事有問題。

這也是《天氣之子》被大家抨擊最多的點。

再美的畫面、再契合的音樂、再好的初心,都無法掩蓋這一硬傷。

縱觀新海誠近年來所有作品,不難看出“一成一敗”的趨勢(《你的名字》是唯一例外)。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這對我是痛苦的體驗,我是自主製作出身,沒有跟隨動畫製作公司學習的經驗,所以只是憑著自己的感覺製作作品。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中第一次和專業的動畫人合作,很多專有名詞不懂,並且處處都有商業上的時間節點。好比從完全自我的事情,突然進入到一個未知的世界,這種恐懼感讓我更加努力。

《追星的孩子們》我學習了創作故事的方法,也加入了一些新元素,但是差評還是多一些。

這讓不算死忠粉的南北,品出了一絲心疼的情緒——

他一直在探索,進行商業化嘗試、將共鳴帶給更多的人,

卻始終不曾學到商業敘事的精髓。

坦白說,新海誠並非缺乏商業邏輯。

就如前文所說,他有極強的用戶思維。

《你的名字。》中,選擇田中將賀也是因為他代表著現代年輕人的喜歡標準。

他會追熱點,逼著自己快速製作一個作品,只為趕上社會的潮流。

這個社會的轉移是很快的,你拍一個動畫片,過兩三年社會都變了,那麼現在拍的東西還能不能迎合兩三年後的觀眾,它實際上是不確定的。我做動畫不可能像畫漫畫那樣,指望每週、每月畫一集,我希望是能夠儘快推出,這樣最好。

平均2-3年一部作品的節奏,也遠遠小於好萊塢動畫4-5年的週期。

甚至,他還會根據用戶不同時期的情緒,調整作品的基調和內容。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比如《秒速五釐米》是2007年創作的,那時候的人們更喜歡結局不完美的作品。

但到了2011年地震之後,人們不再希望看到悲傷結局的電影,而是想帶著愉快的心情離開電影院。

(所以看了《星之聲》、《秒五》之後鬱悶的同學們,刀片可以收起來了,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啊!)

然而這些,只是迎合用戶的要點,對於內容的敘事邏輯,本質上沒有太大幫助。

而對於商業敘事本身來說,他是怎麼理解的呢?

我一直都有商業性上的考慮,並不想做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只是這次《你的名字》除了單純的快樂和悲傷,加入了更多喜怒哀樂,想通過這個電影刺激到觀眾所有的情感。

《你的名字。》被公認為新海誠第一部成功駕馭的長篇敘事,但他卻覺得,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添加了更豐富的情緒,刺激到了觀眾所有的情感。

換句話說,《你的名字。》的勝利,仍然是“情緒”的勝利。

觀眾的觀影感受我在腦中還有創作中都會進行充分的模擬考慮,要讓觀眾不會感到無聊,即便是看不懂眼前的劇情也會對作品本身抱有興趣。我並不是採用超越創作者本分的製作方法,而是考慮如何傳達怎樣把情感傳達給觀眾。

言下之意,只要情感傳遞到了,敘事什麼,根本無所謂的。

恕我直言,這就是新海誠最大的問題——他根本不認為自己的敘事有問題。

甚至,從根本上否定了敘事的重要性。

但恰恰,共情的基礎,是合理的故事。

高級的共情,正是觀眾理解劇情、情緒到位後的自然聯想,

而不是導演刻意的強行點題。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被詬病為煽情的“跑鐵軌”戲碼

他把情緒的共鳴等同於敘事,殊不知靠情緒支撐全作,僅適用於情節簡單的短片,在大製作裡照搬同樣的思路,只會捉襟見肘。

因為短片劇情簡單,觀眾直接跨越了“理解”的步驟,進入“共情”環節。

但在大型作品中,想要達到共情,首當其中應該學會的,不就是如何好好講一個故事麼?

所以,真的求求你了新海誠,請把在畫質上鑽研的熱情,稍微轉移一分到編劇上。

在你不熟悉的領域,多向專業人士取經。

找準自己的短板對症下藥,才能實現穩定的輝煌。

真的還想再感受一次,你的驚豔之作啊。

我們還是小看了新海誠

寫到這裡南北真是有點情緒激動了。

眼看還挺欣賞的創作者陷入困境,想幫他又不知從何幫起。

無奈、著急,又心酸。

但,話說回來。

新海誠並不是沒有交出過令人滿意的答卷。

《你的名字。》就證明,一個會講故事的新海誠,會有多可怕。

它也點燃了南北的一絲希望——

所有的摸索,都只是過程。

所有的試錯,都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墊腳石。

一個不斷探索,有初心、有特點、還會敘事的新海誠……

會有多偉大?

我依然,拭目以待。



(公共號:南北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