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能否拯救人人?社交江湖已今非昔比

當年,社交網絡還是一片荒蕪,人人網幾乎佔據了大學生們的網上休閒時光,地位不亞於今天的微信。近日,承載著 80 後集體青春回憶的“人人網”APP悄然上線,引發一波“回憶殺”。悄然上線的人人,迅速在App store排行中飆升至第8位,引來眾多網友回憶青春及校園時光。

“回憶殺”能否拯救人人?社交江湖已今非昔比

迴歸後的人人頁面仍為藍白配色,實名制註冊,保留了主頁面功能分區和用戶歷史數據,將陸續開放學習工具、小遊戲、樹洞、表白牆等功能。用戶原本的賬戶可以直接登錄,但有網友反映,舊友的新鮮事、動態等都還停留在多年前,即便能夠登錄也沒有看點。

顯而易見,人人網內部比用戶更清楚產品狀態,或許為了避免沒有太多時效性信息帶來的體驗不佳,APP中還加入了明星試圖拉起活躍度,有網友表示在“你可能認識的人”看到了明星,與微博頗為相似。

然而,對於人人網的迴歸,部分網友並不買賬,認為“離我們想要的版本相差甚遠”,對於APP的發現頁面也大肆吐槽,認為在擴展搜索中加入PPT素材(跳轉花瓣網)、論文(跳轉愛學術)、興趣學習(跳轉好課網),是在重蹈網站時代的覆轍——隨著內容平臺的崛起,大批創作者從“手”伸得過長的人人網出走,使其原本的長板內容生產力逐漸消亡。

“回憶殺”能否拯救人人?社交江湖已今非昔比

2005 年,王興參照Facebook回國創辦了校內網,主打大學生實名制交友,申請需要實名+學校認證。上線三個月即獲得 3 萬用戶,一時間,“上校內找老同學”也成為當時年輕人的流行語。隨後王興退出,陳一舟接盤併為校內網找到了商業變現模式,接到了軟銀等公司的4.3億美元融資,這在當時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一筆私募融資。

在2008年前後,大量社會熱點的碰撞激發了高校年輕人的討論與思考,各色觀點內容被生產,不同的圈子和陣營也在校內網上形成,當時的校內網聚集了大量的意見領袖和優質內容。2009年,“校內網”更名“人人網”,這意味著當時國內最大的校園交友網站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面向所有人的實名制社交平臺。

2010年,人人網的實際管理人許朝軍離開,隨後高層動盪。2011年,人人網如願上市,但在公司發展策略上已失去了方向,跟風做了遊戲、金融、直播、區塊鏈,唯獨沒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留下一點身影。2015年,人人網甚至放棄了曾經的核心特質——實名制,在轉型中漸漸失去聲音。

“回憶殺”能否拯救人人?社交江湖已今非昔比

2018年11月,多牛傳媒收購人人網時,其聯合創始人王樂曾表示,“有情懷,喚回用戶不難”。然而儘管短期內大量用戶迴流,但人人網能否真正留住用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網絡中殺出一條“血路”,仍要打一個問號。

對於80後老用戶而言,下載完曾經的老照片,新鮮感會迅速褪去,平臺上的校園應用無法匹配用戶現階段的需求;對於新生代用戶而言,或許會因為輿論對產品進行關注,但逆反心理可能反而讓他們拒絕一款“老年人”使用的產品。此外,目前校園社交APP產品多樣,除了承載功能越來越豐富的QQ外,超級課程表、黑白校園等以校園為場景的社交應用已經搶佔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