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1918年12月,英國派出一個快艇支隊到裡海支援俄國白軍與伏爾加河河口上的蘇維埃俄國炮艇作戰。這個支隊隸屬於所謂的北俄羅斯維和部隊(North Russia Relief Force action,看來打著維和之名做著干涉之實的傳統歷史悠久啊),包括8艘CMB-55型(這個數量後來還有所增加)魚雷快艇,它們的任務是確保對白軍的供給線暢通,並保證喀朗施塔得(Kronstadt)、摩爾曼斯克(Murmansk)、阿爾漢格爾斯克(Archangel)和其他俄羅斯港口不落入布爾什維克的手中。

1919年6月12日,由於在敵人的封鎖下缺乏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喀朗施塔得要塞的紅山炮臺和灰馬炮臺在反革命分子的唆使下發生武裝叛亂。這兩座炮臺擁有76—305毫米口徑海防炮33門,可以控制科波爾灣東部與芬蘭灣絕大部分,這使得本來已經遭到德軍和協約國軍隊雙重威脅的彼得格勒(Petrograd)右翼局勢更加惡劣。工農紅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立即出動無畏戰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12門305毫米炮)號和前無畏戰列艦“聖安德烈”(Andrei Pervozvanny,4門305毫米炮和14門203毫米炮)號、大型防護巡洋艦奧列格(Oleg,12門150毫米炮)號對炮臺進行壓制性射擊,掩護陸軍平叛。其中“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就發射了568發305毫米炮彈,“聖安德烈”號則發射了170發305毫米炮彈和408發203毫米炮彈。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甘古特級戰列艦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1921年改名為喬.保羅.馬拉(Jean-Paul Marat,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領袖之一)號,屬於甘古特(Gangut)級,排水量27170噸,長184.8米(606英尺),寬26.9米(88英尺),吃水9.3米(31英尺)。馬力61100匹,最大航速23.4節(每小時43.3公里)。編制1286人。四座三聯裝305毫米主炮,10門120毫米副炮,6門76.2毫米高射炮,14門37毫米機關炮,10門12.7毫米機槍,89門7.62毫米機槍,4個450毫米魚雷發射管。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1918年時候的聖安德烈號戰列艦

“聖安德烈”號戰列艦,標準排水量17400噸,滿載排水量18590噸,長140.2米(460英尺),寬24.4米(80英尺1英寸),吃水8.5米(27英尺11英寸)。17600匹馬力,最大航速18.5節(每小時34.3公里)。編制956人。兩座雙聯裝305毫米炮,四座雙聯裝203毫米炮,六門單裝203毫米炮,12門120毫米炮,4個450毫米魚雷發射管。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奧列格號巡洋艦

“奧列格”號巡洋艦,屬於“防禦”(Protected)級,排水量6645—6752噸,長134米,寬16.6米,吃水6.3米。馬力23000匹,最大航速23節。編制589人。2座雙聯裝150毫米炮,8門單裝150毫米炮,12門11磅炮,8門47毫米炮,2門37毫米炮,2個15英寸(380毫米)魚雷發射管。

工農紅海軍由於革命戰爭形勢緊張,大量水兵被抽調到陸地戰線參戰,大型艦艇因為缺乏必要的維護保養和足夠的操縱人員而無法作戰,只好被當成浮動炮臺使用,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和“聖安德烈”號就是波羅的海艦隊僅有的恢復現役的戰列艦。在此之前的5月30日,“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用它的12門305毫米炮向正在科波爾灣用炮火支援尤登尼奇白軍的英國艦隊猛烈開火,讓只有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英國人只得狼狽不堪地逃走。因此這兩艘戰列艦早就成為了英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艾格上尉(中)

17日,為了支持紅山的水兵暴亂,英國人組織了一次危險性很大的偷襲行動。CMB-4號魚雷快艇在現任艇長奧古斯塔.威靈頓.謝爾頓.艾格(Augustus Willington Shelton Agar,1890—1968年)海軍上尉的指揮下,與另外一艘CMB偷偷地潛入了戒備森嚴的喀朗施塔得海軍基地。

不過這次行動卻不是前文所述那支“維和艦隊”組織的。實際上,艾格和他的兩艘CMB隸屬於英國外交部的秘密情報機構,一開始的職能只是用來運送特工偷渡。雖然這兩艘CMB作為老式的40英尺型已經有點落後了,但憑藉它的淺吃水和高航速,仍然可以作為理想的特務交通工具使用。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CMB-4號魚雷快艇,可見該艇很小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CMB-4尾部魚雷槽特寫,該艇只能攜帶1枚魚雷

正因為幹著這樣見不得人的勾當,所以這群海軍軍人即使在芬蘭境內的基地也不得不穿著平民服裝,如果一旦被俘,他們鐵定會被當成間諜處死。不過膽大包天的艾格似乎根本沒把這個放在心上,他認為紅海軍的戰列艦對皇家海軍“保護”剛從俄國獨立出來的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的波羅的海“維和”艦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便自作主張地決定用自己手中僅有的兩艘CMB決死一擊。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奧列格號翻沉後僅有少許艦體還露在水面上

偷襲行動一開始就出了岔子,艾格的僚艇因故被迫返航,現在他只能用一艘艇來進攻了,而且只有一顆魚雷,這意味著他只有一次機會。他高速穿過一艘巡邏的紅海軍驅逐艦,發動機的噪音驚醒了俄國人,艾格為此捱了一頓炮火。但他繞過防波堤後,卻沒有找到此行的主要目標——“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便只得把目標對準6645噸的防護巡洋艦“奧列格”號。CMB-4號駛抵到距離“奧列格”號450米的地方才發射魚雷,準確地命中了目標。這艘在日俄戰爭對馬海戰中逃出生天的倖存者,顯然是被擊中了要害,未能再次創造奇蹟,很快地沉入海底,幸運的是大多數船員得以生還。CMB-4號的船體也被四面八方射來的炮火擊中,但艾格仍然駕駛著受創的艇衝出了敵港,返回基地。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被送進博物館珍藏的CMB-4號

#碧海爭鋒#單艇獨雷深入虎穴,擊沉敵艦全身而退

描述艾格這次大膽襲擊的明信片

單艇獨雷、深入虎穴,能取得這樣的戰果是十分驚人的,艾格為此被授予英國的最高榮譽——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晉升為海軍少校。不過其支援叛軍的目的則未能達到,因為在紅海軍戰列艦的巨炮轟擊下,叛軍已經在前一天就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