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四好農村路 是怎樣打造出來的?——來自四川省 "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的報道

四川民生報道網(周昶名 遂寧攝影報道)今年11月初,遂寧市蓬溪縣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三批"四好農村路"示範縣,這標誌著該縣三年交通大攻堅、聚力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所取得的顯著成效。為此,四川民生報道網記者走進蓬溪,對該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給全縣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實惠進行了實地採訪。

路繞產業旺 鄉村美

在蓬紅公路沿線的紅江鎮紅江村,記者看到,一條平坦亮麗的村道瀝青油路繞著村莊、繞著萬畝綠色蔬菜基地和齊全集團公司百萬頭綠色生豬基地,並延伸到了白坪村和部營村,直達十里農民長街;在整潔的通村瀝青路沿線,一座投資5億元的現代化農業科技體驗園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集現代農業生產示範、科普教育、素質託展、休閒觀光、養生等為一體的、佔地2000畝、農業示範基地達4000畝的中國綠然智慧有機富硒體驗園。

蓬溪四好農村路 是怎樣打造出來的?——來自四川省

天福落溪村通組通戶瀝青油路

在天福鎮村、落溪村、獅山村,記者看到,平坦整潔的通村通戶瀝青油路,圍繞著沿線一排排別具一格的漂亮村莊;圍繞著碩果累累的"可士可"綠色果園;圍繞著 "省級幸福美麗新村"獅山村;圍繞著天福萬象國際農業博覽園和花海。所到之處,記者無不為該縣農村路繞著村莊轉、繞著農業產業轉所感慨!

蓬溪四好農村路 是怎樣打造出來的?——來自四川省

村道路沿線的明月鎮白廟村一角

據瞭解,2015年以來,該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縣委、縣政府將農村公路建設發展作為"改善民生、跨越發展"的突破口,統籌整合各方資源,高規格、高標準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著力構建"外通內聯、通村暢鄉、人便於行、貨暢其流、安全便捷"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交通運輸基礎。

截至目前,蓬溪縣域公路網以成南高速公路、綿遂高速公路、遂西高速公路、遂廣高速公路、國道G318以及國道G350(現為省道S304)為主骨架,縣鄉道及村道為網絡的路網結構。全縣公路總里程達1806.071公里。其中:國道72.673公里,省道77.454公里,縣道94.414公里,鄉道252.633公里,專用公路2.967公里,村道1305.93公里。全縣495個行政村已全部通水泥路,通暢率為100%。

上下聯動 保障得力

據介紹,近年來,蓬溪縣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統籌城鄉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點,實行上下聯動、強化保障。一是從制度入手,構建長效機制。縣政府制定出臺了《蓬溪縣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實施方案》《蓬溪縣促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實施意見》《蓬溪縣農村客運補貼資金管理辦法》,《蓬溪縣關於加強路產路權保護和公路路政管理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以政府主導、行業主抓、共同參與的農村公路發展長效機制,為農村公路快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二是健全機構,強化黨政職責。縣政府成立了"四好農村路"創建領導小組,縣編辦專門在縣交運局設立了工程質量監督股,每個鄉鎮成立了"交通運輸管理站",每個村成立了管護隊,層層落實了專職人員負責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各項工作,為全縣農村公路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三是加大投入,出臺優惠政策。縣委、縣政府把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日常工作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制定了多項資金保障和扶持政策。縣、鄉、村道維修養護管理經費分別按不低於7000元、3500元、1000元/年·公里標準納入年初預算。建安營業稅、砂石資源稅縣級部分全部返還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免收涉及國土、林業、水利、環保等費用(縣級部分)。2016-2018年省幹線和農村公路改造總投資13.1億元,爭取省補資金3億元,利用農發行貸款7.8億元,縣財政匹配資本金2.3億元。

蓬溪四好農村路 是怎樣打造出來的?——來自四川省

農環線天福萬象花海一角

科學規劃 鄉村振興

為了確保"四好農村路"創建成效,該縣一是實施科學規劃、強化"五位一體"的思路。按照"好中選好、優中選優"和"經驗突出、可推廣、可複製"的要求,以群眾實際需求和農村農業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交通、產業、新村、旅遊、扶貧""五位一體"思路,推行"業態、形態、文態、生態""四合一",實現交通互聯、產業互補、旅遊富民、農民增收,服務"鄉村振興",打造建成產業路、景觀路、扶貧路。二是三年攻堅,促進產業發展,實施2016—2018年交通"三年攻堅大會戰",完成了天福等5個鄉鎮農業產業大環線道路建設共4條33公里,服務於食用菌等6大產業園區發展;完成了縣鄉道提升改造20條209.1公里;完成了村道通暢聯網工程131條680公里;完成了生命防護工程(路側護欄)370公里。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欄目組所拍攝的"生態蓬溪、書鄉門第"節目,展示了該縣產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三是交通扶貧,支持了全縣新村建設。2016—2018年,該縣為支持貧困村道路建設和新村聚居點道路建設,專門整合部門資金用於交通扶貧,三年已整合部門資金3273萬元,縣財政補貼資金3280萬元,修建村內硬化路176.2公里,加寬道路36.9公里,受益貧困村64個。2017-2018年,專項投資134.8萬元,新增貧困村錯車道337個,受益貧困村46個。四是依法監管,保障工程質量。嚴格按照《招投標法》、《重點工程管理辦法》、《蓬溪縣農村公路管理辦法》、《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管理辦法》等推進了工程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七公開"制度(公開項目招投標、項目名稱、公路里程、建設結構、建設標準、工程投資、舉報電話)。在縣交運局設立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重點對路面寬度和厚度、錯車道、排水設施、安全設施、交通標誌6個項目實行了嚴格監管。五是強化管理,開展"六個一工程"。該縣還在狠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目上下了功夫,認真落實省了交運廳"六個一工程"。2018年全面完成了縣內農村公路交叉路口核查工作;已完成了國省幹線公路及"四好農村路"示範路段主要交叉路口"六個一工程"。2019年計劃完成縣鄉道公路"六個一工程",2020年計劃完成村道公路"六個一工程"。全面打造幸福美麗鄉村路,營造"暢、安、舒、綠、美"的農村交通環境。

創新模式 提升通行水平

據瞭解, 2018年,蓬溪縣改革創新農村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機制,大力推行了"路長責任制"。縣政府正式印發了《蓬溪縣農村道路"路長制"實施方案》、《蓬溪縣農村地區道路"路長制"工作考核方案》。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18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路長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在縣、鄉兩級設立了"路長辦";在鄉、村兩級實行了"行政路長+交警路長"和村"一村兩路長、一村一路管員"管理模式,以巡查—反饋—處置—督查—通報的流程開展工作,實現農村公路管理全覆蓋,做到"村村有路長、路路有人管",農村公路得到有效保護,道路交通事故大幅度減少。

蓬溪四好農村路 是怎樣打造出來的?——來自四川省

瀝青油路伸進了山溝溝

在農村公路養護方面實行了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分級模式管理,實現了縣有公路管理所、鎮有交管站、村有養護隊,不僅建立健全了鎮交管站、村養護隊的機構和職責,落實了人員和經費,還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推進了農村公路養護多元化、市場化,全縣公路列養率和覆蓋率均為100%,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公路管養主體缺位的問題,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管理目標。

蓬溪四好農村路 是怎樣打造出來的?——來自四川省

客車開進拱市村

據蓬溪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左致遠介紹,去年,全縣公交車從私營成功改製為國營,線路從縣城區延伸到寶梵、鳴鳳等鄉鎮,實行殘疾人和縣域內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31個鄉鎮具備條件的建制村班車通達率達100%,已建成農村客運招呼站83個,群眾"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美好願望已得到了實現。

據瞭解,全縣已建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全縣已有物流企業11家,快遞網點658個,並實現鄉鎮全覆蓋,行政村通達率達95%以上。"交通運輸+特色農產品","交通運輸+電商"等扶貧新模式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