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中國歷史上誰最先使用特種兵?

田單的火牛陣,夠牛!不過,跟單兵作戰不相干,跟呼延灼連環甲馬式的特種部隊也沒關係,屬臨場發揮,不算。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戰國四公子養士,雞鳴狗盜之徒盡收帳下。其間不乏武林高手,但更趨於智囊團性質,非為作戰弄的,當然也不算。

最先有意識組織、運用特種兵的,應是兩漢之交時,割據蜀地的成家皇帝公孫述。

公孫述本是遊宦蜀地的陝西人,王莽篡漢的新朝時期,作了導江卒正,也就是蜀郡的行政長官。綠林軍擁立起個更始帝后,恢復漢室成了一股風。公孫述也打算跟風,跟進到更始帝旗下。在同其他跟風勢力的博弈中,公孫述逐步掌控了蜀地局面,建立起“成家”政權,自己作了皇帝。四川“白帝”由此誕生。

當時,正是典型的群雄逐鹿局面。王莽江山風雨飄搖,綠林、赤眉起義風起雲湧,順勢而起的大小割據勢力比比皆是。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單是劉氏皇族宗室裡頭,就先後冒出好幾個正兒八經的皇帝:綠林軍擁立的更始帝劉玄、赤眉軍擁立的建始帝劉盆子、從劉玄帳下另立山頭的光武帝劉秀,都各擁人馬、各據地盤。至於像西北隗囂、河北王郎等坐地為王的地方割據勢力,就更不少。

群雄擁兵自雄,你徵我討,什麼招兒都得用上。

公孫述的奇招,就是特種兵:能力超群、身負特殊單兵作戰任務的武林高手,劍客!

蜀山多劍俠。金庸、古龍筆下,你見過青城派、峨眉派,見過用毒出神入化的蜀中唐門。不過,那種種虛構,或許並讓人覺得多麼出類拔萃。公孫述的特種兵,則以絕對的實力告訴你,真實的蜀山劍俠,行動能力、滲透能力,是驚世駭俗的超級棒,兩軍對壘的兇險中,直接就能改變戰場形勢!

光武帝劉秀一番東征西討,各地割據勢力相繼蕩平。最後,就是與公孫述的對決。公孫述的劍士,就此鬧出直接影響戰爭進程的大動靜。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劉秀手下的徵南大將軍岑彭,中郎將來歙,從湖北荊門、甘肅河池(今徽縣),東、西兩線同時攻向公孫述。岑彭攻下荊門後,長江沿線公孫述屬下城邑,紛紛開城投降。岑彭由此長驅直入,一下子攻到了武陽。武陽,也就是今天的眉山市彭山區,距離成都已只有幾十公里。

河池,則是扼守蜀地西路的重要關卡。駐守河池的公孫述部將王元、環安,在來歙猛攻之下,損失慘重。

漢兵進展之神速,讓迷信的公孫述疑為神兵,更是急得差點把柺杖戳斷。情急之下,公孫述斷然派出了他的特種兵——刺客,期望通過斬首行動,扭轉戰局。

斬首行動的對象,當然是東、西兩線漢軍的最高統帥。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岑彭,是劉秀帳下名將中的名將,史家評說,應該算是戰功最卓著的三兩人之一,所以名列雲臺二十八將前列。

來歙,劉秀平定西北隗囂的首要功臣,英勇善戰自不必說,故能成為西線主帥。只因是劉秀的表叔,皇帝為避優親厚友之嫌,才未被列入雲臺二十八將。

萬馬軍中,要對這樣厲害的前線統帥實施斬首,無異於天方夜譚。

事情會如何發展呢?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看看蔡東藩《後漢演義》,來無蹤去無影的劍客,對面相見卻無從辨識的劍客,實在讓人震撼——

西線。說是來歙、蓋延兩路劉秀的人馬,在河池同公孫述帳下大將王元、環安大戰,“自午至暮,大破蜀兵,斬首數千”,又乘勝攻破下辨(今甘肅成縣)城。“麾軍再進,至夜深時,方才下營。軍中不遑安寢,但憑几假寐,守待雞鳴。不料雙目蒙馘(XU)的時候,忽覺心中一陣奇痛,驚醒睡魔。用手撫胸,有物格住,不瞧猶可,剔燈審視,乃是亮晃晃的匕首,插入胸前,血流不止。連忙叫起帳後衛士,......寫到末句,實已忍不住苦痛,把筆擲去,抽刃出胸,大叫一聲,竟爾氣絕。”

看看,大戰之中,衣不解甲的領軍大將,在眾軍拱衛的中軍帳內,在衛士近在咫尺的情況下,剛剛靠著小矮桌眼皮有點打架之時,無聲無息就被刺殺了。

枕戈待敵的來歙,豈止是敬業精神讓人敬佩,其精壯生猛,也讓人不得不歎服。就是這樣一員猛將,遭了致命一擊,竟然連咋回事都沒搞清楚,更別說同刺客搏鬥、還擊!這刺客之厲害,真是讓人無語了。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設身處地想想,比之荊軻刺秦王,這行刺難度,一點不會低。而行刺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東線。行刺岑彭的刺客,與岑彭倒是打過照面的。因為他是以公孫述身邊人身份,詐降混入岑彭軍中,受到過岑彭的當面盤問。不過,這刺客心理素質顯然不錯,沒有像高漸離那樣,一見正主兒之面,馬上就嚇得露餡。

“徵南大將軍岑彭,又被公孫述遣人刺死。(岑)彭自進軍廣都,所住營地,叫做彭亡。當時未知地名,因即下寨,及有人傳報,(岑)彭始知地名不祥,擬即徙往別處。適有一弁目來降,自稱為公孫述親隨,被撻來奔。(岑)彭不防有詐,收入帳下。到了夜半,竟被降卒混入,把(岑)彭刺死。”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這次的行刺,不僅是鬥力,顯然有了更多鬥智的成分。岑彭入川之後,治軍嚴謹,得到沿途民眾認同,望風而降的甚多。兵不厭詐,刺客顯然鑽了這個空子。不過,怎麼能混入警衛森嚴的中軍帳,一舉刺殺主帥,顯然也並非易事。讓鼓上蚤時遷來幹,恐怕也未必能夠得手。

針對來歙、岑彭的斬首行動,具體行動方式有所不同,就一次特種作戰來說,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完滿達成戰鬥目標,刺客全身而退。這樣的特種兵,戰鬥力之強、戰術之精,令人叫絕。

在其後的成都戰役中,公孫述還曾經孤注一擲,重金募集五千人的敢死隊,同繼岑彭統軍攻蜀的劉秀大將吳漢死戰,致吳漢大敗。激戰中,能征慣戰的吳漢,差一丁點就淹死在成都錦江之中。幸運的是,落水之際,無巧不巧地,剛好抓住了坐騎的馬尾巴,得以死裡逃生。否則。劉秀平蜀的歷史,還得再度改寫。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如此說來,公孫述之用刺客,確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或許,這與其老祖宗,戰國時著名俠士公孫杵臼的那份俠氣,有些淵源?

蔡東藩《後漢演義》,對公孫述依靠刺客保江山,是持否定態度的。殊不知,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從戰術上講,有效的,成功的,就是正確的。《後漢書.馮岑賈列傳》載,更始帝駐守洛陽的大將李軼,因為與劉秀暗通款曲,就被大司馬朱鮪派人刺殺了。可見,使用刺客,就算是當時,人們也不以為怪。成功使用特種兵,從意識到行動,公孫述都算得是中國古代帝王中第一人。

事情真實性如何,從正史中還可以驗證。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晉代常琚《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載——

“(岑)彭破(公孫)述荊門關及沔關,徑至彭亡。(公孫)述使刺客刺殺(岑)彭。由是改彭亡曰平無,言無賊也。又使刺客刺殺(來)歙於武都。”

《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載——

“十一年,......(岑)彭遂長驅至武陽。......中郎將來歙急攻王元、環安,(環)安使刺客殺(來)歙;(公孫)述復令刺殺岑彭。”

《後漢書.李王鄧來列傳》——

“十一年,(來)歙與蓋延、馬成進攻公孫述將王元、環安於河池、下辨,陷之,乘勝遂進。蜀人大懼,使刺客刺(來)歙,......投筆抽刃而絕。......喪還洛陽,乘輿縞素臨吊送葬。”

《後漢書.馮岑賈列傳》載——

“(岑彭)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餘里,徑拔武陽。使精騎馳廣都,去成都數十里,勢若風雨,所至皆奔散。......彭所營地名彭亡,聞而惡之,欲徙,會日暮,蜀刺客詐為亡奴降,夜刺殺彭。......蜀人憐之,為立廟武陽,歲時祠焉。”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華陽國志》、《後漢書》於晉代、南北朝時先後成書,前者顯系後者參考資料之一。出於史料取捨上的不同考量,兩書關於行刺的表述略異。一個說,是環安派刺客,刺殺了來歙,公孫述又令人刺殺了岑彭。一個說,是先行刺了岑彭,後才去刺殺來歙。但是,對行刺的基本事實,記載是完全一致的。

來歙遇刺後,靈柩運回洛陽,光武帝還親自送葬,這是清楚的。

岑彭遇刺後,靈柩是運回了老家,還是就在武陽、廣都就近安葬了,史無明載,所以,就出現了幾處岑彭墓。

武陽,是眉山市彭山區之古稱。“彭亡”,又名彭旺、彭模、平模、平無、平望、彭女,有說即今彭山區仙女山,也叫彭祖山,是“八百壽”的彭祖養生之地。

按照《後漢演義》的說法,彭亡不是在彭山,而是在廣都。廣都,即今之成都市雙流區。

武陽與廣都,本是相鄰的兩個地方,相距本不遠。

成都天府新區萬安街道東林社區3組,本古廣都之地,曾經有岑彭墓及岑公祠。當地還流傳著岑彭“日戰彭山夜宿東林”的傳說。清光緒年間,岑彭後裔,曾任雲貴總督的岑毓英、曾任四川總督的岑春煊,都曾來此祭奠並維修岑彭墓。1954年,當時的華陽縣農場為生產建設之需,拆除了岑公祠。1966年,岑彭墓被闢為菜地,其後變成了採石場。2008年6月,岑彭遺骨由其後裔迎回河南新野故里安葬。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同萬安街道田土相連的白沙街道,老地名為平安,是否即由“平無”,亦即“彭亡”而來?可以想象。刺殺的事情,要麼發生在眉山市的彭山區,要麼,就發生在成都的雙流。畢竟,其地本來相距不遠。

另外,河南棗陽縣兩河口,河南鄧州市楊營鄉安眾村,河南尉氏縣十八里鎮錦被崗村,都有岑彭墓,且都作為文物保護單位。何處真,就無法確定了。

確定的是,來歙、岑彭,確為公孫述刺客所刺殺,劉秀平蜀的戰爭進程,因此而改變。

如果沒有刺客斬首行動的成功,公孫述的白帝夢,或許早一點就結束在來歙、岑彭手中。以來歙之忠勤信義,以岑彭“持軍整齊,秋毫無犯”的作風,對公孫述家族、對蜀地,這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正史真事,一舉改變戰場形勢的刺殺事件

劉秀平蜀,後來是結束在吳漢手中的。吳漢本是嗜殺之輩,劉秀部下的破虜將軍鄧奉,回河南新野探親時,就因為吳漢縱軍在南陽濫殺濫搶,氣得一怒之下乾脆造反,給了吳漢重重一擊。

接替岑彭來攻成都,吳漢幾經周折,還差點被打死在錦江中,這就更加兇性大發了。成都城破,不僅凡是姓公孫的,都殺了個精光,公孫述部下作戰最力的延岑,也都滿門砍了腦殼。至於對成都百姓的燒殺搶掠,就不用說了。其兇殘,搞得劉秀都看不下去,專門派了使者進行譴責。連帶著吳漢的副將劉尚,都捱了光武帝的責罵。

假如是岑彭來接收成都呢?想來不至於這麼慘吧?已經被劉秀任命為益州牧的岑彭,即使從後來治理蜀地的需要出發,從功利性角度考慮,也不會像吳漢這般窮兇極惡、趕盡殺絕的吧。

公孫述成功的特種兵斬首戰術,是福是禍?該慶幸還是該後悔?還真是說不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