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本文來源於:https://mp.weixin.qq.com/s/zPmoEInuoWugXuJDQaxT7g

電動汽車的保有量、性價比和普及程度來說,德國已經被包括中國和北歐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甩在了後面。也正是意識到了自身的落後,近年來,德國政府從政策層面上不斷加大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力度。11月4日,默克爾的總理府再次向德國汽車工業的各位大佬打開大門,召開第二屆"汽車峰會",共同商討德國這個汽車之國未來路在何方。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11月4日,在大眾汽車集團總裁赫伯特·迪斯(左)的陪伴下,默克爾為大眾ID 3純電動汽車生產線揭幕(照片來源:Alliance)

倡導新能源出行

默克爾發聲支持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為此,默克爾特別製作了一個網絡視頻,向民眾承諾德國政府會加大對發展未來出行概念的支持力度。這其中不僅僅包括對電動汽車的支持,針對近些年來實用性尚存爭議的自動駕駛和氫燃料電池汽車,默克爾也在視頻中特別強調了它們的重要性。身處最後一個任期,即將告別政壇的默克爾做出鄭重承諾,德國將在2030年之前修建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鑑於德國目前現有充電樁還不到17000個,默克爾的這個目標可謂雄心勃勃。與此相對照的是,根據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在2019年10月最新發布的信息,電動汽車總保有量遠超德國的中國目前才有大約111萬個公共和私人充電樁。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戴姆勒—奔馳的首款純電動城市公交取名eCitaro,已於2018年實現量產,即將大規模投入使用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巨大的實惠

純電動車購買補助提高五成

這次的"汽車峰會"為電動汽車的生產商以及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最大的成果亮點之一就是將德國目前4000歐元封頂的純電動車購買補助大幅度提高50%,至6000歐元。前提是車輛的總價不能超過40000歐元。以標緻汽車在德國市場最新推出不久的純電版頂級配置208來說,6000歐元相當是在32980歐元的原車價格上打了大約18%的折扣。

根據德國交通部長朔伊爾(Andreas Scheuer)的最新表態,德國政府已經準備好向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億歐元。但同時他也強調,不僅僅是政府,德國汽車工業以及能源網運營企業也已經做出了為新能源基礎設施投資的承諾。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戴姆勒-奔馳在斯德哥爾摩發佈了運動車型純電動車EQC

宏偉的計劃

德國加速追趕先頭部隊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德國作為巴黎氣候協議的簽署國,為了實現2030年的減排目標,不得不大力發展新能源交通。德國車商為此已經做了各種前期準備,包括大力擴大品牌內的電動汽車佔比率,以及和法國車商聯合組建大型電池生產基地。2019年5月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和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在巴黎共同宣佈,兩國正在繼續推進其在歐洲生產電池的計劃。歐寶母公司 PSA和法國電池製造商Saft 已響應該倡議。勒梅爾當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已經同意,可為歐洲的電池生產提供高達12億歐元的公共資金。

德國聯邦外長阿爾特邁爾希望全球三分之一的電池生產落戶歐洲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汽車峰會的舉辦,為德國今後的新能源出行樹立了宏偉的計劃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轉型的信號

對於車商 這是一次合適的生意

在有德國"汽車教父"之稱的費迪南德·杜登霍夫教授(Ferdinand Dudenhöffer)看來,剛剛結束的"汽車峰會"對於德國車商來說結果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德國政府會支付6000歐元政府補貼的一半,另外的3000歐元對於德國車商來說是一個相對較小的代價。因為按照歐盟目前的規定,如果歐洲各國車商在2021至2022年期間無法實現相應的減排目標,就需要支付高額罰款。杜登霍夫教授分析稱,平均每輛電動車可以讓德國市場上的車商少繳納大約10000歐元左右的罰款。所以現在讓它們出3000歐元來支持自家產品的銷售,對於車商來說是一筆"相當合適的生意"。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寶馬在電動車領域起步較早,2013年秋季就開始生產i3電動車

大眾領銜舞臺

目標直指世界第一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為了實現年產5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美國電動車企特斯拉近年來忙得焦頭爛額。現在,老牌廠商德國大眾正計劃在2020年底前將電動車產能快速提升到每年100萬輛。

對於大眾而言,依靠成熟穩健的中國生產線,達到預期目標似乎並不算困難。

今年4月,大眾和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建立合作關係,以推動在歐洲的蓄電池生產,並與來自7個歐盟國家的夥伴組建了"歐洲蓄電池聯盟"(EBU),瞄準整個產業鏈,包括原材料、電池技術以及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默克爾在召開汽車峰會當天參觀了大眾汽車在德國的ID3純電車生產線(圖片來源:Alliance)

5月,大眾監視會決定投資10億歐元,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蓄電池。他們希望到2020年底實現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並在2025年將電動汽車產量提高至300萬輛/年,為保證所需的蓄電池供應,已和韓國、中國的多家電池供貨商簽了合同。

與特斯拉不同,大眾汽車不需要花費大力氣在中國新建工廠,只需改造既有的生產線。據路透社消息顯示,大眾正在上海安亭以及廣東佛山的生產基地將原有的燃油車生產線改造為電動車生產線,2020年就將投產,並且在2022年前達到每年60萬輛電動汽車的產能。

如果一切順利,德國大眾的2020全球電動車總產能也將達到100萬輛的目標也許不再遙遠了。

30億歐鉅額補貼 這或是全德撈油水最多的門當

凝結了中國的市場與本土的研發實力,大眾希望儘快實現電動車百萬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