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APP不應是 難以割除的“毒瘤”

□戴先任

網上轉賬繳費、處理罰單、買火車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手機APP處理各種事務。“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手機應用市場中,一些通過相近名稱、類似圖標製作的高仿APP令人難辨真假,給不少用戶造成財產損失。(11月19日新華社)

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APP的功能越來越多,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種事務都能通過手機APP予以解決,這讓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機”,推出各種高仿手機APP“渾水摸魚”獲取不當得利。高仿APP與被仿冒的“官方APP”差別並不大,如果不仔細辨認,難以分清真假,而有的高仿手機APP還處於一些手機應用商店的搜索第一位,這就會具有更大的迷惑性,會對用戶造成更大的誤導。

高仿APP通過應用內的大量廣告賺取廣告費,甚至通過應用盜刷用戶銀行卡,洩露用戶個人信息,利用用戶個人信息貸款,等等。高仿APP的存在,嚴重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也會侵害被仿冒APP的相關權益。

360發佈的《2018年雙十一購物安全生態報告》顯示,一個月時間內虛假仿冒主流購物APP的數量接近4000個,覆蓋設備超過30萬個。高仿APP大行其道,形成了一條損害用戶權益、危害網絡安全的“黑灰產業鏈”,比如市場上有不少做高仿APP開發的第三方公司,5萬元就可開發一個高仿APP。而在多個應用市場,對高仿APP也缺乏必要的管理,在上架APP時,機器審核只進行病毒和兼容性測試,卻欠缺必要的人工審核,以至於讓不少高仿APP能夠成功上架,在應用市場“欺世盜名”。

高仿APP不應該成為難以割除的“毒瘤”,只要各方能夠各盡其責,高仿APP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對此,需要公安、網信等相關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嚴肅查處高仿APP,尤其是對給使用者造成經濟損失、個人信息洩露等情況的高仿APP,就更應給予及時而有力的打擊。而對於應用平臺來說,則也要守土有責,要能嚴把審核關,對入駐應用軟件嚴格把關,將高仿APP拒之門外。對於用戶來說,在下載與使用APP時,也要多一些防範意識,要懂得甄別高仿APP,這樣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網上不僅有高仿APP,還有高仿官方微信公眾號……網絡的便捷,省卻了“上門辦事”的麻煩,也讓一些不法分子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網絡詐騙案件數量連年攀升,讓網絡顯露出“雙刃劍效應”,但帶來便捷的網絡生活,並不必然會衍生各種騙局,高仿手機APP、高仿官方微信公眾號並不是“網絡原罪”。

如果能夠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如果相關各方都能守土有責,盡好各方責任,完全能夠遏制各種網絡詐騙行為。所以,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一句口號,這就要監管部門、網絡平臺、網民等各方形成合力,來共同捍衛網絡這塊“法治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