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項目化管理”打造“優質整改工程”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門源縣始終把發現問題、整改問題作為開展主題教育落腳點和重中之重,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對檢視查擺的問題實施“項目化管理”,嚴把“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關口,真正做到立行立改、邊查邊改、常抓常改。

堅持抓細抓小 抓好“立項”工作

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持問題導向,充分發揚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按照“四個對照”要求,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認認真真查找影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改革發展穩定進程的實際突出問題,同時對學習研討中查擺的問題、調查研究發現的問題、檢視反思的問題、群眾反映的問題等各類問題認真梳理建立問題清單,明確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並隨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不斷充實完善進行動態調整。截至目前,全縣各級班子檢視問題347個,個人檢視問題3872個。

堅持從嚴從實 做好項目“施工”

堅持“改”字當頭,潛心研究和整改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拿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切實做到問題找準一個解決一個。一是圍繞專項整治問題改。積極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廢止撤銷協調議事機構和領導小組16個;對9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逐一整頓提升;對中央和省州各類督導檢查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回頭看”,進一步壓實了整改責任。

二是圍繞發展問題改。狠抓項目謀劃、儲備、建設工作,45個項目納入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申報範疇,開工建設了浩門水庫及供水工程。制定了《門源縣餐飲行業規範經營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開展了餐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完善行政審批事項動態清理和流程再造工作,進一步減少流程、籤批環節、時限,超過半數的事項平均時限壓縮率達15%以上,在去年實現44項“最多跑一次”事項的基礎上,又新增60項事項實現一次性辦結,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一事通辦”。企業辦理證照時間由8天壓縮到5天,個體工商戶實現當日辦結髮證,文體廣電局音響製品經營許可證承諾辦理時限從20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不動產管理局不動產抵押事項承諾辦理時限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臨時身份證承諾辦理時限3天改為即辦。針對文化娛樂、交通運輸等行業亂象問題,開展了賭博、非法運營等問題整治工作。三是圍繞民生問題改。針對近期部分商品物價上漲問題,及時為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選定凍豬肉應急儲備地點,儲備豬肉17噸,以防肉類市場異常波動;先後實施了7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項目。期間,共解決各類民生問題200餘個。
四是圍繞矛盾糾紛改。注重依法依規化解矛盾糾紛,9—10月份,各類調處機構受理矛盾糾紛91件(次),化解率達100%;信訪部門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2件(次)16人,已辦結11件,切實維護了群眾利益。

堅持真督實導 當好項目“監理”

縣委各指導組積極發揮“指揮棒”和“項目監理”作用,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在注重吃透精神、改進方式方法、弘揚嚴實作風、嚴守黨的紀律規矩的基礎上,真正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州縣委部署要求,以求真務實、善作善成的精神做好指導督導,確保整個主題教育善始善終。在實際工作中,重點指導督促所聯繫的單位認真檢視問題,切實把問題找準、把根源分析透,為整改提供精準靶向。要堅持把“改”字貫穿始終,邊學邊查邊改,著力抓好專項整治,著力整改自身存在的問題,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督促指導各單位嚴格落實“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的責任擔當,開展好“三亮三比三評”“我為基層解難題,貼近基層送服務”等活動,切實讓黨員幹部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主題教育的成效體現到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的實績上來。截至目前,縣委4個指導組分赴各被指導單位開展督促指導160餘次,提出意見建議220餘條,參加研討會80餘場次,實現了指導工作全覆蓋。


來源:縣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