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文 / 洋松果職場說(第56篇文章)

閱 / 總計3600字(閱讀6分鐘)

“我又不是實習生,這種打雜的活還要我幹?這不是浪費人生嘛?”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說起她一個朋友:去年畢業時,去了一個互聯網大廠的重點部門,拿到了15k的月薪,後來因為項目失敗離職,換了家企業做老闆助理,工資升到了25k,算是同齡人裡面很不錯的。結果沒過幾個月,又計劃離職。原因是每天做的工作太瑣碎了價值感很低,想去做更有挑戰的工作。

不僅如此,這個朋友畢業剛滿一年,告訴我現在身邊有不少同學處於找工作、打算找工作的階段。

這些人的薪資都還不錯,換工作也並非因為薪資問題。入職沒多久就又想離職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一、一份好的工作,不只要錢,也要自我實現的價值感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對職場的認識因為信息的閉塞性極為片面,也經常因為一句話焦慮和抵抗:別看你們現在那麼多稜角,遲早會被職場這個社會磨平。對於剛畢業的人來說,都有著拽不住的雄心壯志,恨不得才情能捅破天。

但人是社會型生物,要遵循“社會森林法則”。如愣頭青一般的有勇無謀,會很快消耗掉對未來的期望和動力。

就像呼蘭在《脫口秀大會》裡說:早上起來,我們叫囂著去幹翻這個世界,晚上下了班你看在地鐵上,都被這個社會幹的服服帖帖的。

職場人那麼頻繁的更換工作,一部分原因是,對企業的依賴、對權威的依賴、經驗的價值,越來越小,另外對個人在工作中體現的和創造的價值,要求越來越高。

1、權威和資歷的影響力越來越少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在日本和韓國,職場的論資排輩極為普遍。很多企業是年功序列制,意思就是需要靠熬年頭升職、漲工資。跳槽的不易,企業對於契約精神的看重,很多職場新人都會選擇在一家企業工作到退休。因此不論升職加薪,還是工作安排,上級,以及資深的同事,對新人掌握著極大的控制權。

但國內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職場崗位的細分化,職場新人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可選擇,甚至很多時候跳槽變成了升職加薪的一個途徑。所謂工作的資歷、長者的權威,對於職場新人的影響越來越小。

2、工作經驗的價值在逐漸變低

有一次和行業的前輩聊天,正好講到B2B的數字營銷的趨勢,想跟他請教一下全生命週期流程的玩法,結果他擺擺手,現在行業變化太快,每個業務的玩法都差別很大,他現在主要精力投入在傳統銷售上,對數字營銷的很多認識已經不適用了。

是呀,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營銷渠道的變化以及崗位越來越細分。舊的經驗已經很難跟隨上最新的市場需求。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以前,每當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惑,總希望能去更有經驗的前輩那取取經,讓自己避免栽到一些坑裡。

現在,尤其在新興行業,我們每個人都是先行者,過往經驗的價值在逐漸下降。而且隨著自媒體和知識付費的興起,每個細分領域,在互聯網上都可以找到可以借鑑的方法論和案例。

以上2點並非說資歷和經驗不重要,有很多經典的方法和經驗,基礎的認知和信念,依舊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只不過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對企業的依賴少了,在工作中的自主性越來越高。

3、對工作價值感的要求越來越高

除了這2點,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要獲得更多的工作價值感。對現在職場新人的薪資來說,比較容易擺脫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問題,更希望在工作中獲得快樂以及價值感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平克在《驅動力》中說:我們在工作中無法獲得快樂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我們被剝奪了獨立自主的權利。在“自我決定理論”的認同者看來,人類有獨立自主,尋找價值感的動機。

這些“獨立自主”以及“獲得價值感”的動機,會影響到我們對工作的投入、對工作的選擇等多個方面。

在工作之外,拍個短視頻、寫個文章、分享一本書,我們有更多的渠道,來獲得成就感,創造價值。對於現在的職場新人來說,也同樣希望在工作中,可以有更多的成長空間,獲得更多價值感,來追求內外的平衡。

不過工作的實際情況是,公司的組織結構、工作安排與個人的需求,很容易造成衝突。

綜合以上3點,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不開心就離職”、“我不缺錢,就是想做點有價值的事”的情況頻繁發生。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二、不要抱怨環境,加強底層思維和方法的認識,認清差距小步快跑

跟朋友聊的過程中,說:大部分人一心想“幹一票大的”然後證明自己,但事實上,真的,你沒那麼厲害,直接讓你幹大的你真做不到,然後就陷入焦慮。比如我現在,剛過了剛來打雜的階段了,也陷入瓶頸的焦慮,不是環境的問題,是我自己能力的問題,繼續努力唄。

給朋友點讚的同時,不論是職場新人和老人,都需要正確面對隨著商業環境變化的職場趨勢。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在職場要遵循“社會森林法則”,有更多選擇和發展可能性的優勢,也要接受優勝劣汰的現實。如果不能跟上商業環境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背景下“篩選”和“挑剔”的腳步,只會喪失競爭力。

加強對底層思維和方法的關注。太陽下無新鮮事,雖然職場環境發展很快,但有很多長期有效且極為重要的真理需要不斷的去實踐。

職場新人陷入焦慮的3個主要原因是:認不清自己、找不到方向、執行不落地。掌握了底層的思維和技巧,才不至於習慣性陷入迷茫和焦慮的狀態中。

1、學會認清自己,掌握內在驅動力

我們做一件事的驅動力,一般來自於完成這件事所能產生的價值。一件事越符合自己的期望,能帶來的價值越大,內在的驅動力會越充足。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但驅動力有2種來源:一種是來自於內在價值觀驅動,比如你對於自己的思考有一種強烈的傾訴慾望,那就可以堅持寫文章。另一種來自於外在的評價驅動,比如大眾價值觀覺得女人應該瘦一些,你就想減肥。

同時,驅動力也分2種,一種是短期驅動力,一種是長期驅動力。短期驅動力會幫助我們很快的對目標發起衝擊:比如打卡早起讀書、每天控制飲食,但短期驅動力容易因為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逐漸衰減。

長期驅動力,是我們可以長期堅持做一件事的保證。源自我們對這件事價值清楚的認識,所需要面臨的問題的預期,等等。

我們不要陷入外在評價驅動和短期驅動力的陷阱中,不斷的思考和探索內在價值和驅動力,才能幫助我們更順利的實現預期目標。

2、學會制定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不符合SMART原則,比如“假大空”的目標:我要1個月減肥20斤,我今年讀100本書,我要完成千萬預算的項目。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這些目標對於經過長期訓練的人,仍需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力才有可能完成。對於新人,容易被對結果的興奮掩蓋了真實的情況,被短期驅動力推動。要晨起讀書,馬上發朋友圈開始早起打卡,結果堅持了1周就因為完成太艱難,就棄了。

制定每一個符合自己價值觀,有內在驅動力的目標時,都需要先讓自己安靜下來問自己:目標夠不夠具體、是不是可衡量可完成的、有哪些相關因素會影響最終結果、要什麼時間完成這個目標?

只有當目標經過了幾輪的審視,才算是一個合理的、可繼續推動執行的目標。

3、磨練做事的方法和技巧

人不是足夠理性的生物,不論是心理的阻礙還是行動的阻礙,很多生物基因中存在的原始行為習慣和準則會干擾整個執行的過程。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時間管理、比如自律的習慣。來輔助我們更好、更高效的按計劃完成目標,並幫助自己成長。

1)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最核心的方法是GTD(Getting Things Done):通過更好的收集、管理、組織和分配任務、更合理利用精力,從而更高效的完成事情。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GTD是常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此外還有任務清單、番茄工作法、時間日誌等輔助的工具。

時間管理可以幫助我們清空大腦,避開時間黑洞。通過減少執行任務時的心理和行動阻礙,專注在高效完成任務,最終實現個人成長。

2)正確理解自律: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大部分人有一個誤區:認為自律是通過壓制自己的慾望,來完成某件事情,長期的自律就是長期的壓制。

實際上並不是,自律≠自虐,自律由4個主要元素組成:主動要求、積極的態度、承受痛苦、解決問題。起源於內在的驅動力,通過積極的信念,需要階段性承受一定的痛苦,來解決問題的過程。

這4個元素,每一個都是自律的必要條件。對於我們想通過自律解決的問題,都可以從這4個角度來審視。

3)快速學習和思考:

快速學習和思考,是職場必備的一個基礎能力。我們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現有的經驗和知識往往解決不了所有問題,需要針對不同的知識類型,我們安排碎片化、集中時段來進行學習。不斷補充知識體系。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A. 快速學習行業知識,搭建基礎框架

B. 主題式學習打造個人知識體系

C. 從失敗中學習,積累經驗

D. 成長型思維,保持批判性思考的習慣

4)堅持回顧:

回顧是達成目標過程中,面臨困難、問題、失敗時,一個很好的校準器。

通過不斷的反思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審視與目標的差別,不斷的調整後續計劃,修正前進的方向,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任務、達成目標。

回顧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總結和調整的過程。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可以通過每日總結、週迴顧、月回顧等習慣,來不斷的校準和審視自己。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三、寫在最後

跟朋友的聊天中,不斷剖析職場新人所遇到的問題和現實情況,逐步產生了很多的思考。後來發現這些底層思維對職場老人依舊有效。無論何種情況,都保持一個極度開放的態度,來審視自己。不斷髮現新的問題和機會,也意味著不斷髮現更多的可能性。

新公司剛入職2個月,又想離職?這幾個底層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