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人你知道吗:广东和广西,为什么不是“广南”“广北”?

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这三对省份的名称的由来,就算不是很了解历史地理的人,也能大概猜测出来是因为什么而区分的,无非就是河流,湖泊和山脉嘛,没错,洞庭湖、黄河、太行山就是它们最原始的地理分界线。


但是我们灵山所在的广西,广东、广西这个“广”,又有什么具体指向,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前几日也有人问我。两广地区在古代属于岭南地区,到了唐朝的时候,岭南地区被分成了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这可以算广东广西最早的雏形了。这种称谓真要是流传到现代,广东、广西应该很可能叫做岭东、岭西。

从宋朝开始,两广之分就正式开始了,而这个两广中的广就是指的"广信"。什么是"广信"呢?广信是汉朝时候的交州首府,当时的广信是整个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南越国向南开拓,将骆越(今越南北部)收入版图。

汉武帝时灭南越国,在岭南地区及越南设九郡,即南海(今广州)、苍梧(今广西梧州)、郁林(广西桂平)、合浦(广西合浦)、交趾(越南东京)、九真(越南清化)、日南(越南顺化)、珠崖(海南海口)、儋耳(海南儋州)。

西汉中期后,在全国设立十三个刺史部,其中在岭南设“交趾刺史部”(又称交州刺史部),辖岭南九郡。

东汉末,弃海南岛(即珠崖、儋耳二郡),岭南九郡变成岭南七郡。交趾刺史部的治所就设在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县)(有时也设在交趾龙编),从公元前106年起三百多年时间,广信是岭南的首府。

广信县名称来源于“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也许有人会有疑问,现在的广信(封开)地处偏僻,如何在古代会成岭南的首府?

这得从秦代说起,秦凿通灵渠,开劈了一条从中原进入岭南的便捷通道(相当于现在高速公路),当时的人们从湘江逆流而上,过灵渠,再沿漓江顺江而下,最先到达的就是西江流域,所以西江流域是广东开发最早的地区。而地处西江流域的广信县地处交通要冲,经济繁荣且相对整个交州而言位置居中,被设为交州的首府十分合适。
  

公元226年,步骘上书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为交州,治交趾龙编;合浦、南海、郁林、苍梧四郡另设一州,治所在苍梧广信,以广信的“广”字为名,取名为“广州”(这是“广州”一名的最早来源)。

步骘到番禺一带考察,认为番禺的风水极佳,将广州的首府迁到番禺,广信自此结束了它作为岭南首府的历史。而岭南在古代又被视为外夷,广信就相当于这个地区的中心。

宋朝时期就以广信为分界线,划定广信之东为广南东路,广信之西为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广西称呼的前身。

古代广信城市的位置今天存有争议,有“广西梧州说”,有“广东封开说”,但其实这两个地区紧紧挨着,都属于两广交界处。以广信为中心和分界点,广东广西的叫法就由此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