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動物油:以豬油為代表,因其特殊的香味,很多餐館都用來作為一些菜的烹調油,還有很多老年人都很喜歡吃。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過多食用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腦血管意外,對人體不利。

大豆油:大豆油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約24%,多不飽和脂肪酸偏高,約佔56%,維生素E含量比較高。它在高溫下不穩定,不適合用來高溫煎炸,故而往往被加工成色拉油等。
花生油:花生油的脂肪酸組成比較合理,含有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富含維生素E。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鹼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皺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膽鹼,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它的熱穩定性比大豆油要好,適合日常炒菜用,但不適合用來煎炸食物。花生容易汙染黃麴黴,產生強致癌物黃麴黴素,所以一定要選擇質量最好的一級花生油。


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橄欖油:它的優點在於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達70%以上。研究證實,多不飽和脂肪酸雖然可以降低血脂,卻容易在體內引起氧化損傷,過多食用同樣不利於身體健康;飽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卻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單不飽和脂肪酸則避免了兩方面的不良後果,而且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因而受到人們的特別重視。以橄欖油為首選食用油的希臘,心血管系統和癌症發病率極低。橄欖油可用來炒菜,也可以用來涼拌。其缺點是維生素E比較少。價格最為高昂。


茶籽油:也稱茶油或“東方橄欖油”,其脂肪酸構成與橄欖油相似,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單不飽和脂肪酸佔73%之多,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E。由於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為營養學界所重視,尊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油脂。精煉茶油風味良好,耐儲存,耐高溫,適合作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

葵花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3.5,這一點遜色於橄欖油和茶籽油。但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抗氧化的綠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較高。精煉向日葵油適合溫度不高的燉炒,但不宜單獨用於煎炸食品。
玉米油:其脂肪酸組成與葵花籽油類似,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2.5,特別富含維生素E,還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阿魏酸酯,。它降低膽固醇的效能優於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亞油酸的油脂,也具有一定的保健價值。玉米油可以用於炒菜,也適合用於涼拌菜。

  棉籽油:精煉棉籽油一般呈橙黃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櫚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亞油酸44.9-55.0%,精煉後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質,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最宜與動物脂肪混合食用,因為棉清油中亞油酸的含量特別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膽固醇上升,維護人體的健康。人體對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為98%。

 

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紅花籽油:紅花籽油含飽和脂肪酸6%,油酸21%,亞油酸73%。由於其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所以營養價值特別高,並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裡沉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醫療保健效果。在醫藥工業上紅花籽油可用於製造“益壽寧”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肝硬化等疾病的藥品。此外,紅花籽油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谷維素、甾醇等藥用成分,所以被譽為新興的“健康油”、“健康營養油”
芝麻油:也就是香油。它富含維生素E,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是1:1.2,對血脂具有良好影響。它是唯一不經過精煉的植物油,因為其中含有濃郁的香味成分,精煉後便會失去。經常食用芝麻油可調節毛細血管的滲透作用,加強人體組織對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性腺發育,延緩衰老保持春青。芝麻油在高溫加熱後失去香氣,因而適合做涼拌菜,或在菜餚烹調完成後用來提香。
調和油:調和油是通過特殊的工藝將幾種不同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粟米油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製而成,其營養成分比單一原料的食用油高出很多,可取長補短,具有良好的風味和穩定性,價格合理,口味適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適合於日常炒菜使用。

黃油:含脂肪80%以上,其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達到60%以上,還有30%左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黃油的熱穩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香氣濃郁,是比較理想的高溫烹調油脂。其中維生素E含量比較少,卻含有相當多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

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植物奶油:學名為“氫化植物油”,也稱為“植物黃油”。它是大豆油經人工加氫製造的產品,口感和烹調效果類似黃油,脂肪酸比例也類似黃油。其中不含有膽固醇,卻含有不利於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營養價值比黃油更低。

各種食用油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