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夏朝在哪裡?這個被爭論了一百多年的話題至今仍無答案。

雖然國內學者普遍認可夏朝的存在,但在國外學術界,大部分人只承認中國的上古史是從商開始的,三皇五帝與夏朝都只是傳說而不是歷史。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2019-03-29河南省洛陽偃師市,偃師商城博物館,夏代,青銅爵

一、史書上的夏朝

因為夏朝蹤跡是在太過難尋、虛無縹緲了,記錄夏朝的文字(最早可見於周朝的《尚書》)比夏朝晚了1000多年,除此之外,再無任何文字可以證明,因此,夏朝的歷史實在很難令所有人信服。

除了真偽難辨的《尚書》以外,最系統、最具權威的史書就只有司馬遷的《史記》了,但其記載的也不過幾則含糊不清的故事:大禹治水、太康失國、少康中興以及夏桀亡國,除此以外,比較特別的就是司馬遷所羅列夏朝帝王世系表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如若夏朝真的只是虛無縹緲的傳說,那麼這些帝王的名字從何而來?

同樣是曾經備受質疑的商朝,司馬遷也給出了一份商王世系表,後來經與甲骨卜辭對照,證實司馬遷所提供的內容內容絕大部分是準確的,可見司馬遷當年必定是有所依據才寫下的商朝歷史。

那麼,夏朝會不會也是如此?只可惜,我們至今也找不到證據證明太史公所言非虛。

二、考古中的夏朝

文字太過難尋,那麼都城、建築遺址總能留下痕跡的吧?

根據古書上夏朝的都城範圍,考古學家進行了多次勘探發掘,最終一致認可來自河南的二里頭遺址,是目前最為接近夏朝王城的地方。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二里頭遺址距今約3700年,這裡生活著兩萬多名居民,有著寬闊的大道,以及龐大的宮殿群,其規模足以傲視當時的整個東亞地區。

儘管如此,在遺址中考古學家仍未能找到任何證明這裡就是夏都所在地的直接證據

甚至有人懷疑,這裡其實是商朝前期的都城或者勢力範圍,因為其所處年代更接近商朝早期,並且距離商朝的另一個都城,偃師商城僅有6公里的距離,所以,二里頭遺址的出現,仍無法完全證明夏朝的存在。

三、甲骨文中有夏朝嗎?

夏朝人自己留下的蹤跡難尋,難以自證,那麼換一個角度看,從他們的敵人——滅夏的商人那裡,是否能找到其存在的痕跡呢?

很遺憾,還是沒有,無論是商朝的青銅器還是出土的十數萬枚甲骨上,考古學家至今找不到任何關於“夏”的文字記載。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中國的歷代王朝,自周開始,但凡新朝建立,或明或暗,總歸要對前朝貶損一番,或借其告誡後人吸取教訓,或借其對先祖建立新朝的豐功偉業歌功頌德。

但唯獨商人是一個例外,所有史書都說商湯革了夏朝的命,建立了商朝,然而商人上上下下對這一改朝換代、光宗耀祖的“大事件”竟隻字未提

所有甲骨文中,找不出關於“夏”國,或者“夏”族的任何記載,就好像“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史書記載,商湯是滅夏的開國之君,目前已發現的甲骨中,與其相關的卜辭有680餘條,大多為歌功頌德的讚譽之辭,卻絲毫不見商湯滅夏的偉大功績,實在令人疑惑不解。

除了開國君王,商湯以前的商人先祖甲骨卜辭也提到過不少,比如王亥,但是,按照後世史書的說法,商人的祖先都應該是夏朝時的諸侯,或者部落首領。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正如周人的先祖季歷、姬昌,就是商王朝所屬的西伯,周人對此也毫不避諱,以此推之,如果商人真的曾經從屬於“夏”或者類似的王朝,不可能對其隻字不提。

在時間上,緊接著夏而建立的商王朝,在其所有的文字記錄中,均找不到夏的身影,這不是很荒謬嗎?

你能想象,周不提商,漢不寫秦,唐不論隋嗎?

除非,商才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在此之前,一片空白,如此,商人的行為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那麼,商朝建立以前,華夏大地到底是怎樣一番局面呢

四、商朝以前的中國

從甲骨卜辭中,我們可以獲知一些信息,比如,被商人稱為高祖的王亥,他經常與周邊的部落進行牛羊交易,在某次前往交易的途中,不幸被有易氏殺害,王亥的兒子上甲微與河伯借兵,為父報仇,這與後世的史書,如《史記》、《竹書紀年》等文獻記載均能相互印證,可見,應該屬於史實。

由此可知,商人在未建立商朝之前,有著自己的文明與勢力範圍,與周人擅農耕不同,他們可能更擅於貿易,在同一時代,其周邊生活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部落、方國,比如有易氏部落、河伯部落,以及後來被商人吞併的土方、鬼方等等。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這些不同的部落、方國,其文明程度應該有所區別,與春秋戰國一樣,出現一些比較強大霸主是很有可能的。那麼,當時是否存在一個如同“天下共主”一般的”的“夏王朝”存在呢?

有一部分學者持否認的觀點,他們認為,夏是不存在的,它的所有故事,都是周人憑空捏造。

他們推測,周人推翻了商朝以後,為了取得其統治的合法性,杜撰出一個商湯滅夏的故事,並聲稱自己是夏人的一脈,以此來證明,推翻商朝,不僅是順應天命,而且還是奪回先祖的遺產而已。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周人把夏朝描繪得文明昌盛,以證明自己淵源有自,繼承的不是商人的文明成果,而是夏。

這種推測不無道理,至少可以解釋一部分歷史謎題。

但是,不要忘了,周人建立政權時,華夏大地上還存在著大量的商朝遺民,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貴族,如果周人真的撒下如此彌天大謊,商朝遺民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五、更可能的真相

因此,我認為,周人即使要進行改編,也是有所依據,歷史的真相可能是這樣:

一、商朝以前,中國並未出現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甚至王朝這個概念也是西周以後才有的產物。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商以前的中國,也就是龍山文化到二里頭文化這段時期,華夏大地上,星羅棋佈地分佈著眾多部落與方國,商是其中之一,夏也是其中之一,商為東夷的一支,而夏的勢力範圍應該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兩者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從屬,在政治上,屬於平等地位。

二、大禹確實是夏部族的先祖和首領之一,也治水有功,夏部落的文明繼承於更早的黃帝部落,大禹的夏部落可能與堯舜部落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大禹藉由治水之功,壯大了個人勢力,吞併了堯舜部落——這點從山西陶寺遺址晚期文化層大量被破壞的痕跡上可證明。

經太康中興,夏部落成長成為一個強大方國,他們擁有發達的手工業與農業文明,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天文曆法——夏曆,並影響著周邊的部落,爾後過了數百年,夏由盛轉衰,最終結束於夏桀之手。

與此同時,商部落不斷髮展壯大,由東向西不斷吞併各方勢力,最後由湯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帝國——商。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三、商人的甲骨文裡沒有用“夏”來指代任何一個方國,很有可能是因為商人崛起前,夏已經衰落,並亡於他人之手;

或者當時的夏已經衰落到無法與商相提並論,僅僅是眾多被商人吞併的部落方國之一,所以未被商人特意提及。

四、到了武王建立西周以後,開始有了大一統的王朝概念,為了鞏固政權,也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周人把這種新的觀念強加在商以及商以前的歷史上,把與自己同宗同源的夏抬高到王朝這樣級別,並添油加醋地改編了商湯立國的故事。

大禹治的到底是哪“朝”的水?

於是,夏,從一個地區性的霸主,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第一個王朝。

五、夏部族稱霸中原的時代,文字還未真正被創造出來,人們多以結繩記事,或者以簡單的符號文作為族徽與部落標誌,這也是為什麼在二里頭文化遺址中,找不到文字證據的原因之一;

夏滅亡之後,族人四散各地,其中一支西遷到陝西一帶,發展成為後來的周人,還有一支(很可能是直系後裔)在西周建立後,被周王分封在杞地,建立了杞國。

綜上,由夏部族建立的夏國是存在的,但它並未發展成為如商、週一樣強大的“王朝”。

中國的“家天下”或許是從商才開始的,但華夏文明的誕生必定遠遠早於商朝,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良渚文化……這些4000-5000年前的文化遺址,已經向世人證明,早期的華夏文明並非單一的線性發展,而是猶如滿天星斗般分佈於中國各地,最後逐漸匯聚在一起,凝結出一顆顆光輝燦爛的果實。


  • 以上內容為阿中說文史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