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財讓我收益達10%以上

自從P2P涼涼之後,我開始把每個月工資的餘錢放在了創新型結構存款。還有一筆5000塊的一年期P2P存款2月份到期,這時候我的心已經絲毫沒有波瀾了。


前前後後我大概在P2P平臺投了6萬塊錢,雷到1萬,就是團貸網的一萬。後來將其他到期的錢都放在了銀行的創新型理財裡,起初利息還不錯,到現在只有3.4%了,我覺得最終他也會變成餘額寶的。

這個理財讓我收益達10%以上


因為去年開始,我讀了一系列的基金有關的書,尤其是《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上個月我又讀了一遍,不知道這是第幾遍,我開始把重心放在指數基金上,因為是理財小白股票風險大,操作起來也費精力費時間,選擇指數基金是我這個小白最好的選擇。
從去年的10月份開始每個月買入500,當時只買了兩隻基金每隻各250,這是我第一次自學基金,看各種公眾號、論壇,還有理財書籍,大概學習了3個月,模模糊糊就開始實操起來。大概過了3、4個月膽子大了,開始選了6、7只基金開始定投,這個時候上證指數已經3100多了,這是一個實操教訓:就是不懂得便宜的時候多買,越便宜越買的道理,因為跌的時候我會心慌。
如何判斷指數貴?寬基基本用PE,很多基金app都會有現成的值供我們參考。經過年初的漲到3200點又回落到現如今的2900點,這期間我重新配置自己的基金。
在9月份上證指數3050的時候我將所持有的基金全部賣出了,盈利1700左右,總投入大約16000左右,選擇這個時候贖回是因為要湊首付哈哈,沒辦法,就是差這麼幾萬塊錢。從去年的10月到今年的9月差不多11個月時間1.6萬盈利1700多我是相當滿意的。這之後我繼續每個月定投到目前2個月不到時間基金賬戶已經有2800元了,雖然不多卻也是好的開始。


這個理財讓我收益達10%以上


說一說這一年時間我是怎麼挑選合適自己的基金的:

一:自我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因為每一隻基金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有些波動大有些波動小,買基金之前,我們一定要把基金風險測試題做完,結果會給到我們一個風險承受能力屬於哪一級別。
這樣在下次買基金的時候,如果超過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平臺會提醒我們。
二:看基金評級
以晨星基金評級為例,我會選擇四顆星以上的基金,星星越多越好。
三:找明星基金經理
基金都由基金經理管理嗎,投資回報與基金經理的能力大部分是直接掛鉤的,而且收益是一目瞭然。優秀基金經理是我們挑選的重點對象。
如果你所買的基金經常換基金經理那麼以往的業績也不能夠作為參考數據,我們最好避開選擇。
四:多比較多對比


我們平時買東西都會貨比三家,買基金也是一個道理,基金都需要一些手續費比如:管理費、託管費、申購費、贖回費用等等。現在有許多第三方平臺打一折,或者可以在基金公司官網購買。
再者就是對比三年或者五年的收益率,基金是一個需要長期投資的產品,所以我們需要看長期收益,最好是經歷牛熊的基金。

這個理財讓我收益達10%以上



五:和波動鬥智鬥勇

定投了大概一年的樣子,我覺得基金是一個繼續耐心、勇氣的理財產品,需要忽略短期市場波動,更長久的持有等待好的收益。
比如下跌了我們要控制好加倉比例,如果一路上漲我們就有必要做好贖回的準備,不便宜的時候選擇持有等待,等到達到自己的收益率再賣掉。如果是寬基,我們可以參考PE值,被低估時可以買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