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薦書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概論》出版

新書推薦

上古荐书丨《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概论》出版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概論》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徐世虹主編)

著者: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版次:2019年10月1版1次

ISBN:978-7-5325-9334-7

篇幅:378面

裝幀:簡體橫排、平裝

定價:88元

內容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是目前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專門從事古代法律文獻整理研究的學術、教學機構。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35週年之際,該所集合所內外專業科研力量集體編撰《中國古代法律文獻概論》以為獻禮。該著為徐世虹教授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之一。全書以法律史學與歷史文獻學之交叉研究等多元視角,綜合並借鑑了歷史文獻學、簡帛學、金石學、古文書學、文學與法律史學的交叉研究前沿成果,分中國古代法律文獻概述、金文法律文獻、出土簡牘法律文獻、石刻法律文獻、唐至清代的立法文獻、正史《刑法志》、古代判例判牘文獻、古代司法檔案文獻、古代契約文獻、古代律學文獻、古代文學中的法律資料共十一部分,對中國古代各類型的法律文獻的典籍、研究成果、研究動向、發展趨勢等展開敘述。《中國古代法律文獻概論》作為一部融合法律史學與歷史文獻學之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兼具教材與論著特性,視角獨特,結構謹嚴,條分縷析,敘述詳贍,考證精細,典籍介紹與學術史梳理兼備,力圖打造為完善這一交叉學科培育建設的成果之一,是近年法律史方面難得的成果。全書由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研究所、蘭州大學法學院等高校各法律史學文獻各領域的領軍人物合力撰寫,更體現了該著的權威性。

前言(徐世虹)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在當下的學科體系中,涉及法學與歷史學兩個一級學科。在法學學科,中國法律史是一門成熟學科,對基礎文獻的重視自研究之始即為先學所強調,百年來在學科建設與發展中人們認識一致,身體力行;而在歷史學科,文獻學的學術歷史更為悠久,學科譜系下的歷史文獻學作為二級學科也已發展日久。在中國古代法律發展的歷史中,文獻因法制而生,法制因歷史而存,因此文獻的生成、發展、傳承、擴充,都不能脫離“中國古代歷史”這一特定的範疇。換言之,不能用有別於中國歷史文獻固有的理論、方法、語言來認識、總結中國古代法律;與此同時,單純以文獻學的方法研究古代法律文獻,恐怕也不易融入既有的律學傳統與現有的學科譜系。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的整理研究既不能脫離歷史文獻學而為之,亦不能偏廢法律史學而獨行的現狀下,古代法律文獻學恐怕就是融合二者的合理切入點之一。事實上,它也已是目下客觀存在且有待進一步提升、完善的新的學科發展點。

基於這一認識,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於2012年以“法律文獻學”為題申報了中國政法大學第一批交叉學科培育建設項目,同年獲得批准及資助,2018年又獲得中國政法大學第二批交叉學科建設項目的繼續支持。幾年來,在培養人才、完善課程體系的同時,編撰一部兼具論著與教材性質的讀本,一直是實施學科建設的一個具體目標。如今此書集眾人之力而成,可視為學科建設的主要成果之一。

本書撰寫者如下(以撰寫章節為序):

緒 論 徐世虹(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第一章 李 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第二章 徐世虹

第三章 李雪梅(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第四章 趙 晶(第一至第四節,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李典蓉(第五至第六節,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

第五章 趙 晶

第六章 郭瑞卿(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第七章 張蓓蓓(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第八章 阿 風(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第九章 李守良(序言,第一、二節第一部分,第三節,蘭州大學法學院)

徐世虹(第一、二節第二部分)

第十章 孫 旭(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此書雖然集眾人之力且歷數年而成,但由於各種原因與無奈,必存不備或謬誤之處,尚請學界不吝賜教。

2014年,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30週年之際,研究所實施了編輯出版“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的計劃。叢刊為開放式的系列叢書,不定期陸續推出,目前已出版數種。叢刊的出版,得到了中國政法大學重點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經費的資助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支持,對此謹致謝忱。

謹以此書紀念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35週年。

2019年1月1日

目 錄

緒論/1

第一節 範圍與存量/2

第二節 類別/7

第三節 整理研究 /12

第四節 研究展望/18

第一章 金文法律文獻/21

第一節 文獻概述/21

第二節 整理與研究/22

第三節 “治地之約”與“治民之約”/33

第四節 兩週金文中的法令/45

第二章 出土簡牘法律文獻/55

第一節 文書與文獻/56

第二節 性質辨析/ 60

第三節 類別及其內容之一/64

第四節 類別及其內容之二/82

第五節 研究展望/91

第三章 石刻法律文獻/94

第一節 概念界定、整理模式及分類/94

第二節 發展演變及時代特色/106

第三節 研究現狀與趨勢/118

第四章 唐至清代的立法文獻/126

第一節 歷代律典/126

第二節 唐代的令、格、式與《唐六典》/ 140

第三節 宋代的條法事類/153

第四節 元代的條格與斷例/160

第五節 明代條例與事例/169

第六節 清代的“例”、則例、省例及其他/174

第五章 正史《刑法志》/183

第一節 點校整理/184

第二節 多語種譯註/188

第三節 文本型構分析/193

第六章 古代判牘文獻/200

第一節 文獻概述/200

第二節 體例結構/205

第三節 價值與內容/211

第四節 研究狀況/223

第五節 研究展望/230

第七章 古代司法檔案文獻/233

第一節 文獻概述/233

第二節 存藏情況/238

第三節 整理研究/252

第四節 古代司法檔案與法律史研究/254

第八章 古代契約文獻/263

第一節 早期契約的發展/263

第二節 宋代以後契約樣式與語言的變化/270

第三節 古代契約的發現、整理與研究/289

第四節 契約與法律史研究/299

第九章 古代律學文獻/302

第一節 先秦至魏晉時期的律學及其要籍 /303

第二節 隋唐宋元時期的律學與典籍/310

第三節 明清律學與律學著作/316

第十章 古代文學中的法律資料/339

第一節 古代文學中法律資料研究概述/339

第二節 明代小說中法律資料的主要內容 /344

第三節 明代小說中法律資料的優、缺點/365

上海古籍出版社

傳播千年文明 奉獻傳世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