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可能曾經幫助遠古的生命逃離太陽系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亞伯拉罕·勒佈教授透露,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后,地球上的早期生命可能已經被送進太空,也就是說,小行星可能曾經幫助遠古的生命逃離太陽系。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哈佛大學天文學家亞伯拉罕·勒佈教書寫道:“1957年11月3日,人類通過史波尼克2號(Sputnik 2)發射太空狗萊卡(Laika),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這首次證明人類有能力將生命送出宇宙。但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使地面上的岩石被髮射到太空時,大自然母親早就多次完成了類似的任務。”

在大約20年前,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一顆被命名為ALH84001的火星隕石,它從火星表面噴出後,從未被加熱到40攝氏度(104華氏度)以上。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可能曾經幫助遠古的生命逃離太陽系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有爭議的論文稱,有證據表明,過去在太空岩石內部有外星生命活動跡象。儘管這一說法仍然存在爭議,但這位哈佛大學天文學家相信,這一原則仍然“有效”。這就使得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如果生命在數十億年前曾從火星移民至地球,或許它本就起源於地球。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亞伯拉罕·勒佈教授補充道:“如果是這樣,或許我們都是火星人……考慮到存在這種生物有機體的傳送系統,人們自然會懷疑,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發射之前很久,地球上的生命體可能不僅被髮送到了火星,而且,可能還被送出了太陽系。”大多數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力量太微弱,無法將岩石噴射到地面上並反擊出去,而且,由於其力量實在太微弱,這些岩石也沒有足夠的能量逃離太陽系。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可能曾經幫助遠古的生命逃離太陽系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可能曾經幫助遠古的生命逃離太陽系,但是,太陽系的許多天體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歐特雲(Oort cloud)中度過,歐特雲是一個與太陽鬆散相連的區域,其距離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0萬倍。

而這些天體中的其中一部分,偶而又會以彗星的形式出現,其運行軌道出人意料,使它們接近我們的恆星,在那裡它們會受到太陽系外所有行星的引力影響。從理論上講,那些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在距離地球表面30至60英里(50至100公里)的地方經過時,就有能力從大氣中收集生命。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可能曾經幫助遠古的生命逃離太陽系

雖然最上層的大氣中微生物的丰度受到嚴重的限制,但眾所周知,微生物群落就存在於這樣的高度中。勒佈教授寫道:“在我和我的學生阿米爾·西拉傑共同撰寫的一篇新論文中,我們計算出,在地球的一生中,可能至少有數十次這樣的生命輸出事件。在小行星掠過地球大氣層之前,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也會發生類似的事件……如果在地球歷史上的某些時期,由於大氣湍流或火山活動的加劇,在距離地球表面100公里(60英里)以上的地方存在生命,那麼,這個數字將會增加幾個數量級。”

這樣掠過地球的小行星會以數百萬倍重力加速度捕獲微生物生命——重力加速度將物體束縛在地球上,這位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補充道:“這些生命能挺過這次震盪嗎?絕對有可能!事實證明,這些迷你宇航員比我們最優秀的人類飛行員更適合太空旅行。”諸如枯草芽孢桿菌和秀麗隱杆線蟲的微生物,已經顯示出僅通過小一個數量級的加速度就可以逃離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