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世界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穩定幣

加密世界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穩定幣

穩定幣是加密世界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果說比特幣開啟了加密時代,而穩定幣則會推向加密盛世。

在加密領域,從穩定幣誕生的那天起,就一直是特立獨行的存在。長久以來,USDT一家獨大,佔據著穩定幣江湖霸主的地位。但USDT卻時常因不受監管、不合規、審計不透明、隨意增發、挪用資金、價格操縱等問題而廣受詬病。

年初,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和社交巨頭Facebook推出Libra的消息,預示著穩定幣市場真的要變天了。然而各國央行和監管部門的“干預”,讓這一願景變得遙遙無期。

但這並不意味著穩定幣江湖就此一蹶不振,反而更多的穩定幣湧現出來,似乎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幾大頭部交易所推出了BUSD、HUSD、USDK;Blockchain Venture Capital Inc.推出錨定加拿大元的穩定幣CADT和錨定美元的穩定幣CUSD;奧美集團推出穩定幣SGDX;老牌公鏈維基鏈WICC也推出了穩定幣WUSD;Tether則先後推出了與離岸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CNHT,與歐元掛鉤的EURT以及與日元掛鉤的JPYT,並且正在開發一種新的算法穩定幣,新的穩定幣可能會被稱為USDTX;Bitfinex黃金支持的穩定幣Tether Gold也在計劃中;另一大主流穩定幣發行方TrustToken也推出了多種非美元穩定幣;再加上被寄予厚望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可以看出,今年穩定幣賽道選手眾多,競爭也將異常激烈。

火幣集團創始人李林對穩定幣市場的預判是,“2020年將是以穩定幣以及圍繞穩定幣打造基礎設施的一年”。所以,今年穩定市場註定不會寂寞。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穩定幣才是市場所需,才是用戶所需呢?什麼樣的穩定幣才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符合加密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呢?今天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哪種穩定幣更得人心?

時下,穩定幣按抵押物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就是以USDT和TUSD為代表的法幣與實物資產抵押類型。這類穩定幣中心信任和集中發行,所以最為簡單。

但這類穩定幣存在現有貨幣發行制度的所有問題,如過於集中,過於依賴發行者的誠信和傳統銀行體系,以至於無法實現良好的運行。以USDT為例,雖然號稱1:1抵押美元,然而因為這些抵押的法幣無法被記錄在鏈上,因此USDT常常因為不透明被用戶詬病,其抵押存入的銀行也受到質疑。依靠第三方主體背書的項目,面臨主體信用不夠、監管並不透明的風險。

尤其是隨著監管越來越嚴,之前大家所質疑的USDT暗箱操作等問題就會被監管部門“盯”上。可見,監管趨嚴是懸在這類穩定幣頭上的利劍,隨時可能會落下。因此,類似USDT的穩定幣就很容易被其他合規型的法幣穩定幣或者說類似加密貨幣的穩定幣搶佔市場份額。

第二類是鏈上加密資產抵押類型。這類穩定幣以單個或一籃子加密資產作為價值錨定,是去中心化、鏈上抵押加密資產發行。最大的特點是公開,透明。每一筆抵押的加密資產都能在鏈上追溯可查。其中以最老牌的穩定幣BitUSD,MakerDAO 推出 DAI和維基鏈WICC推出的WUSD為代表。

這類穩定幣最大的擔憂來自數字資產抵押品價格的高度波動性。事實上,DAI和BitUSD的價格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DAI在511天中的偏離佔比達24.58%;BitUSD在1663天中偏離佔比高達84.73%。並且若其開發在性能不好的公鏈上,自身流通效率會受到影響,也會阻礙在高頻需求場景中的應用。

BitUSD的穩定性最差,因為他的機制問題,一方面,抵押資產的上漲或下跌都可能給用戶帶來損失,因為都可能被清算,最重要的是,它沒有發生下跌風險時的價值補償措施,導致系統連環爆倉,使得系統資不抵債,這樣BitUSD當然不可能“穩”;

DAI在BitUSD的基礎上做了改進,提出了治理幣模型,有了應對下跌清算時的價值補償機制,所以它會相對穩定一些。而WUSD在關於風險管控上則更進了一步,做了更多的探索和創新,風險機制更完備。

為了降低價格波動上的風險,DAI和WUSD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比如,超額抵押,為其擔保的穩定幣進行超額擔保,這樣保證了抵押的價值是大於發行的價值。還有他們都在抵押系統中設定了“債務上限”,控制抵押資產進入穩定幣系統的數量,這樣就防止大量的清算導致抵押資產的進一步大幅下跌。此外,還有相應的清算機制等。但抵押資產的不同也讓兩種貨幣各有特色。

MakerDAO的DAI是通過抵押足夠的ETH實現借出DAI,在抵押完畢或抵押資產過度縮水而清算時,需要償還借貸手續費或者面臨資產拍賣損失。ETH與DAI只是抵押關係。雖然 WUSD是由WICC抵押來作為價值支撐的穩定幣,但與DAI不同的是,WICC與WUSD都是WICC公鏈系統的一部分。因而WUSD在通證經濟模型設計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拓展性,可以最大化的降低波動風險。

在公鏈上,WUSD的作用除了金融屬性外,還會流通在所有維基鏈DApp中,用以觸達更廣泛的用戶接受穩定幣來購買區塊鏈中的產品和服務。WUSD的使用,為WICC生態帶來一定程度的鎖倉,流通量的收縮有助於幣價穩定,這也就意味著WUSD價值穩定。這是DAI無法比擬的。

不僅如此,WUSD還特別設立了全球首創的風險備用金機制。在WUSD的運營模式裡有風險備用金,會把真實資產放到風險備用金裡,去應對一些市場突發情況和黑天鵝事件,從而抵抗風險。在抵押資產價值下降的過程中,系統提前儲備了清算所需資金,以便在資不抵債時對債務進行平倉,進一步確保了WUSD的穩定性。

可以說,BitUSD、DAI和WUSD代表了加密資產抵押類穩定幣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也讓我們看到,這類穩定幣越來越“穩”,越來越完善。

第三類為無抵押發行。穩定幣的價值是通過一個系統來維持的,如基於算法來調整穩定幣的供應,這種更符合比特幣初始原則,不依賴中央權威機構或可信任的發行機構。但還不成熟,目前仍處於算法探索階段,因為有時直觀簡單的算法可能會隱藏致命性的設計缺陷。這類穩定幣最具代表性的是Basis。目前已停運,暫時也沒有其他類似項目出現,目前來看,可實現性最低。

通過以上的對比,從長遠發展來看,去中心化的鏈上加密資產抵押類型穩定幣更具成長性。而中心化的受監管型的央行穩定幣,更易被大眾所接受。

理想中穩定幣應具備的特質

儘管目前市場上的穩定幣很多,但似乎還沒有任何一種穩定幣能贏得大眾的認可。那麼,理想中的穩定幣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

通過這幾年穩定幣的發展來看,理想中的穩定幣應該具備這些特徵:流通效率高、穩定性好、可拓展性高、去中心化程度高,這四點決定穩定幣未來。

轉賬效率是穩定幣發展的基礎,也是大規模應用的根本。並且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對公鏈的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

作為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最大 DeFi 應用,MakerDAO 以及其發行的穩定幣DAI,被很多業內人士寄予了厚望。DAI曾一度被認為是最有潛力去挑戰 USDT 市場份額的去中心化穩定幣之一。

但近一年來,DAI的表現讓很多人失望。尤其是從轉賬效率和性能來說,對用戶特別是對散戶來說,非常不友好,最直接的表現是體驗感十分差。這主要是因為DAI所有的交易受ETH公鏈性能制約所導致的。之前有同事在MakerDAO上交易DAI,交易額僅為1美金,然而光手續費就用了4美金,不僅如此,還耗時好幾個小時,真的有點“勞民傷財”的感覺。

WUSD則在提高效率上下了很多功夫。首先,WUSD轉賬速度非常快、效率高。由於WUSD出塊時間是3秒,所以轉賬基本3秒可以到賬。如果交易量較多,也只用花費5-6秒。其次,其轉賬手續費十分便宜。無論交易額大小,手續費只需0.01個WICC。除此之外,方便性還體現在,DAI的轉賬只能用ETH,而WUSD轉賬即可以用WICC也可以用WUSD,極大程度地方便了用戶,提升了用戶體驗。

與DAI相比,WUSD能有這樣優異的表現,得益於二者的公鏈基礎的不同。DAI發行在基於PoW共識機制的鏈上,其並不適合高頻交易,所適用的場景也因此受限。WUSD是首家基於自己公鏈底層開發的穩定幣,是維基鏈公鏈自主研發的。因此,在技術上與用戶體驗感的匹配上,WICC做了很多革新。WICC公鏈採用的是TPS拓展性更高的DPoS+BFT共識機制,其獨特的共識機制可以有效支撐起WUSD的高頻交易場景。根據官網介紹,目前WICC鏈的交易速度實測穩定均值為3300筆/秒,峰值可達7800筆/秒。

對用戶而言,這也讓搬磚套利變得更順暢,從而降低幣價波動的風險。在二級市場軟錨定一美元,當市場供不應求的時候,穩定幣價格就會上去,當市場套利的人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他就會去掙這個差價,所以手續費和速度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WUSD基於手續費低,速度快,市場套利更順暢。如果是好幾個小時才可以到賬,ETH價格很有可能發生變化,風險更高。

穩定幣的安全性,也是決定其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性因素。同時,這也是用戶最為關心的。

目前,市場上的上鍊穩定幣大都在別人的公鏈開發的。這就好比把自己家的房子蓋在了別人家的地基之上。很多問題是無法控制的。

比如,MakerDAO基於以太坊開發的智能合約,也是以太坊上的一個應用型DApp。雖然以太坊技術是開源的,但在這基礎上去開發穩定幣DAI,技術對接上更麻煩。不像其它類型的DApp,技術對接相對容易很多。

WUSD的穩定幣系統基於WICC公鏈底層開發,換句話說,WUSD已經變成公鏈的一個基礎設施。這樣,基於WICC公鏈開發的各種DApp就可以自如地用穩定幣系統進行支付,完全沒有障礙和風險。但是你如果在以太坊上開發,你既要用以太坊公鏈底層開發這個項目,然後還要再去跟DAI這個項目對接,所以技術難度和成本要高很多。

並且具有公鏈底層支撐的穩定幣被攻擊的風險性更低。可以理解成,你去攻擊以太坊的底層和你去攻擊以太坊上的一個合約,難度係數是不一樣的。就這決定了WUSD在應用端、用戶端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同時,WUSD使用了去中心化的預言機喂價系統。對比其他合約層穩定幣,不容易被攻擊,更加安全可靠。

估計很多人,對什麼是“喂價”還一臉迷茫。其實很簡單,喂價,其實就是系統告訴你某種加密貨幣在這個系統值多少錢。這點非常重要。如果價格被操縱,資產很容易被爆倉,然後清算,造成損失。

DAI是中心化的喂價,他們是自己開發了一套系統喂價。WUSD是做了一套去中心化的喂價,後面靠不同的節點抓各大交易所的價格,告訴系統。因此,去中心化的喂價系統的可信程度及安全性更高。

穩定幣決勝未來的關鍵

2019年,對於穩定幣風雲變幻的一年。老牌穩定幣在積極搶佔市場,新的穩定幣則是以創新去開拓市場,還有各國央行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

可以預見的是,一場正面的交鋒的持久戰是不可避免了的。那麼,究竟誰能在未來競爭中存活,並拔得頭籌?這最終要取決於穩定幣的應用場景。

長久以來,業界對穩定幣的主要的用戶場景是支付,還是交易?爭論不休。這其實並不矛盾。穩定幣的交易功能正是當下所需,支付功能才是穩定幣最大化的場景應用。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穩定幣都是為交易而存在,但長遠看,能讓穩定幣把其潛力發揮到極致的一定是支付。但市場現狀是,即便有些穩定幣想參與到未來支付場景中,但由於技術、商業模型設計等先天的缺陷,他們無法參與到未來的競爭中,也必將被市場所淘汰。

穩定幣在公鏈生態中,能夠實現明顯的促進生態的作用。同時,完備的生態能進一步突顯穩定幣的價值。

不同於USDT的推出,新一代穩定幣WUSD的推出早已將未來應用場景進行充分的考慮和設計。在WICC鏈生態場景中,有去中心化交易所、法幣入口、傳統金融、DAPP開發等多種業態。

WUSD可以為資產發佈融資、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基礎計價單位。目前作為承載整個公鏈未來各類資產交易的Wayki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已經率先上線,支持WICC/WUSD、WGRT/WUSD交易對。

隨著WICC生態的日漸完善,WICC、WUSD的交易量也會大增,這樣就可以實現兩個代幣間良性的循環。同時,DAPP的繁榮會為公鏈帶來增量用戶,讓WICC比其他公鏈有更穩定的價值支撐。屆時, WICC與WUSD會互相賦能,共同促進WICC生態的大發展。

雖然WUSD才面世不久,但在跨境金融領域已經開始了嘗試。WUSD可以為跨境金融產品提供出入金的通道。10月25日,維基鏈WICC與華通證券在深圳前海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穩定幣WUSD為切入點,打通數字貨幣與傳統金融領域的融合。據悉,華通證券已經開通了用WUSD做港/美股打新的功能,已於11月中正式開放對WUSD的充值與提現。

不僅如此,WUSD也將在金融衍生品交易、跨境支付/跨境轉賬/外匯承兌等領域要逐一佈局,最大化地發揮WUSD的應用場景。

WUSD的應用場景不侷限於維基鏈核心團隊開發並拓展的業務,有更多的擴展性,未來可應用於更多維基鏈DApp中。隨著對BTC、ETH的跨鏈完成,屆時可增加BTC、ETH作為抵押資產,並且由於BTC相對於其它數字資產更具穩定性,WUSD在安全性上也會表現得更穩定。同時,抵押資產的增加也讓WUSD可發行市值變得更大。僅以BTC的市值估算,理論上WUSD的發行市值最高可達千億美金。這將遠超DAI幾十億的規模。而且隨著流動性的增加,WUSD將會應用到更多的場景中,反哺WICC公鏈生態。

不管怎樣,新一輪穩定幣市場的爭奪戰已經開始,誰能決勝於未來的競爭?最終比拼還是綜合實力,在合規的基礎上,需要穩定的技術支持、優質的服務、強大的業務拓展能力,還有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

市場上正缺乏一種機制透明的、去中心化資產抵押的、價值穩定的並且可高效流通的穩定幣,來支撐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區塊鏈投資用戶之外的更廣泛群眾由於沒有投資意願,更容易接受價值相對恆定的穩定幣來為區塊鏈上的產品和服務買單。因此,WUSD可以很好地填補市場上此類型穩定幣的空缺,在眾多穩定幣中脫穎而出。

相信,陸續還會有更多競爭者加入,穩定幣市場格局將面臨重新洗牌。但WUSD的出現或將這場競爭帶入一個全新的層面。

免責聲明:本資料不應作為作出投資決定的依據,亦不應被解釋為從事投資交易的建議。交易數字資產涉及重大風險,並可能導致您的投資資本損失。因而你應確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風險並謹慎投資。《鏈內參》只負責分享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一切投資行為與本站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