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生不同衾死同穴

美国经典电影《廊桥遗梦》讲述了一个非常简洁的故事:一对中年男女偶然的邂逅,然后爆发出一段电光石火般的恋情。三天的柔情蜜意之后一切必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回归原位,但他们的爱情却在彼此的记忆里持续了一生。生不同衾死同穴,他们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了曾经热恋的那座廊桥:罗斯曼桥。


《廊桥遗梦》:生不同衾死同穴

也许一段不能彼此相伴的爱情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爱情,却也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爱情。《廊桥遗梦》和普通的一夜情不同之处在于,女主人公因为一段中年的邂逅而复苏了心中的梦想,她的一生因为这短短三天的爱恋从此成为另一种活法,她用此后的一生书写了这段美丽的邂逅,让自己原本黯淡无光的岁月变得熠熠生辉。

就像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对她说的那样:“弗朗西斯卡,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在最后告别的时刻,他又对她说:“我要让你相信,这短短三天的相处绝对不是一段可有可无的风流韵事,不,这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廊桥遗梦》:生不同衾死同穴

罗伯特金凯作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因为工作和爱好摄影而到处漂泊,他与弗朗西斯卡这个美丽的有夫之妇的相遇与热恋,让他在疯狂与理智之间痛苦地挣扎,这是一个隐忍的男人,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男人。他的理智表现在他一切都顺从她的意愿而行,虽然他更想带她走,而她也想和他一起去浪迹天涯,寻找自己曾经丢失的梦想。但她知道这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尤其对自己的丈夫和儿女来说。

她为此抱怨:“大家都不了解,女人决定结婚生子之时,她的生命一方面开始了,另一方面却结束了。生活开始充斥琐碎的事,你停下脚步,呆在原地,好让你的孩子能够任意来去。他们离开后,你的生活就空了。你应该再度向前,但你已忘记了如何迈步。因为长久以来,都没有人叫你动。你自己也忘了要动。”

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影片,或者说这部小说,讨论的并非简单的情感问题,而是所有中年人在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寻回自我,如何从琐碎的生活泥潭中拔脚,在精神上重新出发,赋予生活新的意义。罗伯特金凯的到来并非单纯地带着一个中年人的荷尔蒙到来的,如果真是如此,他也无法唤起弗朗西斯卡在心中沉睡已久的激情。他所带来的还有关于未知世界的梦想,和一个又一个奇幻却异常真实的故事。或者说他是带着自己的梦想而来的,他的梦想在不经意间便唤醒了曾经有着另一种梦想的弗朗西斯卡沉闷而琐碎的家庭主妇生活。同时,他还为她带来了爱情,那是与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完全不同的一种情感,是可以令人沉迷、激动、兴奋,甚至愿意为之死去的情感。弗朗西斯卡在罗伯特金凯的身上几乎发现了另一个自己,那是一个富于激情,眼神焕发着夺目光彩,谈笑间嘴角上扬永远不觉得疲惫的自己。

《廊桥遗梦》:生不同衾死同穴

正因为如此,他们都挣扎在彼此衷心却不能拥有的绝望之中,最后为了不打破家人现实生活的宁静,而回到各自原来的位置。多年之后,她收到了他的骨灰和那三天相处的照片。他要她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他们曾经相恋的罗斯曼桥,她在日记中记载了他们的故事,并留下遗嘱给儿女,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同一个地方。她在信中写道:“我活着的时候,属于这个家,但愿死了以后,属于他。”

一如《廊桥遗梦》的作者在小说中所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人们用一分钟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去喜欢一个人,用一天去爱一个人,而最后却要用一生去忘记一个人,而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因此,分别之后的男女主人公都因为这段不能拥有却无法忘怀的爱情生活在长久的怀恋之中。罗伯特金凯直至死前也没有打扰弗朗西斯卡平静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了死后的陪伴。

《廊桥遗梦》:生不同衾死同穴

我想,生不同衾死同穴,这样的故事能与《廊桥遗梦》相媲美的也只有东方的古典爱情梁祝化蝶了,不同的是梁祝的故事充满了凄美与悲壮,甚至凄惨与哀怨。《廊桥遗梦》却是一种温暖的诀别,是理解、宽容以及与人为善的慈悲。也许这就是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这里没有那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的激愤与悲情,有是只是在天地的两端彼此怀想,却永不道破的至爱无言。

《廊桥遗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其故事的简单,虽然男女主人公内心充满了狂风暴雨般的挣扎甚至垂死一般的痛苦,但却选择了理智的动情,而不是绝望的纠缠,才让整个故事拥有了一种静谧温暖的力量,一种深邃的宁静与慈悲,整部影片由此便获得了一种永恒魅力,来自于温暖爱情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