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領導把這事放在了心上,隔三差五來看進展,我們不搶時間趕進度,咋行!”11月13日晚11時許,在市區長河小區硬化地面的張福平忙得顧不上給家人回電話,他告訴記者,時間緊、任務重,他們每天“爭分奪秒”,就是要按照要求完成計劃的工程量。

今年48歲的馬玉梅是長河小區的老住戶。馬玉梅說,他們小區建成20多年了,上下水經常“犯毛病”,地面坑窪不平,髒亂差比較嚴重。
“我們盼這一天盼了好多年了,現在終於要改造了,我們打心眼裡高興!”家住市區南苑小區的84歲老人餘榮芳談及老舊小區改造,顯得很激動。
市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是中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今年年初市政府承諾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今年,市政府計劃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南苑小區、向陽小區等27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提升,批覆資金約1.4億元,改造面積約94萬平方米,惠及群眾1.19萬餘戶。改造內容主要包括排水管網改造、路面硬化鋪裝、外牆保溫安裝、屋面防水維修、路燈及監控設施配套等分項改造,解決嚴重影響廣大居民基本生活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基礎設施老化和功能缺失問題,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由於前期項目規劃,聽取住戶意見,拆除小區私搭亂建等花費了較長時間,施工期被擠壓,加上已立冬等不利因素,我們必須要趕在封凍前完成既定的工程量。所以,加班加點就成了常態。”在長河小區監工的王全金告訴記者, 9月中旬,他們進入小區施工,前期進度比較慢,現在越幹越順利,住戶看到小區的變化也非常高興。
“破開的路面,挖開的管道如果不能在地面封凍前硬化處理好,就會影響住戶生活,會招致住戶埋怨。既然為群眾辦好事,就要辦得漂亮,辦得徹底,辦到群眾的心坎上……”這是市長李曉波多次現場督導時的要求和叮囑,也是市委和市政府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具體實踐。
據介紹,目前,老舊小區屋面保溫已完成總工程量的100%,屋面防水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外牆保溫完成總工程量的90%……另外,針對小區道路開挖後部分小區內供暖管道老化嚴重,需改造等問題,目前9個片區已開工5個。
作為長河小區住戶代表,馬玉梅說:“老舊小區改造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相信今後這樣的好事會越來越多!”(全媒體記者 張秀)

閱讀更多 中衛信息平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