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開啟下一個商業十年,老齡化社會、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礦

4G時代的最後一個雙十一已經收官,全網當天最終交易總額達到4101億元,同比增長30.5%。國內電商平臺還是一超多強,阿里系佔據65.5%的市場份額,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分享剩下的34.5%。

2G誕生了張朝陽,3G誕生了喬布斯,4G誕生了馬雲。如今5G在望,這會是電商的新起點,亦或是最後的巔峰?

正如十年前,我們無法想象微信在社交領域會一騎絕塵,即便是五年前,我們也無法想象抖音有朝一日會席捲全球,令扎克伯克恐慌。2009年雙11的第一年,天貓還叫淘寶商城,沒有預售、沒有返券,沒有滿減,只有全場五折,而且招商艱難。但誰也沒有預見到,智能手機、4G的先後問世,讓聯華、家樂福、大潤發先後從中國零售業的塔尖上跌落,並最終倒進阿里、蘇寧這兩大電商的懷抱。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通信世界的迭代,也預示著下一個商業十年的開關正式啟動。中國零售業如何度過“下一年和下一個十年”?

“身處零售業,大家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個共同的切入點,那就是消費者。未來十年發展中,最大的變量和決定因素其實是消費者。“日前,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全零售大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從未來十年中國經濟、人口、城市的宏觀變化三方面,分析展望了未來零售業可能出現的相應趨勢。“目前,線上消費人群的主體年齡在35歲以下,但是隨著生鮮電商和全渠道的發展,這種結構可能也會發生新的變化。這其中,人口的數量、結構區域的分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5G时代开启下一个商业十年,老龄化社会、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矿

老齡化社會是未來零售業新機遇

“未來十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會佔總人口的17.8%,達到2.58億人,這是未來十年的一個巨大增量。同時,由於進入老齡化的增量大多是60後和65後,他們是改革開放最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裴亮認為,因此,未來老齡化社會帶給零售業的將是一座巨大的金礦,一個充滿潛力的市場。

5G时代开启下一个商业十年,老龄化社会、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矿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零售業應該作什麼樣的準備和變革?“日本給我們提供了變革的經驗。門店商圈覆蓋的半徑可能會變小,這意味著門店形態要作出調整;適應老年人的產品增長空間會變得非常巨大,例如健康產品、老年服務市場,以及面向老年的新服務等。”

三四線城市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除了人口變化,地區的分佈也將發生變化,其總趨勢是人口會進一步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人口流失的情況會進一步加劇。“裴亮表示,隨著一二線零售市場競爭加劇,三四線城市的下沉會成為很多零售商的一個必然選擇。

從線上人群分佈情況來看,目前三四線五線城市的滲透率比一二線市場的滲透率低30%-40%。從這一點來看,未來線上零售在三四五線城市還有增長空間。從市場門店來看,一二線市場線上的滲透率超過80%。“如何將純線上流量引入實體門店,實體門店如何分享線上客戶蛋糕,提高轉化率使全渠道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將會成為重要課題。”裴亮表示。

同時,城市化的進程還在繼續,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從目前的59.6%提高到71%。隨著城鎮化進一步發展,將會有更多人進入城市,這對於零售市場而言也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5G时代开启下一个商业十年,老龄化社会、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矿

小型化家庭出現催生新消費形式

2000年以後,中國的家庭規模快速地變小,三口之家、兩口之家逐漸成為主流。同時,年輕化、小型化家庭的出現,也對零售企業提出了更新、更大的需求。消費者家庭結構的變化,對服務的需求更大,即食、中食、廚房替代食品都將為市場帶來巨大機會。

5G时代开启下一个商业十年,老龄化社会、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矿

中國將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GDP增長,是消費增長的基礎。GDP增長放緩,是不是意味著消費同步減少,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裴亮表示,由於GDP增長放緩,投資減少,那麼相應地消費對於經濟的貢獻佔比就會提高。

目前,中國消費佔比GDP總額為36%,美國是63%。因此,“從消費增長的空間來看,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也可以看到,中國零售佔GDP總額為44%,比美國還要高。因此,未來消費的增長空間巨大,但是零售的增長空間未必能夠同步增長。”裴亮表示零售業需要抓住消費增長趨勢,轉化成新的增長空間。

5G时代开启下一个商业十年,老龄化社会、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矿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也表示,2018年底,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1萬億元人民幣,摺合5.55萬億美元,略小於美國的6.02萬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增長到7.75萬億美元,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考慮到中國的中等收入群大約只有4億人,佔總人口比重不足30%,而發達國家中等收入群體佔比通常在75%以上,中國的國內市場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據測算,10年後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達到11.56萬億美元,美國為10.33萬億美元。因此,未來無論是美國企業,還是歐洲、日本,以及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未來都會不斷重估、更加重視中國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而以上巨大的蛋糕都要通過商業零售企業來分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在這樣一個不斷增長的蛋糕中,全零售企業又應當如何創新商業模式,提高生活便利、提升消費體驗,進而改變社會分工,創造出更多的軟價值?”

5G、物聯網帶來新一輪技術變革

“從歷史經驗看,幾乎每一次傳統產業遭受衝擊,社會上普遍出現生意難做的輿論時,往往都是新技術、新商業、新經濟的起點。”滕泰表示,例如1998年曾經是中國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但那一年也是中國互聯網經濟的起點,阿里巴巴、騰訊、京東、新浪、網易、百度等等幾乎都在那一年出現。2008年曾經是全球經濟的低谷,但以3G/4G、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技術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蘋果、谷歌、Facebook的崛起也孕育了各種與移動互聯技術相關的的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

當前階段,雖然傳統產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但是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基因技術、腦科學等新技術突破和新產業爆發,必然帶來更廣闊的經濟增長前景。

“未來技術對於零售佈局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裴亮表示,對於未來技術的變遷,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展望。

5G时代开启下一个商业十年,老龄化社会、小型化家庭都是金矿

首先,基礎技術層面,目前影響中國零售業最大的一個基礎因素是支付。中國的移動支付滲透率,是中國零售業數字化水平領先世界的最大驅動因素之一。未來,中國基礎技術的發展,尤其是5G、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將成為中國零售業技術應用持續領先的一個重要保障基礎。

平臺層面,現在社交平臺尤其是購物平臺是線上流量的主要入口,在未來,私域流量也可能會逐漸地成為零售企業的一個重要流量入口支撐。

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目前數字化應用從以營銷系統為主導,逐漸轉向了各個業務環節的數字化。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意味著零售企業的中後臺能夠得到快速地提升,同時企業業務的解決方案,技術應用水平也會逐漸地提升。

零售業未來十年的五個趨勢

裴亮表示,零售業在下一個十年將有五大基礎性的變化和趨勢。

  1. 首先,零售業務全面數字化、智能化。從前臺轉向中後臺,商品、人員、協同都會全面實現數字化。

  2. 其次,全渠道成為零售的標配。

  3. 第三,零售業人員與組織大變化。在數字化的驅動下,零售業的傳統崗位如收銀、理貨等都會大幅度地減少。同時,隨著5G的發展,無人店可能會形成新一波發展機會。

  4. 第四,零售業將扮演雙重角色:零售商可能同時成為商品提供者+內容提供者。例如,加工、半成品、用貨上門等圍繞商品的服務,圍繞體驗的活動,例如社區活動、體驗式服務,營銷服務等衍生服務。

  5. 最後,零售之輪繼續旋轉。所謂“零售輪”理論,是零售業普遍認同的觀點。伴隨著效率更高、價格更低的新業態的出現,會形成新一輪零售業態的變遷和新的零售業態生命週期。

未來零售創新,對於高效低價的零售業永遠有機會。同時,零售企業圍繞降低成本,提供更高性價比的商品,才能夠最終在未來發展中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採寫:南都記者 田愛麗 馬寧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