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公司成功分拆子公司上市 未來分拆上市案例將增多

11月18日,金山軟件旗下金山辦公在科創板上市交易,成為繼心脈醫療之後,第二家在科創板分拆上市的公司。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9日,有10家公司成功分拆子公司上市,分別登陸港股或A股市場。除了金山辦公和心脈醫療,中信股份旗下中信出版和石藥集團旗下新諾威均已在深交所登陸。另外,江河集團、海通證券等6家A股公司分拆旗下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11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第十屆財新峰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分拆上市試點規則已完成公開徵求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發佈實施。華融證券投顧業務部資深投資顧問肖波對記者表示,從近日證監會深化改革的舉措不斷落地來看,分拆上市試點規則年底有望推出,預計明年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案例將增多。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和深化併購重組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提升專業化經營水平。

“在國外市場,分拆上市被廣泛使用,微軟在做大後,分成三部分來上市。”肖波對記者表示,分拆上市可以解決公司規模大或產業相對分散等問題。同時,他表示:“分拆上市後,公司的優勢業務會相對集中,對管理和市場的把控可以更加精準,創新和研發也能夠集中投入。”

“通過整合與拆分不同業務方向的子公司,可以增強母公司的各業務互補、協同能力,提升股東回報。”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往政策等原因A股分拆境內上市的案例較少,今年科創板推出後,政策上明確支持滿足條件的上市公司,可以分拆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上市公司籌備分拆的積極性比較高。

2004年和2010年,雖然監管層對境內公司分拆上市出臺過相關規定,但是由於受限較多,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案例較少。

自今年1月30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明確,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重新點燃了境內企業分拆上市的熱情。

今年8月份,證監會就《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1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就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熱點話題接受專訪時表示,要儘快出臺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規則。閻慶民近日的表態,加速了業內對分拆上市試點規則推出的預期。

雖然預計未來境內分拆上市案例會增多,但是整體來說符合分拆上市要求的企業數量佔整體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較少。據業內人士統計,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數量有近100家,以大型國有企業和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企為主。

隨著分拆上市案例的增多,可能存在的信披違規、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也成為監管重點。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層主要關注六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合規性、對於母上市公司的影響、一致性、同業競爭、關聯交易和獨立性。“對於監管層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信披環節,需要對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把關。”肖波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