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劉韻潔:互聯網已進入下半場,5G與實體經濟融合勢在必行

11月20日,2019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就5G與未來網絡發展趨勢與機遇進行分享,他表示,互聯網進入到下半場,要與實體經濟結合,未來網絡與5G迎來發展機會。

 

中國工程院劉韻潔:互聯網已進入下半場,5G與實體經濟融合勢在必行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5G迎頭趕上

目前,網絡功能正在從科研型向消費性、生產型轉型,互聯網在當前社會的消費、生產需求下略顯乏力,主要面臨可擴展性、安全性、移動性及可控可管的問題,進入實體經濟後,網絡面臨重大變革。劉韻潔表示,互聯網業務形態和業務需求正發生巨大變化,未來網絡要適應於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未來網絡應該是智能、柔性和可定製的。“我們現在的互聯網就是一條馬路,沒有針對特定業務的專用通道。”

對此,劉韻潔針對5G發展必須面臨的三個應用場景進行舉例說明:

第一,4K/8K、AR/VR等新業務需求。面向高清、4K/8K、AR/VR等新業務需求等新業務需求,需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低的丟包率,以及更靈活的業務部署能力。

第二,工業互聯網。工業控制業務未來會對網絡提出確定可控的需求。

第三,車聯網。車聯網將基於車載駕駛輔助系統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實現每個車輛個體的“自動行為”;下一代車聯網絡需要承載全景影像、實時測距傳感器輸入等業務,尤其是當剎車、轉向等關鍵功能依賴網絡來傳輸指令時,網絡需要10ms以下的時延、0.2ms以下的發包抖動及99.999%的可用率。

劉韻潔表示,工業互聯網、全息通信、8K/VR等業務的發展,對網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戰,未來網絡/B5G/6G將有非常巨大的場景。

創新技術趨勢正在影響和變革網絡產業形態

劉韻潔認為,2030年的千億級互聯是客觀存在的,5G既能改變社會又能改變世界,中國一定要對未來的科技發展保持高度敏感性。

對此,劉韻潔指出四項關鍵技術:第一,面向各場景的網絡切片技術,確定性的網絡需要硬件的切片才能保證,現在從物理層、鏈路層、網絡層包括企層協議更需要重新優化、重新設計;第二,低時延、確定性時延網絡,如何控制端到端的時延是目前IP網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第三,網絡雲化、雲網一體,構建大規模多雲交換平臺,具備靈活業務控制能力,支持私有云、工業雲、公有云資源統一編排;第四,面向未來網絡的一體化安全理念,實現網絡虛擬化、基於AI/大數據的安全實時監測等。

劉韻潔表示,陸海空天一體化網絡、網絡虛擬化/切片、確定性網絡、光+IP、邊緣計算、網絡人工智能、開放開源等創新技術趨勢正在深入影響和變革產業形態,亟需加強網絡2030技術佈局與攻關。

CENI為未來網絡等技術創新提供基礎環境

我國在計算機操作系統、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一直處於被國外壟斷地位,劉韻強調,網絡操作系統已成為網絡的核心組成部分,對於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正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制高點。劉韻潔說,“原來的網絡沒有大腦,將來網絡要有更大的操作系統,否則端到端的指標都沒有辦法完成,同樣還有業務編排。開放的API接口。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就是5G的大腦。”

國家正在為科技變革做基礎佈局。CENI為未來網絡創新實驗環境,2013年2月國務院8號文件將其列入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啟動實施。目前在12個城市已正式開通運行,應用領域涉及工業互聯網、空間衛星互聯網。

劉韻潔認為,未來網絡創新試驗環境,可為未來網絡/B5G/6G網絡相關技術的創新提供基礎環境。

最後,劉韻潔表示,行業需要紮紮實實進行技術攻關、克服技術問題,工業變革也好,網路變革也好,大家共同努力抓住這個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