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上世紀80年代末期,任天堂憑藉自家的FC遊戲主機重新打開了受雅達利衝擊的遊戲市場,讓人們對於電子遊戲有了新的認識。雖然任天堂的遊戲機很大程度上影響的是海外的玩家,與我們這邊的關係並不算非常大,但也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從那個時期就有幸接觸到這一源自海外的流行元素,初次對電子遊戲有了概念。而任天堂的如日中天自然也是讓不少其他公司從中看到了商機,也想要從中分取一份收益,而其中擁有這個能力的人,唯有在街機領域如日中天的世嘉。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這段時間,世嘉依靠MD主機可謂是與硬生生的從任天堂的手中搶走了將近一半的遊戲市場,曾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任天堂主打東半球市場、而世嘉則主導西半球市場的局勢。而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如今已經沒有了主機產業,也不再想著與其他廠商搞什麼競爭,專注於軟件的開發與發行,變得格外的謙卑與低調,有的人說是主機產業搞垮了世嘉,也有人說是遊戲《莎木》的高成本低收入使得世嘉入不敷出,其實這些說服並不完全,而非要說的話則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又加上一點運氣不好。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噱頭

就在MD主機佔領半壁江山的那段時間裡,遊戲產業當中也可謂是相當不太平,幾家遊戲公司就好似在進行什麼軍備競賽一般互相攀科技,各式各樣的新奇產品也都層出不窮。家用遊戲迎來了爆發增長期,因此儘快提升主機的性能以及遊戲畫面的表現力才是關鍵中的關鍵。世嘉先後為MD主機推出了兩款外設,一款名為Mega-CD,而另一款名為SEGA 32x,這兩款外設都可以安裝在MD主機上以提升性能,前者可以看作是額外的CD光驅處理單元,而後者則是額外的新處理器模塊。而雖然這兩款外設能提升MD的機能,但卻有著不菲的售價,這麼一套下來的價格不亞於再購買一臺全新的機器,並且面向這兩個外設的新載體遊戲也並沒有多麼吸引人,因此這兩款外設所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慘淡了。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三合一的世嘉MD

嚴格來說,MD辛辛苦苦在西半球掙到的那些錢全都被浪費在了這些沒啥用還買的巨貴的外設身上,可謂是讓世嘉賠了個血本無歸。任天堂可沒有世嘉這般無腦輸出,他們認為錢應該用在刀刃上,而不是這些空賣噱頭的東西,遊戲機的性能怎麼樣是其次,重點還是在於遊戲本身好不好玩。任天堂的新一代遊戲機SFC很快便擁有了趕超世嘉的架勢,而世嘉方面也決定奮力一搏,僅在32X發售後的沒多久便推出了新一代主機世嘉土星(也叫SS)。世嘉土星有著能夠吊打SFC的機能,並且遊戲的品質均十分優秀,諸如在街機上大紅大紫的格鬥遊戲《VR戰士》和競速遊戲《夢遊美國》均在土星主機上有移植版本,雖然畫面稍遜於街機,但也擁有不亞於主機的遊戲體驗。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世嘉土星主機

“299”

正在世嘉土星穩固自家市場的時候,索尼方面可謂是在不經意間加入了這場戰鬥當中,早年間與任天堂的合作關係破裂使得索尼當即決定推出PS主機,雖然在首發時由於遊戲陣容匱乏沒能比過世嘉,但隨著PS主機的名聲傳開,價格與性能表現都優於世嘉,遊戲陣容逐漸豐富,索尼開始厚積薄發奮力追趕,並很快便超越了世嘉。其實PS主機的硬件性能並沒有比土星優秀多少,但土星是一昧的堆砌性能導致主機的架構相當複雜,遊戲的開發難度也就隨之支線上升,導致土星的遊戲作品均沒能很好的發揮出主機的全部性能。而相比之下PS那邊的第一方遊戲居多,且全都是針對PS主機進行深度開發,因此土星被PS趕超似乎只是遲早的事。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世嘉《VR戰士2》

然而上述這些事情,還是在PS和土星尚未進軍歐美市場的時期,歐美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主機玩家群體,其分量自然是不容小覷,任天堂暫時還沒有推出新主機的計劃,也就是說這二者誰能先搶到這塊肥肉,誰就能夠取得這一輪的勝利。在1995年的第一屆E3遊戲展上,世嘉宣佈土星主機北美版售價為399美元,而另一邊的索尼PS則是299美元,二者整整差了一百美元,而那時候的一百美元多具分量各位都是心知肚明,很顯然索尼這把是沒得輸了。不久之後任天堂也是急忙趕上,雖然來得有些稍晚了一些,但其帶來N64主機以及眾多好評如潮的遊戲作品也讓其跟上了新時代的潮流,諸如《塞爾達傳說:時之笛》、《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等神作均是在這個時期誕生,只留下另一邊的世嘉敢怒不敢言。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塞爾達傳說:時之笛》

Dreamcast

土星的失敗讓世嘉損失了不少的經濟,而經過連續的吃癟也讓世嘉意識到了不應該曾別人的熱度,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主機的定位,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而一直以來他們的主機都是以高性能為賣點,那麼幹脆這一次要做就做得徹底一些,直接採用了開源性更好的框架使得遊戲的開發並沒有以往那麼難,並且採用全新的硬件技術讓主機畫面再上升一個世代的水平,而這臺代號名為“妖刀”的主機名為Dreamcast。DC主機上的遊戲陣容簡直能用“豪華”來形容,自家的第一方街機大作均有登錄,並且擁有不輸街機的畫面質量,並且還有街機大神鈴木裕親自操刀的開放世界動作遊戲《莎木》,有了這些加成,怎麼看DC都不會取得太差的成績。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世嘉Dreamcast

事實上,很少有人會說DC主機不行,更不會有人說DC的遊戲不行,但是在索尼的PS2面前,換做是誰都沒有什麼太大的理由選擇DC。其實玩家們對於DC的期望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主機的產量不足,導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遊戲固然優秀,但賣不到機器說什麼都沒用。而索尼方面則正好鑽了DC出貨量低的空子,PS2不僅在性能上優於DC數倍,並且還有多款王道級IP作品推出,結合之前索尼的高人氣,使得玩家們以為DC或許只是世嘉的又一臺過渡產品,過不了多久還是會出新的。沒成想,在PS2來勢洶洶的姿態下,DC已經開始出現疲軟,若非是在歐美地區經常打廣告,否則根本難以為繼。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DC招牌格鬥遊戲之一《死或生2》

尾聲

DC的成績再度不理想一度讓世嘉走向了崩潰的邊緣,最終無奈之下為了維持公司的生計,世嘉決定減員降規模,從此不再參與主機市場的競爭,而專注於軟件的開發,成為一個除街機以外純粹的遊戲開發公司。曾是死對頭的勁敵任天堂也成了世嘉在離開主機競爭之後第一個選擇投靠的對象,相繼將自家的諸多作品均搬上了任系遊戲機,在外人看來多少有些好笑,但這也是世嘉為了生計而不得已而為之。

只為夢想的再延續,是什麼讓當年叱吒風雲的世嘉退出了主機領域?

如今世嘉的看家作《如龍》

如今的世嘉即便是相較於之前也並沒有太過活躍,靠著《如龍》、《全面戰爭》和《足球經理》系列獲取穩定的收益。或許對於世嘉來說,早已是看透了這一行業的明爭暗鬥,自己深深吃過苦在直到這一行究竟有多殘酷,他們不再有什麼奢求,只希望公司能夠繼續穩步的運營下去,畢竟要是連公司都沒了,那還談什麼理想與成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