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全力打造贵阳北部旅游目的地

白云区全力打造贵阳北部旅游目的地

今年国庆假期,从西安回贵阳探亲的王欣瑶连续两天去泉湖公园“打卡”。“没想到以前乱兮兮的地方现在修成了公园。”王欣瑶说,她第一天和家人在公园里爬山游湖,第二天散步时又不知不觉地来到公园,还顺便去旁边的梵华里小镇给家人买了衣服。

今年30多岁的王欣瑶是土生土长的白云人,家住泉湖公园旁的华颐蓝天小区,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已经快十年。每年过年回家,家乡的变化都让她感受深刻。“一年一个样,越来越美了。以前这片是脏、乱、差的典型,哪能想到现在成了这么热闹的生态公园。公园有山有水有景观,商业街有玩有吃有品牌,门口还有旅游直通车,功能配套很齐全,连房价都跟着涨了。”王欣瑶说。

王欣瑶所说的泉湖公园,如今是市级示范性公园。但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处脏、乱、差现象突出的城中村,有380余户人家、10家小作坊,附近自发形成了一个二手车交易市场,加剧了周边道路的拥堵。

回应民生诉求,提升城市品质。2016年5月,白云区按照“还湖于民、还生态于民、还文化于民”的理念,全面启动了泉湖片区的整体升级打造,以空山、孤山、无名山、泉湖、梵华里小镇等为基础,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商业开发为一体的城市文旅综合体。公园引进生态技术治理,设计开放式空间,植入群众体验功能,提升区域环境形象,同时解决百姓休闲、生活、娱乐、购物等需求。

泉湖公园2017年元旦开园,当年累计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成为市民与外地来筑游客追捧的城市旅游休闲新去处。

泉湖公园的建设,只是白云区坚守生态底线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例证。

近年来,贵阳市开启“走进绿色,感受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白云区紧抓全市建设“千园之城”、推进“产城融合”等机遇,将生态绿色融合发展贯穿于城市经济发展全过程。同时,白云区结合自身生态及文化资源,推进“旅游+”大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泉湖公园、梵华里小镇就是“旅游+生态”“旅游+商贸”的示范。

在城区,白云区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凝心聚力打造功能协同、品质提升、产城融合的智慧生态城区。以全域旅游、绿色生态、品质提升等为导向,白云区全域布局、全面融合、全民参与,加快推进泉湖片区、大山洞片区、金融北城片区、电解铝片区等开发建设,让工业老区增添新动力、迸发新活力,全力打造贵阳北部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结合老旧城区开发建设、棚户区改造、水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白云区建成市级示范性公园泉湖公园、七彩湖公园、曹关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结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贵铝“退城进园”等工作,承载着白云工业印记的302(贵铝)工业原址文创产业园在贵阳市第十届旅发大会举行当天建成开园;结合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等项目,白云区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全区已有社区公园、城市公园等各类公园100余个,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

在乡村,白云区致力于以青山绿水留住乡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按照“农文旅一体化、村寨集市一体化、山水人一体化”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融合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蓬莱仙界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城镇互动,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助农、产城互动、综合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升级,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前,蓬莱仙界景区已成为贵阳市民耳熟能详的乡村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成为老百姓热衷前往的“天然大氧吧”。

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一个个热点关键词,正融入白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白云区以回应百姓关切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以智慧生态旅游城市为导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产业新城、品质白云”,传统工矿区的城市形象正转变为绿色生态全域旅游多元发展的魅力之城,越来越多人更愿意来到白云区创业安居、旅游休闲。

生态效益提升、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了白云区中高端消费,推动了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泉湖公园为例,周边半径辐射范围内可供开发的土地为2000余亩,因公园建设带动相关发展要素集聚,预计每亩土地增值100万元,土地实现增值共计20亿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00亿元以上,可创造税收近15亿元,直接盘活了周边紧邻的5个烂尾、滞销楼盘60余万平方米,销售收益净增8亿元。

白云,一座智慧生态的旅游新城,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中高端消费,助推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