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聯邦大選之後陳國治抨擊傳媒造假新聞

聯邦選舉結果新鮮出爐,自由黨小勝。在此之前各種數據顯示,自由黨和保守黨叮噹碼頭,Neck and Neck一路衝向終點,最終以自由黨組成少數政府連任執政,與預期的結果相差無幾。此次選舉中,保守派的傳媒多次提及中國問題,陳先生有何感想?

加拿大联邦大选之后陈国治抨击传媒造假新闻

陳國治表示,他已是一位退休人士。 自從退出政壇,雖然雲遊四海,但仍關注相關新聞報道。覺得這些保守派媒體的目的耐人尋味,它們的拿手好戲就是把華人政要、候選人和社區華人不尋常地炒作。其實,選舉期間各黨需要討論的熱辣的社會議題,多之又多:比如民生、稅務、環保、交通、能源、移民、誠信、如何讓市民安居樂業等等等……,但是保守派的政治人物和媒體始終想把中國問題拉入到選舉中,希望使之成為選舉的一個議題。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陳國治認為這是有些人的不謀而合。眾所周知,保守黨的熙爾在其競選黨魁之間,就打出“負面中國”的牌,高調宣稱反對與中國商談自由貿易等等……,認為這樣可以從自己的基本盤中收穫選票。因此“負面中國”,一早在聯邦大選前已開始。但這兩個月來的事情確實不同尋常,在聯邦選舉期間受到攻擊的有各黨派的華人候選人、省政府政要(如保守黨的省議員柯文彬)和社區華人(如陳國治)。

陳國治表示,他作為退休人士,多月來大部分時間出遊美國、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柬埔寨、歐盟等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兩個月在加拿大的時間實際上更少,而有的主流傳媒竟然說他什麼幫助籌款、組織競選、影響候選人等等,這些完全是不負責任、胡亂製造的假新聞。

有資深華人傳媒人士指出,保守派媒體掀起的“負面中國”浪潮,是有後遺症的。一方面是在主流社會上,營造了一種輿論,掀起一股浪潮,加劇加拿大的民間對華人社區普羅大眾的猜疑。其另一個後果,是在各個政黨之中,營造一種氛圍,令各個政黨對華裔候選人和當選的議員“另眼相看”。

因為“負面中國”的言論和風潮,只要你的祖籍是華裔血統,都有可能受到質疑,令各個政黨分分鐘對華裔候選人產生顧忌。這種效應在各個政黨都有可能發生,比如安省省議員柯文彬先生,突然間被捲入聯邦選舉,與中國相關的負面報道中,保守黨的省政府是否會對他另眼相看?無人得知。是否會對他的仕途產生影響?這很難說。也許這正是某些媒體和始作俑者希望達到的目的之一,因此他們不遺餘力地在選舉前後展開宣傳和攻擊。

陳國治進一步質疑說,為什麼這些保守派媒體極少扯上其它族裔和政治有關人士而宣講“負面伊朗”、“負面阿聯酋”、“負面土耳其”、[負面西班牙]、[負面越南]、[負面智利][負面沙特阿拉伯]……,而要特別針對中國,從而懷疑華裔?他認為這其中有歧視的成分,是歧視性的報道手法。如果因為這些負面、無厘頭的報道讓華裔加拿大人受到歧視性的懷疑,這有可能影響華人對加國政治的參與。

他認為華裔社區應該正視主流媒體的報道,不論是自由黨、保守黨、新民主黨或哪一個政黨,各個政黨可以有不同的理念和爭鬥,但如果認為用歧視的報道手法來針對華裔加拿大人,華人社區就應該及時應對,及時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