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單產喜人 收購價格走高

近兩年來,糯稻行情迥異於雜交稻和常規粳稻,其市場價格相對保持穩定。今年糯稻已進入全面收割期,目前市場情況如何?農戶種植效益又呈現什麼變化?

糯稻單產創新高

懷遠縣淝河鄉中黃村崔北奎種了140畝糯稻,比去年擴增了40畝。“今年糯稻單產相當喜人。”崔北奎告訴記者,6月中旬新季糯稻陸續栽插後,雖然生長期間遭遇高溫少雨天氣影響,但從收割情況看,機口稻單產1700—1800斤,幹稻單產在1400—1500斤以上,比去年提高100斤/畝左右。

我省糯稻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沿淮的懷遠、鳳台、壽縣、霍邱和沿江的望江、樅陽、宿松、蕪湖等縣。樅陽縣耕地面積100多萬畝,其中糯稻種植面積也在45萬畝以上。樅陽縣金社鄉糧食種植協會吳彭齡會長告訴記者,該鄉糯稻種植面積約3萬畝,當地糯稻平均單產1700斤(含水率25—30%),比去年提高了15—20%。由於受到氣候條件影響,圩區農戶所種植的糯稻單產特別高,少部分農戶的糯稻單產甚至超過2000斤(機口稻),丘陵地區農戶的糯稻單產受到不同的水利條件影響,就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吳彭齡說,今年糯稻生長期間,雨水少,光照時間長,使得絕大多數糯稻籽粒飽滿,結實率在90%左右,比去年提高了10—20%。

收購價格走高

在懷遠縣,新季糯稻剛上市時,含水率25%的機口稻剛開秤時市場收購價是1.05分—1.1元/斤,近期上漲到1.2元/斤(含水率2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1元/斤。在樅陽縣,糯稻剛上市時,烘乾稻市場收購價格就跳到1.8元/斤,此後又回落到1.62元/斤,近期則穩定在1.65—1.7元/斤(烘乾稻),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2—0.3元/斤;含水率25%左右的機口稻市場收購價是1.3—1.35元/斤,也比去年同期上漲了0.2元/斤。“我的機口稻一邊收一邊賣。”崔北奎告訴記者,他已銷售了七成的機口稻,剩下來的糯稻想觀察一下未來行情變化再說。吳彭齡說,雖然糯稻行情不錯,但糯稻品種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部分早熟糯稻品種由於在成熟階段稻殼開裂,商品米上回有一條黑線,影響到糯米品相,其市場銷售價格就會低0.1元/斤以上;而以太湖糯為代表的優質糯稻品種卻受到市場追捧,農戶可以做到隨收隨賣。

種植收益提升

與雜交稻和常規粳稻相比,依舊保持種植優勢。崔北奎算了一筆賬,今年種植糯稻需投入900元/畝(不計自己人工投入)。以單產1700斤(溼稻)和市場銷售價格1.2元/斤計算,每畝產值2040元,扣除各項開支,每畝毛收入1140元。與去年相比,每畝增加400多元。吳彭齡告訴記者,當地糯稻種植戶物化和僱工投入600—700元/畝(不計土地成本和自己的人工投入),以機口稻單產1700斤和平均銷售價格1.3元計算,每畝產值2210元;扣除各項投入後,每畝純收入800元左右,比去年提高了300—500元。

吳彭齡說,糯稻價格的變動與品質和出米率關係很大,如果糯稻出米率70%左右,價格就會保持堅挺;如果出米率低於67%,其銷售價格就會小幅下滑。從目前市場情況看,當地烘乾廠正在大量收購併儲存糯稻,市場呈現緊平衡狀況,烘乾糯稻市場收購價格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

記者認為,由於糯稻不屬於主糧品種,因而市場規律主導糯稻行情的運行。下游行業的需求狀況,對整個糯稻市場的走勢更起到決定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