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羅、宰羊、豐樂、永和的看過來!!

美羅、宰羊、豐樂、永和的看過來!!

美羅鄉

美羅鄉歷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漢民族到此開發。民國30年(1941年)推行新縣制,改聯保為鄉,正式建立美羅鄉,隸屬漢源縣第三區直至解放。1950年3月,鄉域解放,隸屬建制沿舊,轄區內有10保。1951年劃歸石棉縣。1951年3月,將美羅鄉劃分為美羅、宰羊、八牌、安靖4個鄉。1958年10月,美羅鄉同宰羊鄉合併成立美羅人民公社。1959年7月,劃出宰羊原轄區域成立宰羊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恢復鄉建制,改為美羅鄉。是全縣人口大鄉(總人口8459人,全縣最多)、文化之鄉(美羅中學辦學歷史長達百年)、特色農鄉(茶業、水果、蜂蜜等特色農業引領全縣)。2017年,轄方元、獅子、坪頭、山泉、牟家、保衛6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

美羅風光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美羅風光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美羅方元新村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美羅獅子新村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美羅鄉春節舞獅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豐樂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推行新縣制,改聯保為鄉,取“五穀豐收,生活安樂”之意,將大沖聯保改為豐樂鄉,解放前屬漢源縣。1950年3月解放,隸屬及建制沿舊。1951年劃歸石棉縣。1951年3月,豐樂鄉分為安樂鄉和太平鄉。1956年4月,撤太平鄉併入安樂鄉。1958 年10月,成立安樂人民公社。1981年4月,地名普查時為避免在一個地區內公社名稱重名,將安樂公社恢復為豐樂公社。1984年3月,取消人民公社建制,恢復鄉建制,豐樂公社改為豐樂鄉。是“瀑電”石棉庫區移民鄉,是全縣優質枇杷和石斛等中藥材產地。2017年,全鄉轄三星、蠟樹、松樹、田灣、唐家、高橋6個行政村,23個村民小組。

豐樂庫區風光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豐樂集鎮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豐樂鄉黃草種植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宰羊鄉

宰羊之名是因此地有個專門宰殺羊子的土坑而得名,又名紫陽。解放前屬漢源縣美羅鄉,1950年3月解放,隸屬沿舊,1951年劃歸石棉縣。1951年3月,從美羅鄉劃出部分地區建立宰羊鄉。1958年8月,宰羊鄉與美羅鄉合併成立美羅人民公社。1959年8月,從美羅人民公社分出,成立宰羊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恢復鄉建制,改為宰羊鄉。境內黃果柑等特色農業發展較好。2017年,全鄉轄坪陽、馬富、碾子、三明4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

宰羊鄉碾子新村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宰羊鄉坪陽村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永和鄉

永和鄉原名納耳壩,藏語“郎爾罷沙”,意為“白人居住的地方”。又名裕隆場,解放前屬越西縣回隆鄉管轄,是越西縣西路河道七場之一。1950年解放,從回隆鄉劃出建納耳壩鄉,隸屬沿舊,1951年劃歸石棉縣。1951年10月,取其“永遠和平”之意改納耳壩鄉為永和鄉,並劃出部分地區置白馬鄉。1952年8月,撤白馬鄉併入永和鄉。1958年10月,成立永和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恢復鄉建制,改為永和鄉。是“瀑電”石棉庫區移民鄉,核桃、商品蔬菜等特色產業發展良好。2018年,全鄉轄大堡、大林、白馬、玉龍4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

永和鄉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永和鄉白馬新村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今天就到這裡啦!

想看其它鄉鎮請持續關注

更多關注

美罗、宰羊、丰乐、永和的看过来!!

來源/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製作/左旭東

審發/吳欽

@秀美石棉

主辦單位:中共石棉縣委宣傳部承辦單位:石棉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