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是地球所受到來自外太空最主要的威脅。7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觀測到了一顆編號為2009ES的小行星,據悉,這顆小行星被國際天文學界列為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國際小行星聯測網的信息顯示,2009ES直徑在150米-470米之間,距地球最近約為18.8倍地月距離(地月距離為38萬公里),這兩大指標均屬於“危險分子”範圍。
天文臺首席研究員趙海斌說,這顆小行星的運動速度極快,更為特殊的是,2009ES的軌道與火星軌道距離最近時僅有0.0012個天文單位(18萬公里),極易受到火星引力攝動而發生變軌,可能離地球越來越遠,也可能直接衝向地球。一些毫無徵兆的小行星突襲地球事件,往往就是因為受到了火星或木星的引力攝動。
據瞭解,2009ES是美國亞利桑那州萊蒙山巡天計劃於2009年發現的。此前,全球已有8個臺站曾觀測到它,而7日晚則是我國天文學家第一次追蹤到這顆“危險分子”。
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發生後,國際天文學界就逐步重視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的風險。目前科研人員已發現1640顆“潛在威脅近地小行星”。趙海斌介紹,所謂潛在威脅近地小行星,是因為它們的直徑“相當大”,至少140米;運行軌道與地球軌道也很接近,在750萬公里之內。
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以秒速10千米撞擊地球時的能量,相當於30億個廣島原子彈。天文學界普遍認為,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的原因,就是直徑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科學家們將對2009ES進行持續的跟蹤。
宇宙年輪--探秘宇宙的前世今生︱敬請關注
閱讀更多 宇宙年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