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奇葩說》裡,牛人真多!

黃執中、陳銘、馬薇薇、姜思達……他們觀點新穎,能言善辯,金句頻出,讓你笑著就能理解其中的大義。

可有一個人的發言,你必須要全神貫注地聽——

她言辭犀利、語速很快,專業術語張口就來,說辭相當不接地氣,只能讓你感慨“吃了沒文化的虧。”

這個人就是——詹青雲。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1

詹青雲是誰?

她是邱晨的徒弟,哈佛女博士,著名的“學霸型辯手”,被網友評為“腦性感女神”,擁有“如黑雲壓城一般的恐怖邏輯”。

2014年,她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參加第二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並一舉奪魁,還獲得了最佳辯手。

2015年,詹青雲又參加了《精彩中國說》並獲得了節目總冠軍。

2018年,代表哈佛耶魯大學聯隊參加“2018華語辯論世界盃”,再次斬獲總冠軍,並獲得總決賽“最佳辯手”。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去年,詹青雲在《奇葩說》第五季中,以邱晨徒弟的身份初次登場。

這個一身書生氣的女生,一開口便與其他人不同。

她用梁祝辯職場,用文學論悲傷,用生物學談兩性。

每次她只要開口,就會把辯題提升到不一樣的高度,還能引經據典,知識量龐大。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她和師兄陳銘“神仙打架”,一戰成名。

90秒的辯論,兩人輪番進行哲學轟炸,敏查漏洞,又以乾貨反駁,深度挖掘辯題,讓人不禁痴迷知識的魅力。

作為觀眾的大家,看著場上兩位唇槍舌劍,只能感嘆,這個真的超綱了……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而“別飲一杯忘情水”中,她從《西線無戰事》到《霍亂時期的愛情》再到《美麗新世界》的龐大閱讀量,讓“看詹青雲覺得要多讀書”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很多人說,看到詹青雲的樣子,覺得博學的女人太美了。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奇葩說》第六季迴歸,詹青雲依舊不負重望。

從第一場“每個人都可以一鍵復活最愛的人”辯題,和程思博上演一場“正方”科技之光vs“反方”人性政策的神仙打架。

她又是一如既往地,以理性智慧與戳心情懷的剛柔並濟,闡述直指人心的論點。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和許吉如首戰,強強碰撞火花四射,一場“精緻窮與巧克力味shi”的重口味爭論,再登熱搜。

在反對“精緻窮”的論點中,她從經濟學論三觀,以場景引共情,直戳當下年輕人為享受一時快樂而超前消費的痛點。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當代青年都有一種“通病”:要減肥,碼了等於做了;要學習,碼了等於做了;要旅行,碼了等於做了。

唯獨在讓自己變“精緻”的這件事上,大家都有一致的行動力:買了等於精緻了。

在以前,有錢人家的生活被稱作“精緻”;而現在,一種看似體面、愜意又處處消耗著人民幣的生活方式才是“精緻”。

而青雲一針見血:那不是精緻,而是我們自我感覺距離“精緻”最近的時候。

解釋“精緻窮的精緻,是商家定義的慾望陷阱”時,詹青雲連用蓋泡麵的Kindle,玩手機的瑜伽墊,論證“和精緻距離最近的時刻,是我們下單的那一瞬間”。

只能說,這樣的比喻,笑著扎心。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和“老奇葩”傅首爾的辯論,旁徵博引、行雲流水。

被傅首爾評價:“聽青雲辯論就像被風親吻。”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作為一個辯手,詹青雲的優秀有目共睹。

而當你看過她的經歷,再看看她在臺上獲得的掌聲,你會打從心裡說出一句:她值得。

2

《奇葩說》舞臺上認識的詹青雲,是哈佛博士,是高材生,是辯論高手,是不折不扣的精英分子。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些標籤背後,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詹青雲曾說:“跟別人介紹說我是哈佛博士,頭銜很光鮮,但別人永遠不會知道你為這個東西付出了多少代價,我真的是為這個東西付出了我的全部啊。”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詹青雲出生在貴州農村。

母親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是普通工薪。

最初,她在老家鄉村小學讀書,全校僅有兩位老師——一位教語文和思想品德,另一位教數學和其他所有科目。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四五歲時,詹青雲是鄉鄰眼中的“神童”,四大名著的故事都能滔滔不絕地講出來。

可一上學,她就跌落“神壇”,成了開竅晚、學習差、最讓老師心煩的學生。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作為中學教師的媽媽,為了讓詹青雲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把她從鄉下的外婆家接到身邊。

詹青雲開始了從鄉村到縣城,再到省重點中學,轉學六次的求學生涯。

從小學到高中,從尖子生到吊車尾,讓她習慣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往上走的過程”,也比別人體會到生活的落差。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憑著不懈的努力和骨子裡天生的漂泊闖蕩之氣,詹青雲先在香港中文大學唸經濟學,隨後又申請了政治學博士學位。

但老師一句“我們政治學做學術,不解決問題,只觀察現象”讓她頓生失望之心,輟學去了哈佛學法律。

又因各種機緣與把握,逐漸在各類辯論節目中嶄露頭角,成為了網友口中的女學霸、辯論大神、大魔王。

她說自己是知識的既得利益者,但她的知識甚至她的一切所得,都是數倍的付出換來的。

她習得的知識,不僅是力量,也是改變人生的籌碼。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詹青雲的經歷就是“知識改變命運”最好的寫照。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讀書的意義,“知識改變命運”獲得了堅持的勇氣,感覺到了才華的魅力。

正如她所言:“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取經的那條路。”

讓詹青雲成為如今的詹青雲的,不是讓人羨慕的哈佛學位,而是去向哈佛的修煉之路。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為了上哈佛,詹青雲借了100萬。

100萬,對於一般家庭來講不是小數目,更別說是對於她這樣的家庭,100萬是天文數字。

有這筆錢,做點兒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選擇去留學?

出國留學又能收穫什麼呢?眼界?閱歷?這些虛無縹緲又似是而非的東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或許我們覺得不重要,但詹青雲說很重要。

這或許就是眼界的高低,當她踏出這一步後,看到的更多,也擁有更多堅守。

第五季《奇葩說》中,薛兆豐評價詹青雲:“她窮不窮?她貧,但她不窮。”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如果,沒有對知識的追求與信仰,如果沒有在哈佛這樣的頂尖學府刻苦求學,想必我們也看不到一個在辯論舞臺口吐蓮花、如此光彩照人的詹青雲。

她在奇葩說舞臺上的據理力爭,舌戰群儒,用那些深刻而富有內涵的知識理論征服對手的時候,她就是最奪目耀眼的星星,是多少個100萬也換不來的。

3

對於每年上百萬的留學生來說,“出國留學對人的一生有多大影響?”一直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有人覺得出國留學豐富了自己的履歷,有人覺得出國留學讓自己徹底逆襲了人生。

毋庸置疑的是,出國留學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而且這種影響隨著留學時長的增加,變得越來越深,一個人的思維、觀念、態度……都會隨之發生改變。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2018年,英國首相梅姨訪華,在武漢的交流展會上,作為中英靈動青春盛典大使,江疏影全程陪同,充當英國首相的講解員和翻譯。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流利的口語、幹練的性格其實和她曾經一段出國留學的經歷密不可分。


2008年,江疏影從上海戲劇表演學院本科班畢業後,做了一個很多人反對的決定——赴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主修傳媒經濟學碩士。


那時,江疏影已經小有名氣,正處於事業上升期。


她卻堅定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我們人生就是要經歷,我需要一段獨屬於自己的時光。”


然而,留學生活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語言障礙成為擺在她面前的第一個問題。

為了練習口語,她逼著自己在餐廳裡兼職,擦桌子、端盤子,只為把自己扔到一個全英文的環境中。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在她的死磕下,語言關終於順利通過,學位也順利到手。

回國後,演藝事業順風順水的江疏影,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這段留學經歷時表示,國外的生活讓自己學會獨立思考:“因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解決,這段經歷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收穫。”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拋開明星,平凡人也是一樣的。

教育對人的重要性無需多言,更何況是在全球頂尖學府接受教育呢?

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也是龐大深遠的。

單從求職而言,那些名校畢業的學生毫無疑問更容易成為大企業的寵兒。

就像英文老師張雪峰,曾在某檔求職類節目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所有500強的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他們說的都是假話!”

《奇葩說》“學霸辯手”詹青雲,負債百萬讀哈佛:人生充滿可能

職場猶如“鬥獸場”一樣,每個人為了獲取一份體面的工作,都拼盡全力地打怪升級,而學歷是他們打怪的武器。

那些說學歷不重要的,是還沒有吃到學歷低的苦。

要知道,學歷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沒有學歷這塊敲門磚,再過硬的能力也很難被人看見。

李開復說,我擁有的一切都要感謝留學。

的確,通過朋友圈勾勒出的日常生活,海外狗的出國生涯就會被定位成“吃喝玩樂”的享受之旅。

但有那麼一些留學生,他們沒有後援可以依靠,面臨的壓力和苦悶你無從而知,他們的孤獨深刻而客觀地存在著。

他們可能來自普通城市普通家庭,一路披荊斬棘,唯有全力奔跑,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留學所學到的知識見識,才是真正決定你價值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