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事,魯西北家鄉的變化

在八十年代,黨中央實行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魯西北實行了包產到戶,家家戶戶,種植了大面積棉花,那時候,很少有人出去打工,每天鄉間的小路上人來人往,棉花地裡!河邊,地頭,男女老少,說著笑著,老遠就能聽到趕著牛車的大爺,大伯們,摔著鞭子,那清脆的聲音!老遠就傳來了,那熱鬧說笑的聲音,現在的農村,村裡面很少再見到了這場景了啊……

童年記事,魯西北家鄉的變化

尤其是到了收穫棉花的季節,那時候,地裡牛角似的玉米棒子,紅彤彤的高粱穗子,金黃色的大豆,都在向人們招手!豐收的季節來到了啊!

“我家南面的棉花地,昨天把棉花剛拾完,這不又全開白了,”“是啊,二嫂,我昨天也剛拾完東頭河岸上的棉花,這不北面的兩畝豆子也熟了”聽到村裡一大娘和一個院中姐姐說著話……

我放了假了,正往地裡走著,幫奶奶去幹點活!

“東東,去地裡幫你奶奶拾棉花去啊,你奶奶在河南邊的地裡還沒有拾完棉花,塊去吧!”“知道了,大娘”!

我和大娘打了個招呼,就去自家的棉花地裡去了,來到自己家棉花地地裡,白花花一片啊,老遠就聽到奶奶和地鄰居的楊嬸,邊說著活邊幹著活!“嬸子啊,你家老三,今年結婚吧,訂了日子了嗎?”楊嬸問著奶奶!

童年記事,魯西北家鄉的變化

“三他嫂子啊,定住了,昨天孩子們去縣城把結婚的衣服買了,結婚證也領了,趁著今年收成不錯,過幾天買完了棉花,就收拾新房啊!今年多種了幾畝棉花,就是想多收入點錢,給俺家三結婚多買點東西啊”!奶奶說得“三”是我小叔,他準備到年底結婚!

“三他嫂子,你家二姑娘,今年也結婚吧,給姑娘買得嫁妝挺多吧,幾鋪幾蓋啊?”(我們那裡是說,嫁姑娘給姑娘做新棉花被子的數量,十鋪十蓋就是二十床新被子!)“十鋪十蓋吧!”楊嬸說!

“真不少啊,”“是啊,現在啊生產隊把地都分到自己家裡了,你看看現在人們拿著自己家的地,就像伺候孩子一樣啊!細心照料著,每天在地裡除草,給棉花打葯,人手少了真忙不過來啊”!

童年記事,魯西北家鄉的變化

“是啊,三他嫂子,現在一個戶打的糧食,就攆上生產隊一個分隊打的的糧食了!咱們莊戶人家能吃飽肚子了”!

“前天俺家賣棉花賣了一千四百元,明天還的賣一千五百多塊錢,給姑娘結婚,買了大衣櫃,還有一個黑白電視,孩子在家出力了,多給她買點東西,讓她好高興行出門子吧!”

“是啊,現在家裡種的棉花多,價格挺高!每次賣棉花國家還給棉餅餵豬賣錢,還給化肥上地,俺家裡麥棉花給的衛生油兩大缸都滿了,每天晚上油炸油餅!”

“是啊,現在每家每戶的油缸裡都滿滿的啊!嫂子啊,你家兩個孫子東東,小青也都大了,你也別太操勞了,該享福了”

''我聽著地鄰居楊嬸和我奶奶一邊幹活,一邊聊著,自從農村實行責任制以後,人們的勞動積極性提高了,生活質量也大有改變,我抬頭看了看遠處,白花花的棉花地望不到頭,人們都在彎腰忙碌著,大把大把的棉花就是大把大把的鈔票啊……錢啊

童年記事,魯西北家鄉的變化

楊嬸說到,你的孫子大了,你該享福了啊!是啊,莊戶人家是該翻身的時候了,都該享享福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