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地最近微博上一個話題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成年人喜歡看動畫片的原因#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很多人認為,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大人看就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現。

可是很多20甚至30歲以上的人,並不這樣認為。

在他們看來,動漫是不分年齡的,其中傳遞出來的簡單、溫暖、治癒,可以給予人們勇敢生活的勇氣。

同樣,知乎上有一位媽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和擔心:“兒子都19歲讀大一了,為什麼還喜歡看動畫片?”

著名的“A站”——AcFun彈幕視頻網主動回答了這個問題。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她認為動畫是不分年齡的,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有些動畫需要到20多歲以後,才能真正看懂。

無論是電影、小說,還是動漫,都只是內容的一種表達形式。只要他們能帶給孩子知識增長和人生啟迪,就不要過度限制他們。

01

看動漫的壞處有那麼多嗎?

即使很多孩子從動漫中獲得了樂趣,但其中隱藏的危害,依然令父母感到擔憂。

如果孩子沉迷看動漫,父母的反應可能是:

容易影響視力;

模仿劇情學壞;

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正反兩面的影響,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合理利用他們。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如果擔心影響孩子的視力,就合理控制觀看的時間,並讓眼睛得到及時的放鬆。

比如2歲之前不要看,2歲以後每天觀看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保持合理的觀看距離。

給孩子觀看的動漫要注重質量,避免選擇低俗、暴力、低質量的內容。父母可以在自己觀看了解後,再推薦給孩子。

不要在孩子學習、吃飯、玩耍的時候觀看動漫。

每週可以固定一個時間陪孩子觀看並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而如果孩子沉迷於動漫,而不願與外界交流,很可能是由於現實中缺少高質量的陪伴。

動漫可以被當作課外知識的補充,但不能成為家庭的保姆。

好的動漫可以寓教於樂,增長知識,用生動幽默又有趣的方式給孩子啟發。

豐富的課外活動,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可以避免孩子沉迷其中。

02

孩子愛動漫和當學霸對立嗎?

2014年,鄭州七中一位班主任的群發短信,引起了很大爭議。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原來,當地要舉辦動漫活動。班主任建議家長阻止孩子去參加,“因為動漫曾經毀掉許多優秀學生”。

這位發短信的老師面對指責也很委屈,因為短信是一些家長再三要求發的。

父母擔心孩子沉迷動漫,希望學校能幫忙管管。

看到被熱傳的短信後,動漫配音演員“山新”評論說:

“說得好像不玩動漫就能成為學霸一樣。”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很多人不同意“動漫毀人不倦”的觀點,也有人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未成年人自制力不足,很可能影響學習。

那麼愛動漫的孩子,就真的與學霸無緣了嗎?

2017年福建的高考狀元陳汜玄,因女裝照而走紅。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事後他解釋說,自己並沒有女裝癖好,扮女裝只是為了參加慈善義賣活動,吸引大家關注。

2016年宜昌高考狀元張強同樣愛動漫。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張強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每週六必看動漫。

他說:“動漫裡的一些臺詞其實很感人的,看動漫對我來說是一種疏解壓力、調整心態的有效方式。”

對於“二次元”世界的東西,很多父母因為不瞭解,所以感到很迷茫,不知道管教的分寸在哪裡。

也有些家長會允許孩子看動漫,但自己從不感興趣,這些家長無意中放棄瞭解孩子的機會。

其實,現在的孩子喜歡動漫,與父母小時候喜歡武俠、言情小說一樣,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家長和學校要關注的是,孩子們從動漫中獲得了什麼,而不是過度的焦慮和打壓他們的喜好。

家長可以增加一些親子互動,比如陪孩子一起運動,主動了解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培養他們的時間管理,個人喜好會增加他們生活的豐富度,而不是毀掉他們的學習成績。

03

尊重每個孩子的人生節奏

我們總希望孩子“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情”。比如:

“你現在的任務是學習,其他都不用做?”

“你還沒滿18歲,這就是早戀知道嗎?”

“你畢業了,應該找個穩定的工作。”

“你年齡這麼大了,應該結婚了!”


……

這樣不急不慢、按部就班地成長,能給孩子帶來平穩的生活。

一個教科書版的完美人生是:

“18歲成人,22歲大學畢業,25歲工作穩定,30歲之前買房結婚生子,35歲之後人生軌跡就會定型……”

可是,生命最大的驚喜或意外就是未知。每個人的經歷感受都不同,生命節奏也不一樣。

如果按照年齡的標準來要求每個孩子,只會讓他們的人生受到束縛。

“孩子這麼大了還看動漫?”多少父母因為不理解,把孩子擋在門外

導演餃子,大學期間放棄醫學,轉行學動畫。工作後辭職閉關,在家做個人作品,靠母親的退休金生活。

40歲才創作出了國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近50億。

他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人生是沒有正確答案的考卷,除了父母的引導,孩子走的每一條路都需要自己摸索前進。

比告訴他們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人生最珍貴是有選擇權,能夠去創造和挑戰,跟隨每個人獨特的天賦,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

江楓,心理諮詢師,育兒就是育己,在寫作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